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四相指的是蜀漢政權(quán)中四位有治國之才的能人,他們分別是:諸葛亮、蔣琬、費祎、董允。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祖籍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隱居于鄧縣隆中,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fā)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xiāng)侯,死后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quán)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fā)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并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fā)。
蔣琬(?—246年),字公琰。零陵湘鄉(xiāng)(今湖南省湘鄉(xiāng)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大司馬。諸葛亮將其培悉心培養(yǎng),并密表劉禪可以作為諸葛亮的接班人。諸葛亮死后,蔣琬執(zhí)政,總攬蜀漢軍政。采取閉關(guān)息民政策,使國力大增。曾制定由水路進(jìn)攻曹魏的計劃,但未被采納。
費祎(?-253年),字文偉,江夏鄳縣(今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人,三國時蜀漢大將軍。深得諸葛亮所器重,諸葛亮死后,初為后軍師,再為尚書令,再遷大將軍,執(zhí)行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為蜀漢的發(fā)展盡心竭力。
董允(?-246年),字休昭,瀘縣嘉明鎮(zhèn)人,三國時期蜀漢尚書令。東漢末年,其父董和事劉璋為益州郡太守,劉備立太子時,允被選為洗馬,后為黃門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輔國將軍,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書令,任大將軍費祎的副手。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