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茶館茶樓―茶文化與北京茶館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客來敬茶,乃老習俗,它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禮儀。待客以清茶一杯,看似淡泊,實則含有深情。清茶一杯,行表清廉,和誠育德,共嘗美味,講究茶藝,美化生活。
中華民族獨特的茶文化,有著十分豐富的內(nèi)涵,它涉及詩詞、繪畫、書法、園林、戲曲等文學藝術(shù)領(lǐng)域,貫串歷史、經(jīng)濟、禮儀、民俗、食品和陶瓷業(yè)等方方面面,遠遠超過其它飲料。
人們都知道,飲茶不但能滿足人體的生理與健康需要,而且是人們社交禮儀的一種手段以及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的一種享受。魯迅先生曾對品茶有獨到的見解:“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不過要享受清福,首先必須有工夫,其次是練習出來的特別感覺?!彼哑穱L、享受及高尚的茶風與意蘊,提到相當高的程度。飲茶和茶文化除了可以達到身心健康和享受不同品類的茶韻外,還能帶來一種特有的氣氛,使人思想凈化,從而得到升華;茶色、茶香帶給你以遐想;高雅的茶具,集工藝、造型、雕塑、書畫于一體,從而達到一定程度的藝術(shù)賞玩和“自我滿足”。這種自我滿足正是一種心理平衡感,能給人以祥和、安定的自我感覺。
為了弘揚茶文化,新中國早在1964年就成立了中國茶葉學會,1989年初成立了北京分會。由茶文化與民俗相關(guān)聯(lián)而派生出來的茶館文化,則是老北京的一大特色。說起茶館,青年朋友或許覺得陌生,而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北京人則會對此津津樂道。
茶館是京城的一大特色,它不僅是居民飲茶小憩、品茗享受清福的好去處,而且也可從中了解風俗民情、歷史掌故、乃至世道的興衰。老舍先生著名話劇《茶館》,凡是看過的人都會對老北京的舊事民俗和民間疾苦,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
北京的茶館始創(chuàng)于元明,鼎盛于清朝。其種類繁多,遍布于全市大街小巷的各個角落。大體可以分為清茶館、書茶館、棋茶館和季節(jié)性的茶棚。清茶館專以賣茶為主,店內(nèi)方桌木凳,壺碗潔凈、水沸茶舒、清香四溢。在店前顯眼的地方掛一塊標有“毛尖”、“雨前”、“碧螺春”等茶葉名目的幌子,下面垂著紅布條穗子,借以醒目。茶館內(nèi)以閑散老人居多;也有一些紈绔子弟,清晨遛鳥歸來,便到茶館里沏上一壺茶,談茶論鳥、敘家常、侃見聞;還有一些茶客在這里談?wù)撋?,互通信息?
書館是老北京茶館中較有特色的茶館。它的營業(yè)時間多在下午和晚上。茶館主人邀請藝人演唱,以演述評書為主。有時也演曲藝、京劇清唱等。茶客邊聽書,邊品茶,除付茶資外,每唱完一段,有人來收書錢,可隨意付錢一、二枚銅元。商號老板、帳房先生、還有一些失意的官僚、政客,多為這里的???。
棋茶館多集中在天橋一帶,茶客以勞動人民和閑居市民為多。這類茶館設(shè)備簡陋,一般用長方形木板,鋪在磚垛上或木樁上,上面畫棋盤格,茶客邊飲邊對弈,可以暫時忘卻一天的勞累、生活中的艱辛和煩惱。這類茶館只收茶資。每日下午茶客聚集,到傍晚時分離去,茶館生意一般比較清談。
季節(jié)性茶棚,除在定期各大廟會、集市上外,以什剎海為最著名。每年夏季處暑前后,什剎海北岸便形成一條茶棚長廊,茶棚半在河岸,半臨水面,猶似水榭。茶香與湖面上飄蕩的荷香,陣陣撲鼻,沁人肺腑,不禁使路人駐足落座品茗,同時還可以品嘗杏仁豆腐、豌豆黃、蓮藕菱角等時令風味小吃,令人流連忘返。
由于時代的變遷,老北京的茶館逐漸衰落,近幾年來,隨著茶文化的發(fā)展,茶館又開始興盛起來。比如老舍茶館,天橋樂茶園,東方茶社等,人們不僅可以品飲各種名茶,而且還可以欣賞到北京的一些傳統(tǒng)曲藝、京劇彩唱或整套演出。不過,遺憾的是數(shù)量太少,茶價也較貴,不像老茶館那樣普遍和大眾化,生活氣息也欠濃厚。北京人渴望有關(guān)部門重視發(fā)展北京的茶館,便是形成富含濃郁民俗氣息的茶館文化,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給人以文化熏陶,從而促進茶文化,使其得以發(fā)揚光大。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