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隴文化—民間文化—社火面譜與社火
“社火”亦稱“射虎”,是我國西北地區(qū)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指在祭祀或節(jié)日里迎神賽會上的各種雜戲、雜耍的表演。古人認為“社”是土地之神,要祈求豐收或驅鬼逐疫,都要祭祀社神?!盎稹庇屑t火、熱鬧之意。
臉譜是傳統(tǒng)戲曲中演員面部化妝的一種程式,主要用于凈角。這種藝術可追溯到古代的技舞和唐朝的代面,而且保留了不少遠古的神話人物形象。大量表現(xiàn)神靈精怪及歷史傳說人物臉譜圖案,奇瑰傳神,變化多端,效果強烈。各種人物大都有特定的譜式和色彩,達到“人可以相貌”、“知人知面就知心”的藝術效果。它與遠古時的圖騰崇拜、原始歌舞也有著淵源關系。早在商周時期宮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儀式,周代稱為“大儺”、“驅儺”,后這種驅儺傳入民間,逐漸演變?yōu)榧郎瘛噬?、迎神的賽會,并加進雜戲表演。這種古老的習俗沿襲至今,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陜西等地都要舉行豐富多彩、名稱不同的社火活動。
社火臉譜是從古代“假面”、“涂臉”發(fā)展而來的,因而堪稱我國最古老的臉譜之一。社火臉譜的構圖、勾畫、涂色,注重眉、眼、嘴的裝飾。它從人物的性格和容貌特征出發(fā),以夸張的手法描畫五官的部位和膚色,進而突出表現(xiàn)面部的骨骼、筋絡、肌肉紋理,全在于突出表現(xiàn)各類人物善惡的內在本質,強調色彩對比,古樸而豪放,有著強烈的象征性。它與戲曲服裝、盔頭的色彩裝飾相輔相成,相互輝映,從而形成了完整的、直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戲曲人物造型。
陜西是周朝的發(fā)源地,有些社火臉譜還殘存著周文化“大儺”涂臉的遺痕,從殷商青銅器上的饕餮、夔龍、夔鳳等圖案看,社火臉譜也不乏帶有商代的遺風。經歷了世世代代的社火臉譜日臻完美。從繪畫、設色、章法、布局都有固定的程式,自成體系,形成鮮明的藝術特色。民間藝人大膽構思,想象奇特,利用色彩、圖案、線條穿插變化,產生了奇麗的藝術效果,繪制出一面面五彩繽紛、古樸典雅的社火臉譜。其造型粗獷、紋樣稚拙、色彩濃烈,既簡練單純,又復雜細膩;既對比強烈,又和諧統(tǒng)一;給人一種更原始、更清新、更自由之感。社火臉譜人物眾多,古樸無華,開臉嚴謹,用色講究,藝人們編了一整套用色的口訣,以顏色來標志忠奸、善惡、美丑。民間藝人根據不同人物進行不同的臉譜設計,運用夸張變形的藝術手法,加進象征性、寓意性的紋樣,使人物的身份、性格一目了然。陜西社火馬勺臉譜,以它獨特的絢麗色彩,淳厚的風格,簡括奇特的藝術造型展現(xiàn)著傳統(tǒng)戲曲藝術的博大精深。
歷史悠久、豐富多彩的社火臉譜既古老淳樸,又絢麗斑斕;既有濃郁的地方風情,又浪漫神奇;它是我國珍貴的民族文化瑰寶。
上圖介紹的是陜西具特點的用木雕敷彩和紙殼制成的可掛起來欣賞的社火臉譜藝術品。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