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官吏服飾 魏晉南北朝士大夫服飾介紹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裝遺俗漢朝。魏晉的名士們多光身著寬大外衣,或者外衣內(nèi)著一件類似今天吊帶衫的奇特內(nèi)衣,并不穿中衣,此衣式僅見于這一時代,款式參見《北齊校書圖》?! ∥簳x官吏服飾。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官吏服飾魏晉時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一時的風(fēng)尚。魏晉時期冠帽也很有特色。漢代的巾幘依然流行,但與漢代略有不同的是幘后加高,體積逐漸縮小至頂,時稱“平上幘”或叫“小冠”。小冠上下兼用,南北通行。如在這種冠幘上加以籠巾,即成“籠冠”。籠冠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冠飾,男女皆用。因以黑漆細(xì)紗制成,又稱“漆紗籠冠”。
魏晉士大夫
魏晉士大夫服飾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士大夫服飾戴巾子、穿寬衫的士人(孫位《高逸圖》局部)。《高逸圖》是我國古代人物畫中的杰出作品,它雖然出自唐代畫家孫位之手,但具有濃郁的魏晉風(fēng)韻。畫面繪四個士人,盤腿列坐于花毯之上,或戴小冠,或裹巾子,通穿寬博衫子。每人身旁各立一侍者,也穿寬袖衣衫。從畫面的構(gòu)圖和人物的安排來看,都與南京西善橋南朝墓出土的“竹林七賢”磚印壁畫相同,人物的服裝和形態(tài)以及生活器具等都是典型的魏晉南北朝形制。
魏晉士大夫服飾二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士大夫服飾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有兩種形式:一為漢族服式,承襲秦漢遺制;一為少數(shù)民族服飾,襲北方習(xí)俗。漢族男子的服飾,主要有衫。衫和袍在樣式上有明顯的區(qū)別,照漢代習(xí)俗,凡稱為袍的,袖端應(yīng)當(dāng)收斂,并裝有祛口。而衫子卻不需施祛,袖口寬敞。衫由于不受衣祛等部約束,魏晉服裝日趨寬博,成為風(fēng)俗,并一直影響到南北朝服飾,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寬衫大袖,褒衣博帶為尚。從傳世繪畫作品及出土的人物圖像中,都可以看出這種情況。除衫子以外,男子服裝還有袍襦,下裳多穿褲裙。
魏晉士大夫服飾三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士大夫服飾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有兩種形式:一為漢族服式,承襲秦漢遺制;一為少數(shù)民族服飾,襲北方習(xí)俗。漢族男子的服飾,主要有衫。衫和袍在樣式上有明顯的區(qū)別,照漢代習(xí)俗,凡稱為袍的,袖端應(yīng)當(dāng)收斂,并裝有祛口。而衫子卻不需施祛,袖口寬敞。衫由于不受衣祛等部約束,魏晉服裝日趨寬博,成為風(fēng)俗,并一直影響到南北朝服飾,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寬衫大袖,褒衣博帶為尚。從傳世繪畫作品及出土的人物圖像中,都可以看出這種情況。除衫子以外,男子服裝還有袍襦,下裳多穿褲裙。
北朝官吏便服
北朝官吏便服左圖為戴突騎帽、披小袖衫子的官吏(北朝陶俑)。中圖為戴突騎帽、穿褲褶、袒右臂的男子。右圖為戴突騎帽、穿大袖衫的官吏(河北磁縣北白道出土彩繪陶俑)。魏晉帽類有幾種樣式:一種“白高帽”,“其制不定,或有卷荷,或有下裙,或有紗高屋,或有烏紗長耳”;一種“突騎帽”,“如今胡帽,垂裙覆帶,蓋索發(fā)之遺象也”。魏晉時期一般男子服飾主要為大袖衫、胯褶及兩襠等。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一時的風(fēng)尚。圖中官吏外穿的服裝,形似披風(fēng),兩邊雖裝有袖子,但無實(shí)際用途。從形象資料來看,隋唐時期仍流行這樣的裝束,男女都可以穿著。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jià)值
- 一般般
- 沒價(jià)值
{{item.userName}} 舉報(bào)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bào)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