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黃色預(yù)警,古人冬天戴帽子有何講究?
寒潮黃色預(yù)警,氣溫將會大幅度下降,你準備好御寒的衣物了嗎?
要保暖全身上下都不能漏過,尤其對于頭部的保暖,現(xiàn)代為了迎合大家既美觀又實用的需求,生產(chǎn)出了很多款式和顏色的帽子,那你知道古人戴帽子有哪些講究?他們的款式又是怎么變化的?
古人在冬天戴的帽子并不叫棉帽,而叫“暖帽”。這一叫法在唐代使用最廣。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至少有兩首詩中都提到了“暖帽”。如《即事重題》:“重裘暖帽寬氈履,小閣低窗深地爐”﹔《新沐浴》:“裘溫裹我足,帽暖覆我頭”,可見唐人戴棉帽已成為一種風氣。
唐代人冬天常戴的是一種叫做“風帽”的暖帽,故名思義,這種暖帽能抵御寒風,里外雙層,中間納入綿絮,稱為“綿帽”。宋元后棉花普及種植,中間則填棉絮,遂成真正的棉帽。這種暖帽呈布兜狀,故別稱“風兜”;帽身后部及兩側(cè)有帽裙垂下,因帽裙較長,下垂及肩,可以護住雙耳、肩背,又名“長帽”。
風帽其實是據(jù)胡帽設(shè)計改進的,在南北朝時已出現(xiàn)。據(jù)《南齊書·五行志》,風帽的設(shè)計者是南朝齊國皇族蕭湛:“永明(公元483年-公元493年)中,蕭湛開博風帽后裙之制,為破后帽?!边@種風帽一經(jīng)上頭,很快戴開,并在北方地區(qū)流行,還出現(xiàn)了圓頂、尖頂?shù)炔煌钍健?/p>
由風帽改變而來的“突騎帽”是南北朝時期北方人冬天喜歡的又一式樣,戴這種帽子另需在頭頂系結(jié)布帶,將發(fā)髻扎住。突騎帽能在北方流行,與北周的奠基人、后被追尊為“文皇帝”的宇文泰有關(guān)。當時為西魏權(quán)臣的宇文泰,脖子上長了一個肉瘤,不想讓人看見,正好突騎帽下垂可以掩蓋住脖子,他便經(jīng)常戴著。因為老祖宗愛戴,后周建立后突騎帽遂為雅服,出席宴會時,臣僚都戴這種帽子。
其實,帽子早在六千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在魏晉南北朝時才傳入中原。發(fā)展到漢代,喜歡戴帽子的其實大多是女性,后面隨著各民族的融合,帽子的式樣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唐代,最受歡迎的還是“胡帽”,此系列中的“蕃帽”為當時最流行款式之一。蕃帽是從西域過來的最好的“進口貨”,帽兩邊有護耳,又稱“搭耳帽”,冬天垂下來,剛好把兩只耳朵護蓋上,保暖性能很好。
宋代時胡帽遇冷,漢魏時期大為流行的頭巾再一次興起。不論是普通老百姓還是文人、官宦都喜歡扎頭巾,由此扎出了不少有名的頭飾。如文學(xué)家蘇軾扎出了“東坡巾”,理學(xué)家程穎、程頤扎出了“程子巾”,書法家黃庭堅扎出了“山谷巾”……這些所謂的巾其實上是軟帽子,如以前屬于巾類的幞頭,雖然宋代仍呼其名,但早已變成了帽子。宋太祖趙匡胤有一張著黃袍的官方標準像,其頭上戴的帽子就是“幞頭”。這種由幞頭改來的帽子,后傳入遼、金地區(qū),成為當?shù)貢r尚穿戴。
明代最為大眾化的帽子則是名叫“六合一統(tǒng)”的小圓帽,它比“四方平定”巾出現(xiàn)要早。此帽由裁為六辨的等比例布料縫合而成,下綴一道帽檐收口,官稱“六合一統(tǒng)”。這種帽子因紋線、形狀如西瓜,俗稱“瓜皮帽”。這種瓜皮帽由朱元璋親手設(shè)計。明陸深《豫章漫鈔》記載,“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縫,下綴以檐如詹。閻憲副閎謂予言,亦太祖所制,若曰‘六合一統(tǒng)’云爾?!?/p>
你還知道哪些古代流行的棉帽,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