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隴文化—民間文化—地社火
“地社火”流傳在秦嶺以南的洋縣、城固縣、佛坪縣一帶,以洋縣最為盛行,在寶雞市千陽縣稱“地臺社火”,咸陽市的淳化、旬邑等縣又稱為“地故事”。盡管稱謂不同,但其表演形式和內容以及風格特色等基本一致。均是在熱烈、歡快的鑼鼓伴奏中,由兩三個演員登場,不說不唱,僅依靠動作、手勢、啞劇表演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現(xiàn)故事情節(jié),因而當地群眾又稱之為“啞吧戲”,由于故事內容基本上靠演員不停地跑動來表現(xiàn),因而民間又稱為“跑社火”。
地社火表現(xiàn)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據不完全統(tǒng)計,經常上演的劇目有一百多個。其中傳統(tǒng)折子戲有《千里送京娘》、《?;噬?、《青石嶺》、《三結義》、《五臺會兄》、《秦瓊賣馬》等。也有取材民間生活,反映夫妻逗趣或勞動生產為內容的小品,如《大婆娘點豆》、《花換布》、《三官鋤地》、《親家母打架》、《捉蛐蛐》、《打棗》、《追姑娘》等,這些小品故事生動有趣,表演詼諧幽默,以喜劇手法諷刺落后意義和不良習俗,切中時弊,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教育作用。
地社火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和歡迎。每逢元宵節(jié)鬧社火時,當地群眾就自動出來組織地社火,并與“獅子”、“彩蓮船”、“高臺芯子”等組成綜合性民間舞隊,游鄉(xiāng)串戶,挨門拜年表演。特別是正月初五清晨進行的“掃五窮”活動,更顯示了地社火與古老的驅儺民俗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初五凌晨,社火頭便組織七、八個演員扮作門神、土地、張?zhí)鞄煛㈧`官、財神以及福、祿、壽等神,然后敲鑼打鼓挨門入室清掃,舞者手拿掃帚、雞毛撣子,不停地在床上、桌下、門后,墻角清掃,示意將晦氣和窮氣掃掉,主家非常高興,有的送錢,有的送物,表示酬謝,實則是為元宵節(jié)組織地社火進行集資籌款活動。
一隊地社火約三十多人,其中除了打擊樂隊外,包括燈頭(即社火頭);撥戲人(又稱社火母子、即總導演);攔門人(即前臺監(jiān)督);馬牌(即打前站的報子,聯(lián)絡人)兩人。其他二十多人,分別扮演所演劇目的各種角色。在傳統(tǒng)地社火表演程式中,第一晚演出前,先由燈頭率全體社火隊去村外土地廟焚香敬神,祈求風調雨順,萬事如意。然后才能進行正式演出。目前,此種習俗隨社會發(fā)展已被淘汰。
地社火分行進表演和場地表演兩種形式。行進中,各角色演員以兩縱隊行進,跑“躦躦步”,走“編笆笆”、“繞∞字”、“半邊月”等路線。場地表演,多在院壩、街口、廣場等處,按節(jié)目順序進行演出。每場演出,先由飾紅臉的角色上場,隨后再由兩飾紅臉的角色上場跑社火,他們的演出稱為“神社火”。此后,其它節(jié)目輪番上場表演。每晚地社火可以轉換不少場地表演,節(jié)目多少和時間長短,全由撥戲人根據地點、環(huán)境和群眾情緒安排。一般都要演至深更半夜,才盡興散離。正月十六晚,謂之“收燈”,俗稱“送燈日”。當天的最后一場演出后,在燈頭的率領下,全體演員敲鑼打鼓來到村外土地廟前,由燈頭焚香、敬神后,再跳幾個神社火節(jié)目,即滅燈停鼓,結束當年的社火表演。
地社火有文、武之分,文的以文戲內容為主,武的以歷史征戰(zhàn)武打戲為主。常用“躦躦步”、“跑圓場”為主要步伐,同時根據內容,吸收大量的戲曲和武術動作,或是模擬生活和勞動動作。動作質樸、活潑,情緒幽默、滑稽。服飾除以傳統(tǒng)戲曲服裝外,多以民間生活服裝打扮。
地社火以打擊樂伴奏,包括鼓、鑼、镲等樂器,行進表演時多以[路家什]伴奏,場地表演時多以[三槌][四槌]開場,以[一溜水]伴奏表演,烘托情緒和氣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