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化—桐城人物—桐城“異士”陳澹然
1928年春末,一位老人踏著厚厚的綠蔭走進了國立安徽大學的校園,他的到來讓學子們長長地興奮了一陣子,這不僅因為他一身的學問,還因為他所經歷的那無數的傳奇。他就是陳澹然,一位在仕與隱之間漂泊了大半輩子而最終又回歸到學問上來的杰出詩人和經史學家。這次,他是應國立安徽大學校長楊亮功教授之請,來此主講“中國通史”。
在清末民初的學術界,陳澹然素有“異士”之稱。他早年曾師從著名學者桐城方宗誠先生,按理應該恪守桐城派的文理教義,但他卻自破桐城家法:做學問竭力主張調和漢宋,寫文章則喜歡用一些性靈言語。他還曾公開譏諷桐城文章為“寡婦之文”,對稍早于他的桐城派最后一位大師吳汝倫他也有自己的學道:“吳摯甫(汝倫)依曾滌笙(國藩)成名,造詣如何,我不敢妄議,他自命為桐城正宗,我疑其未必然也”。吳汝倫的文章學術在當時的影響非常大,他與薛福成、黎庶昌、張裕釗并立于曾國藩門下,被譽為“曾門四弟子”,而作為四弟子中唯一的桐城人,他更是受到桐城士子的擁戴。陳澹然的這些言行無疑忤逆了周圍讀書人的情感,被大家視為“桐城叛逆”。
縱觀先生一生,貫穿了這種“叛逆”性格,什么剛常名教,職業(yè)尊嚴對他來說都是一捆無用的繩索。他天生的一副傲骨,不愿意壓縮自己去趨時應世,任職不久,就被罷黜或自己掛冠離職。于是,他一邊高歌“遙指舳艫名利客,片帆高掛幾時還”,一邊一次次地重復著自己的客游生活。
陳澹然的游學足跡遍布了大江南北。他一邊行走,一邊披閱人世間的蒼桑冷暖,蓄積自己的智慧,尋求報國門徑。在北京,他曾上書李鴻章,論富國強兵之道;他湖湘,他又給湖廣總督和湖南巡撫言,主張推行新政,啟用新人。他保持著一個讀書人特有的清醒和良知。但在任何一個亂世的政壇上,良知的生存空間總是很逼窄,因此澹然先生的智慧品格更多地流淌到另外一個方向,那就是他的學術和文章。
做學問本來就是陳澹然的本行,而且對他來說做學問可以讓他暫時忘卻紛擾的時事和破碎的理想給他帶來的苦痛,可以讓他自由地去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獨立空間。陳澹然的治學方向主要在經史之學,但他不做那種枯寂的學問,他的思考層面非常廣闊。他先后著有《江表忠略》、《異伶?zhèn)鳌?、《原人》、《原學》、《蔚云新語》、《契庵文簡》、《晦堂文論》、《寢言》、《權制》、《中國通史》、《田間兵略》、《波蘭淚史》、《江蘇通志》等書稿百余卷。從這些書卷中,我們不能看到的是:他深厚的學問功底上不斷閃爍著那種濟世的情懷?,F(xiàn)實中有太多的無奈,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用筆去搖醒世人的決心。在他的眼里“廊廟江湖皆事業(yè)”,這真是一種可愛的書卷氣。不過,讀書致用本來就是中國傳統(tǒng)的讀書人心目中一個重要的價值取向,只是許多人用它來自謀,而先生一直想著用它來濟世而已。
與陳澹然同時代的桐城學者有馬其昶、姚永樸、姚永概等,論才學修為四人當在伯仲之間,都是清末民初桐城士子中的佼佼者,但在做學問的獨立和清醒上,馬通伯及二姚兄弟都遜于陳澹然:馬、姚兩氏死抱著桐城派200余年的教義不放,把延續(xù)桐城文章的香火作為自己的一個重要使命;而陳澹然在治學途中,不盲從傳統(tǒng),能夠獨辟,養(yǎng)就了一種獨立精神和開放品格,將學問做得更合世情、更有個性。
其實陳澹然的學術個性又可以看作桐城派在末期的一次裂變。桐城派起于康熙,興于乾嘉,“天下多歸向”,成為一代文宗,但曾國藩以后,逐漸式微,而到馬通伯、陳澹然這一代是更趨末勢。因為,此時桐城派所苦
苦追索的“雅潔”和“中正平和”的境界已遠遠不能滿足近代啟蒙的需要,這是當時的大勢;而對陳澹然個人來說,在桐城文章中啟蒙之后,廣征博采,其創(chuàng)作實踐更接近于“公安三袁”,主張的是“言文合一”,所以,陳澹然與桐城派的分道揚鑣也在情理之中。
在桐城近代文人中,陳澹然無異是個“異數”。他學出桐城,卻自破桐城家法,被視為桐城派叛逆;他熱衷仕途,抱負遠大,卻放著袁世凱、段祺瑞等人的高官不做;他才高學深,出入于名臣縉坤之間,他卻常常為“窮”、“愁”兩字而四處奔波,潦倒不堪。他的遼西弟子稱他的不得志是“夫子道至大,天下莫能容”,剔除其中的情感成份,倒不難提練出“道與時違”這四個字來。陳澹然的一輩子似乎也沒有走出這四個字。
1930年一個陰雨綿綿的日子,陳澹然先生因病辭世。那一年,他71歲。他的走象他的來一樣,在國立安徽大學校園里,在學子們的心中掀起了一道長長的波瀾。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