馬融的歷史評價 東漢時期著名經(jīng)學(xué)家
華嶠:“昔劉向父子,世典史籍;馬融通博,三入東觀?!薄凹懊髡露郏媸龃艘?,故後世爭為圖緯之學(xué),以矯世取資。是以通儒賈逵、馬融、張衡、朱穆、崔瑗、荀爽之徒忿其若此,奏皆以為虛妄不經(jīng),宜悉收藏之?!?/p>
范曄等《后漢書》:“馬融辭命鄧氏,逡巡隴、漢之間,將有意于居貞乎?既而羞曲士之節(jié),惜不貲之軀,終以奢樂恣性,黨附成譏,固知識能匡欲者鮮矣。夫事苦,則矜全之情薄;生厚,故安存之慮深。登高不懼者,胥靡之人也;坐不垂堂者,千金之子也。原其大略,歸于所安而已矣。物我異觀,亦更相笑也?!?“季長戚氏,才通情侈。苑囿典文,流悅音伎。邕實慕靜,心精辭綺。斥言金商,南徂北徙。籍梁懷董,名澆身毀?!?“若李固、周舉之淵謨弘深,左雄、黃瓊之政事貞固,桓焉、楊厚以儒學(xué)進,崔瑗、馬融以文章顯,吳祐、蘇章、種暠、欒巴牧民之良干,龐參、虞詡將帥之宏規(guī),王龔、張皓虛心以推士,張綱、杜喬直道以糾違,郎顗陰陽詳密,張衡機術(shù)特妙,東京之士,于茲盛焉。”
劉峻:“馬融海內(nèi)大儒,被服仁義。”
劉勰:“馬融鴻儒,思洽識高,吐納經(jīng)范,華實相扶?!?/p>
蕭統(tǒng)《昭明文選》:“融既博覽典雅,精核數(shù)術(shù),性好音,能鼓琴吹笛。”
洪邁:“按馬融、皇甫規(guī)之言曉然易見,而所請兵皆不過五千,然訖不肯從,乃知宣帝納用趙充國之冊為不易得,所謂明主可為忠言也。”
徐鈞:“士迫饑寒已變初,權(quán)門寧免曳長裾。帳紗所學(xué)明何事,卻陷忠良草奏書?!?/p>
陳元靚:“季長慱洽,為世通儒。名立訓(xùn)傳,善誘生徒。東觀文炳,南國化孚。躬圭之贈,明我弁符。 ”
《日知錄集釋》:“揚雄之事莽,戴圣之贓吏,馬融之附勢,王肅之畫篡逆策,吳澄之忘宋仕元,俱無容平反。”
《劍橋中國秦漢史》:我們可以看出一種開始脫離帝國太學(xué)的趨勢,這在后來出現(xiàn)于東漢的獨立的經(jīng)學(xué)研究的私家學(xué)校中反映了出來,這些學(xué)校以馬融(79—166年)和鄭玄(127—200年)辦的最為著名。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