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隴文化—民間文化—地蹦子
“地蹦子”流傳廣泛,安康、商洛各地均有,其中以漢陰縣王家河村較為活躍。由于表演時多唱花鼓調(diào),因而民間又稱其為“花蚊子”或“打花鼓子”。
地蹦子多于春節(jié)和正月十五鬧社火(當?shù)赜址Q“玩燈”)時演出,常與龍燈、獅子、彩蓮船等組成玩燈隊走村串鄉(xiāng),向群眾拜年問好。此外,村中有人家娶親、蓋房、祝壽或給嬰兒做滿月時,也常請幾班地蹦子表演助興,以增添喜慶氣氛。地蹦子形式活潑,短小精悍,多由一丑一旦對歌對舞。演出不受場地條件限制,只要在地上鋪張草席即可演出。有時抬張方桌,藝人就在桌上表演,此時就稱之為“小場子”。
地蹦子是歌、舞、戲的綜合表演形式。唱腔以花鼓調(diào)為主,也演唱民歌小調(diào)以及“七岔”、“八岔”等地方小戲。演唱內(nèi)容除藝人觸景生情即興編創(chuàng)一些“四六句”式的賀詞、祝語或吉利話外,主要表演一些傳統(tǒng)折子戲和小歌舞,如《吳三寶游春》、《站花墻》、《十對花》、《雙探妹》、《打石榴》、《繡荷包》等。舞蹈表演多為舞段和組合形式,穿插于演唱的中間或上、下場中,基本動作有“黃龍纏腰”、“犀牛望月”、“三碰頭”等。旦角以“小顫步”突出其活潑、歡快的情緒;丑角憨態(tài)可掬,雙腿屈膝成“馬步半蹲”(俗稱“扎矮樁”),突出詼諧、風趣的喜劇風格。通過丑與旦之間的嬉戲玩耍,打俏挑逗,表現(xiàn)對愛情和幸福的執(zhí)著追求和向往。
演出時多以鑼鼓開場。伴奏樂器除堂鼓、蘇鑼、蘇鈸外,有時還配以馬鑼、手鑼。節(jié)奏歡快活潑,音韻清脆和諧,形成一種輕松喜悅,流暢抒情的格調(diào)。然后由丑角領(lǐng)著旦角上場跑完圓場步至臺中,兩人對舞一段組合后造型亮相(俗稱“圓臺”),接唱花鼓調(diào),并根據(jù)詞意即興表演。唱完一段又起鑼鼓,兩人又對舞跑轉(zhuǎn)。如此舞一段、唱一段,連續(xù)反復直至結(jié)束。地蹦子又分“文跳”、“武跳”兩種?!拔奶眲幼鞣容^小,輕松歡快,活潑瀟灑;“武跳”動作幅度大,跳躍性強,并吸收了“二起腳”、“十字腿”等動作,使舞蹈更為奔放。旦角在建國前多由男的扮演,動作皆模擬舊時婦女的忸怩神態(tài);步子要小,邁步腳跟先著地,雙膝隨之上下閃動,大臂夾緊,小臂隨腰胯扭動自然擺動,力求動作幅度小,輕盈優(yōu)美,以顯示窈窕少女婀娜多姿的神態(tài)。丑角雙腳屈膝扎“矮樁”,上身略前俯,屈肘、仰頭、聳肩、不時地擠眼。歪嘴做出各種逗人發(fā)笑的丑相,以表現(xiàn)詼諧樂觀、坦誠開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風貌。
地蹦子的表演形式近似漢江下游荊楚一帶的花鼓子。根據(jù)嘉慶《興安府志》(興安,今安康地區(qū))記載:“自乾隆三十七、八年之后,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兩廣移民甚多……來此認地開荒者絡(luò)繹不絕。”僅據(jù)地蹦子盛行的漢陰縣王家河村調(diào)查,絕大部分住戶是清乾隆前后遷來的湖南客戶后裔。其中隆族大戶祖籍湖南邵陽,何、彭兩族祖籍湖南寧鄉(xiāng)。根據(jù)現(xiàn)有六代師承關(guān)系推算,地蹦子很可能于此時由湖南客戶帶來,并在當?shù)亓鱾髁私俣嗄?。?jù)漢陰縣清明寨鄉(xiāng)王家河村老藝人何有剛(1909年生)介紹:相傳清代有兩個逃犯,是兄弟倆,在官府的通緝下不知從何處逃到王家河村。他倆白天出外打短工,夜晚教村民學打花鼓子、唱“小唱戲”?;ü淖蛹船F(xiàn)在的地蹦子,“小唱戲”即民間小戲。據(jù)民國《漢陰縣志》記:“小唱,亦名二棚子,蓋多生旦兩角對唱,音樂為四弦琴及簡單之鑼鼓,猥褻,當?shù)酪杂袀L化已禁演矣。”而很多地蹦子藝人,大都會唱二棚子(即當?shù)氐钠卟怼瞬淼让耖g小戲)。說明地蹦子是廣泛吸收各種民間小戲后發(fā)展而成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