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文化—安徽名人—容忍:胡適自由思想的根本(六)
不容忍的方向走!這是最可惋惜的。
胡適特別強調自己“是一個愛自由的人”,最懼怕是不容忍造成“一個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會”,胡適在信的最后懇求這三位“敬愛的朋友,讓我們都學學大海。‘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得一家人’?!麄儭氖雍头x水,尚且可以容忍,何況‘我們’自家人的一點誤解,一點子小猜嫌呢?”胡適的勸說立足于容忍的精神,希望三位“敬愛的朋友”能容忍別人。情真意切,令人動容。周作人和陳西瀅雖就此罷手,但魯迅置之不理,獨戰(zhàn)不息,在不容忍的激烈的路上越走越遠,并漸漸走向“猜疑、冷酷”。胡適的擔憂不幸被歷史證實,中國此后確確實實走向不容忍,進入“猜疑、冷酷”的狂熱。胡適思想的深邃令人驚嘆,也更值得從噩夢中走出的人深思。
胡適給三位“敬愛的朋友”的信,強調容忍是每個人在社會活動中的基本態(tài)度,尤其是具有思想觀點分歧的雙方更應當具有容納良言和謾罵的肚量,就像大海能納百川,也納石子穢水。應該說,胡適倡導的這種容忍相似儒家的恕道,認為每一個人如果都希望享有自由,那么就必須養(yǎng)成容忍的態(tài)度。容忍要求每個人首先不能唯我獨尊,而能對自己持批評的態(tài)度,謙虛地聽取各種意見。另一方面還要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素質,有開闊的胸襟與兼容并蓄的雅量,不但寬容與自己不同的思想、意見,而且寬容反對自己的思想、意見。每個人都養(yǎng)成容忍,人人便都能和平相處,享有充分的思想自由和行為自由了。胡適一生具有精英意識,“把自己當成學界領袖,知識分子的代表和民眾的指導者” ,強調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良知,應當成為社會的楷模,應該為社會樹立容忍的榜樣。所以,胡適強調“敬愛的朋友”要“設身處地,為幾千里外或三五年后的讀者著想,為國為崇敬你們的無數(shù)青年著想”,做容忍精神的表率。
胡適終身信仰自由主義,堅守自由思想,不但倡導容忍精神,在朋友中倡導互相容忍,并做容忍的活表率,而且站在自由思想的立場上,反對各種不容忍。尤其激烈反對用過激的行動破壞社會的秩序,造成社會的殘酷,使社會缺少容忍。1925年11月29日,北京憤怒的群眾因段祺瑞治下的政府當局,遷怒為當局說話的《晨報》,放火焚燒了《晨報》館。陳獨秀認為“該燒”,并責問胡適:“你以為《晨報》不該燒嗎?”胡適對陳獨秀的話深感痛心,更對陳獨秀走向激烈斗爭,背離《新青年》初期注重啟蒙,和平爭取自由,推動社會進步的途徑深感憂慮,寫了一封情深理直的長信給陳獨秀,直言痛斥陳獨秀的不容忍:
五六天來,這一句話常常來往于我腦中。我們做了十幾年的朋友,同做過不少的事,而見解主張上常有不同的地方。但最大的不同莫過于這一點了。我忍不住要對你說幾句話。
幾十個暴動分子圍燒一個報館,這并不奇怪。但你是一個政黨的負責領袖,對于此事不以為非,而以為“該”。這是使我很詫怪的態(tài)度。
……《晨報》近年的主張,無論在你我的眼里為是為非,決沒有“該”被自命爭自由的民眾燒毀的罪狀;因為爭自由的唯一原理是:“異乎我者未必即非,而同乎我者未必即是;今日眾人之所是未必即是,而眾人之所非未必真非?!睜幾杂傻奈ㄒ焕碛桑瑩Q句話說,就是期望大家能容忍異己的意見與信仰。凡不承認異己者的自由的人,就不配爭自由,就不配談自由。
我也知道你們主張一階級專制的人已不信仰自由這個字了。我也知道我今天向你討論自由,也許為你所笑。但我要你知道,這一點在我要算一個根本的信仰。我們兩個老朋友,政治主張上盡管不同,事業(yè)上盡管不同,所以仍不失其為老朋友者,正因為你我腦子背后多少總還同有一點容忍異己的態(tài)度。至少我可以說,我的根本信仰是承認別人有嘗試的自由。如果連這一點最低限度的相同點都掃除了,我們不但不能做朋友,簡直要做仇敵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展開-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