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区中文,国产精品91高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

                  詞條 清代 李光地

                  李光地

                  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晉卿,號(hào)厚庵,又號(hào)榕村,福建泉州安溪湖頭人,閩南人。清圣祖康熙九年(1670年)登進(jìn)士第五名,官至直隸巡撫、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xué)士。1681年并推保薦施瑯領(lǐng)軍,結(jié)束明鄭;是清初著名的政治人物與理學(xué)家。同時(shí)代的學(xué)者尊稱為“安溪先生”,或“安溪李相國”。

                  李光地簡(jiǎn)介資料
                  李先春(祖父)、李兆慶(父
                  1642 年
                  康熙九年進(jìn)士
                  字晉卿、號(hào)厚庵、又號(hào)榕村
                  京師
                  1718 年
                  周易通論等(詳見內(nèi)文)
                  文貞
                  李光地相關(guān)文獻(xiàn)
                  歷史上的李光地簡(jiǎn)介李光地是怎么死的
                  歷史上的李光地簡(jiǎn)介李光地是怎么死的,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廖京生扮演的李光地非常受觀眾的喜愛。歷史上真的有李光地
                  查看全文
                  李光地之陵墓
                  李光地之陵墓,清?李光地墓在蓬萊鎮(zhèn)新坂村柏葉林。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晉卿,號(hào)厚
                  查看全文
                  李光地
                  生平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光地出生于富紳之家。史載其自“幼穎異”,五歲便入塾從師授讀,“未嘗一啟齒,發(fā)聲試之,輒已成誦,不失一字。善屬對(duì),矢口驚人。塾師弗能教也”。13歲遍讀群經(jīng),18歲編寫《性理解》,19歲寫《四書解》,20歲寫《周易解》,24歲輯《歷像要義》,25歲通律呂之學(xué)。李光地因“賣友案”而于士林聲名狼藉。三藩之亂時(shí),耿精忠占領(lǐng)福建,臺(tái)灣的鄭經(jīng)起兵攻泉州,李光地一家匿藏于深山,鄭經(jīng)、耿精忠誘降,李光地嚴(yán)拒,遠(yuǎn)避深山。與李光地同為康熙九年(1670年)進(jìn)士的陳夢(mèng)雷,因在福建,遭到耿精忠掠去。陳夢(mèng)雷運(yùn)籌,李光地通謀,由夢(mèng)雷探聽耿軍軍情,光地上蠟丸密疏,向清廷提供福建前方情報(bào),透過福建籍的大臣富鴻基轉(zhuǎn)述。后來果然幫助清兵大破耿軍,李受到康熙贊許,但李光地早就將奏章的“陳夢(mèng)雷”之名刪去,以獨(dú)吞功勞。平叛之后,身陷叛軍的陳夢(mèng)雷便成了附逆罪臣,逮捕下獄,貶戍奉天。李光地卻扶搖直上,官...
                  查看全文
                  李光地是誰?李光地的歷史結(jié)局
                  人物檔案 姓名:李光地 字:晉卿 號(hào):厚庵、榕村 謚號(hào):文貞 稱號(hào):安溪先生、安溪李相國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朝代:清朝 出生地:福建泉州安溪湖頭 出生時(shí)間:公元1642年 去世時(shí)間:公元1718年 職業(yè):政治家、理學(xué)家 追贈(zèng):太子太傅 其他成就:為政席仁,義設(shè)常平倉,減免賦稅,保薦施
                  查看全文
                  李光地與藍(lán)齊兒是什么關(guān)系李光地是怎么死的
                  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晉卿,號(hào)厚庵,別號(hào)榕村,福建泉州人,清朝著名清官、理學(xué)名臣。康熙九年(1670年)進(jìn)士,歷任翰林編修、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xué)士等職。曾協(xié)助平定“三藩之亂”、“統(tǒng)一臺(tái)灣”。著有《歷像要義》、《四書解》、《性理精義》、《朱子全書》等書。李光地?fù)?dān)任直隸巡撫期間治理河務(wù)、興修水利。李光地畫像當(dāng)時(shí)京城地區(qū)常遭受水災(zāi),漳河與滹沱河匯合后容易泛濫成災(zāi),于是康熙命李光地疏通漳河故道,將河水引入運(yùn)河,以遏制滹沱河的水勢(shì)。李光地前往當(dāng)?shù)貒?yán)格考察,上奏稱霸州、永清、宛平、良鄉(xiāng)、固安、高陽、獻(xiàn)縣等地因?yàn)槭杩P潞?,占用了民田一百三十九頃,?qǐng)求豁免老百姓的賦稅,得到皇帝批準(zhǔn)。而通州等六州縣按規(guī)定設(shè)置紅剝船六百艘,轉(zhuǎn)運(yùn)南來的漕糧,每艘船給供養(yǎng)田若干,遇到水旱災(zāi)荒按例也不能免除租賦,李光地又上奏請(qǐng)依照民田的制度予以免除??滴跞拍辏?700年),皇帝御駕親臨子牙河視察治河工程,令李光地...
                  查看全文
                  李光地相關(guān)標(biāo)簽
                  清朝入祀賢良祠
                  清朝兵部侍郎
                  李姓
                  清朝詹事府詹事
                  中國閩南人
                  清朝翰林
                  安溪人
                  清朝文淵閣大學(xué)士
                  內(nèi)閣學(xué)士
                  康熙九年庚戌科進(jìn)士
                  清朝翰林院掌院學(xué)士
                  謚文貞
                  清朝工部侍郎
                  1718年逝世
                  清朝庶吉士
                  清朝吏部尚書
                  清朝順天學(xué)政
                  清朝直隸巡撫
                  帝師
                  1642年出生
                  政治家
                  政治家
                  家族譜大覽
                  澱川李氏宗譜, 6, 卷_ 世系 23世光金公起, 1982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1982年續(xù)修. 6冊(cè) : 世系表. 注 : 似缺世系1-22世. 淀川始祖(1世) : 李旭祥,字東旸,號(hào)曙巖. 宋丞相沅公之后. 生四子 : 李起振(無傳) ; 李起撐(析置臺(tái)州,黃巖,溫嶺等地) ; 李起攘(無傳) ; 李起摶,字鵬九,號(hào)南溟,行萬八(本支). 派祖(5世) : (南宋) 李指洙,字沂甫,更名實(shí),號(hào)魯泉,行寧一. 指洙公下三子(6世) : (元) 李念祖,一名孝德,字季宣,號(hào)合溪,行甲一(長房) ; 李仝祖,更名孝光,字季和,號(hào)五峰,行甲二(二房) ; 李全祖,一名孝全,字季完,一字思誠,號(hào)月巖,行甲三(三房). 合溪公下四房(7世) : (元) 李捧孫(大長房,分大圓,干嶺,白塔派) ; 李接孫(大二房,上宅派) ; 李挺孫(大三房,田寮派,居永嘉) ; 李揆孫(大四房,八宅派). 仝祖公下二子(7世) : (元) 李為孫(二長房,分里進(jìn),朝陽洞,南屏,本里,中莊,曲頭莊,中莊墻角頭派) ; 李持孫(二小房, 分黃家岙,上頭門派). 全祖公下二子(7世) : (元) 李拯孫(三長房,分外三房派) ; 李拱孫(三小房,分里三房,豎石,都凟,天煌,白溪大墳山腳下派). 淀川名行 : 廷文光以遠(yuǎn) 家學(xué)德名超 高瞻祁邦佑 繩武匡輔標(biāo). 山腳下原名行 : 奕安慶裕宗 功禮義先賢 訓(xùn)綱常萬載 榮. 名行 : 旭起隨翁指 祖孫建公昭 承國英九安 一崇立應(yīng)朝 廷文光以遠(yuǎn) 家學(xué)德名超 高瞻祁邦佑 繩武匡輔標(biāo). 字行 : 東鵬正孟甫 季伯之允直 洪希原芝守 思良見太克 昌景慶君臣 相傳可世則 山河粵漢新 善明際會(huì)合. 世行 : 王萬千次寗 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 巳午未申酉 戌亥天地人 仁義禮智信 孔門恭干溫. 散居地 : 浙江省樂清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簽題, 及版心題編目.
                  瀏覽:100
                  澱川李氏宗譜, 11, 卷6_ 行傳 23世光會(huì)公起, 1950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民國39[1950]年. 13冊(cè) : 世系表. 注 : 缺卷7. 淀川始祖(1世) : 李旭祥,字東旸,號(hào)曙巖. 派祖(5世) : 李指洙. 指洙公下三子(6世) : 李念祖 ; 李仝祖 ; 李全祖. 念祖公下四子(7世) : 李捧孫(大長房,分居大園,干嶺,白塔) ; 李接孫(大二房上宅派) ; 李挺孫(大三房田寮派) ; 李揆孫(大四房八宅派). 仝祖公下二子(7世) : 李為孫(二長房,分居里進(jìn),朝陽洞,南屏,本里,張家渡,白箬岙諸派) ; 李持孫(二小房,分居黃家岙,上頭門諸派). 全祖公下二子(7世) : 李極孫(三長房外三房派) ; 李拱孫(三小房里三房派,分居豎石,部凟,天皇). 名行 : 旭起隨翁指 祖孫建公昭 承國英九安 一崇立應(yīng)朝 廷文光以遠(yuǎn) 家學(xué)德名超 高瞻祁邦佑 繩武匡輔標(biāo). 表行 : 東鵬正孟甫 季伯之允直 洪希原芝守 思良見太克 昌景慶君臣 和傳可世則 山河武漢新 善明際會(huì)合. 廟行 : 王萬千次寧 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 巳午未申酉 戌亥天地人 仁義禮智信 孔門恭儉溫. 散居地 : 浙江省樂清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簽題, 及版心題編目.
                  瀏覽:100
                  澱川李氏宗譜, 2, 行次 世系 23世光鼎公起, 1982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1982年續(xù)修. 6冊(cè) : 世系表. 注 : 似缺世系1-22世. 淀川始祖(1世) : 李旭祥,字東旸,號(hào)曙巖. 宋丞相沅公之后. 生四子 : 李起振(無傳) ; 李起撐(析置臺(tái)州,黃巖,溫嶺等地) ; 李起攘(無傳) ; 李起摶,字鵬九,號(hào)南溟,行萬八(本支). 派祖(5世) : (南宋) 李指洙,字沂甫,更名實(shí),號(hào)魯泉,行寧一. 指洙公下三子(6世) : (元) 李念祖,一名孝德,字季宣,號(hào)合溪,行甲一(長房) ; 李仝祖,更名孝光,字季和,號(hào)五峰,行甲二(二房) ; 李全祖,一名孝全,字季完,一字思誠,號(hào)月巖,行甲三(三房). 合溪公下四房(7世) : (元) 李捧孫(大長房,分大圓,干嶺,白塔派) ; 李接孫(大二房,上宅派) ; 李挺孫(大三房,田寮派,居永嘉) ; 李揆孫(大四房,八宅派). 仝祖公下二子(7世) : (元) 李為孫(二長房,分里進(jìn),朝陽洞,南屏,本里,中莊,曲頭莊,中莊墻角頭派) ; 李持孫(二小房, 分黃家岙,上頭門派). 全祖公下二子(7世) : (元) 李拯孫(三長房,分外三房派) ; 李拱孫(三小房,分里三房,豎石,都凟,天煌,白溪大墳山腳下派). 淀川名行 : 廷文光以遠(yuǎn) 家學(xué)德名超 高瞻祁邦佑 繩武匡輔標(biāo). 山腳下原名行 : 奕安慶裕宗 功禮義先賢 訓(xùn)綱常萬載 榮. 名行 : 旭起隨翁指 祖孫建公昭 承國英九安 一崇立應(yīng)朝 廷文光以遠(yuǎn) 家學(xué)德名超 高瞻祁邦佑 繩武匡輔標(biāo). 字行 : 東鵬正孟甫 季伯之允直 洪希原芝守 思良見太克 昌景慶君臣 相傳可世則 山河粵漢新 善明際會(huì)合. 世行 : 王萬千次寗 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 巳午未申酉 戌亥天地人 仁義禮智信 孔門恭干溫. 散居地 : 浙江省樂清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簽題, 及版心題編目.
                  瀏覽:100
                  澱川李氏宗譜, 4, 卷_ 世系 23世光來公起, 1982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1982年續(xù)修. 6冊(cè) : 世系表. 注 : 似缺世系1-22世. 淀川始祖(1世) : 李旭祥,字東旸,號(hào)曙巖. 宋丞相沅公之后. 生四子 : 李起振(無傳) ; 李起撐(析置臺(tái)州,黃巖,溫嶺等地) ; 李起攘(無傳) ; 李起摶,字鵬九,號(hào)南溟,行萬八(本支). 派祖(5世) : (南宋) 李指洙,字沂甫,更名實(shí),號(hào)魯泉,行寧一. 指洙公下三子(6世) : (元) 李念祖,一名孝德,字季宣,號(hào)合溪,行甲一(長房) ; 李仝祖,更名孝光,字季和,號(hào)五峰,行甲二(二房) ; 李全祖,一名孝全,字季完,一字思誠,號(hào)月巖,行甲三(三房). 合溪公下四房(7世) : (元) 李捧孫(大長房,分大圓,干嶺,白塔派) ; 李接孫(大二房,上宅派) ; 李挺孫(大三房,田寮派,居永嘉) ; 李揆孫(大四房,八宅派). 仝祖公下二子(7世) : (元) 李為孫(二長房,分里進(jìn),朝陽洞,南屏,本里,中莊,曲頭莊,中莊墻角頭派) ; 李持孫(二小房, 分黃家岙,上頭門派). 全祖公下二子(7世) : (元) 李拯孫(三長房,分外三房派) ; 李拱孫(三小房,分里三房,豎石,都凟,天煌,白溪大墳山腳下派). 淀川名行 : 廷文光以遠(yuǎn) 家學(xué)德名超 高瞻祁邦佑 繩武匡輔標(biāo). 山腳下原名行 : 奕安慶裕宗 功禮義先賢 訓(xùn)綱常萬載 榮. 名行 : 旭起隨翁指 祖孫建公昭 承國英九安 一崇立應(yīng)朝 廷文光以遠(yuǎn) 家學(xué)德名超 高瞻祁邦佑 繩武匡輔標(biāo). 字行 : 東鵬正孟甫 季伯之允直 洪希原芝守 思良見太克 昌景慶君臣 相傳可世則 山河粵漢新 善明際會(huì)合. 世行 : 王萬千次寗 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 巳午未申酉 戌亥天地人 仁義禮智信 孔門恭干溫. 散居地 : 浙江省樂清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簽題, 及版心題編目.
                  瀏覽:100
                  澱川李氏宗譜, 5, 卷_ 世系 23世光濤公起, 1982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1982年續(xù)修. 6冊(cè) : 世系表. 注 : 似缺世系1-22世. 淀川始祖(1世) : 李旭祥,字東旸,號(hào)曙巖. 宋丞相沅公之后. 生四子 : 李起振(無傳) ; 李起撐(析置臺(tái)州,黃巖,溫嶺等地) ; 李起攘(無傳) ; 李起摶,字鵬九,號(hào)南溟,行萬八(本支). 派祖(5世) : (南宋) 李指洙,字沂甫,更名實(shí),號(hào)魯泉,行寧一. 指洙公下三子(6世) : (元) 李念祖,一名孝德,字季宣,號(hào)合溪,行甲一(長房) ; 李仝祖,更名孝光,字季和,號(hào)五峰,行甲二(二房) ; 李全祖,一名孝全,字季完,一字思誠,號(hào)月巖,行甲三(三房). 合溪公下四房(7世) : (元) 李捧孫(大長房,分大圓,干嶺,白塔派) ; 李接孫(大二房,上宅派) ; 李挺孫(大三房,田寮派,居永嘉) ; 李揆孫(大四房,八宅派). 仝祖公下二子(7世) : (元) 李為孫(二長房,分里進(jìn),朝陽洞,南屏,本里,中莊,曲頭莊,中莊墻角頭派) ; 李持孫(二小房, 分黃家岙,上頭門派). 全祖公下二子(7世) : (元) 李拯孫(三長房,分外三房派) ; 李拱孫(三小房,分里三房,豎石,都凟,天煌,白溪大墳山腳下派). 淀川名行 : 廷文光以遠(yuǎn) 家學(xué)德名超 高瞻祁邦佑 繩武匡輔標(biāo). 山腳下原名行 : 奕安慶裕宗 功禮義先賢 訓(xùn)綱常萬載 榮. 名行 : 旭起隨翁指 祖孫建公昭 承國英九安 一崇立應(yīng)朝 廷文光以遠(yuǎn) 家學(xué)德名超 高瞻祁邦佑 繩武匡輔標(biāo). 字行 : 東鵬正孟甫 季伯之允直 洪希原芝守 思良見太克 昌景慶君臣 相傳可世則 山河粵漢新 善明際會(huì)合. 世行 : 王萬千次寗 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 巳午未申酉 戌亥天地人 仁義禮智信 孔門恭干溫. 散居地 : 浙江省樂清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簽題, 及版心題編目.
                  瀏覽:100
                  澱川李氏宗譜, 10, 卷6_ 行傳 23世光鼎公起, 1950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民國39[1950]年. 13冊(cè) : 世系表. 注 : 缺卷7. 淀川始祖(1世) : 李旭祥,字東旸,號(hào)曙巖. 派祖(5世) : 李指洙. 指洙公下三子(6世) : 李念祖 ; 李仝祖 ; 李全祖. 念祖公下四子(7世) : 李捧孫(大長房,分居大園,干嶺,白塔) ; 李接孫(大二房上宅派) ; 李挺孫(大三房田寮派) ; 李揆孫(大四房八宅派). 仝祖公下二子(7世) : 李為孫(二長房,分居里進(jìn),朝陽洞,南屏,本里,張家渡,白箬岙諸派) ; 李持孫(二小房,分居黃家岙,上頭門諸派). 全祖公下二子(7世) : 李極孫(三長房外三房派) ; 李拱孫(三小房里三房派,分居豎石,部凟,天皇). 名行 : 旭起隨翁指 祖孫建公昭 承國英九安 一崇立應(yīng)朝 廷文光以遠(yuǎn) 家學(xué)德名超 高瞻祁邦佑 繩武匡輔標(biāo). 表行 : 東鵬正孟甫 季伯之允直 洪希原芝守 思良見太克 昌景慶君臣 和傳可世則 山河武漢新 善明際會(huì)合. 廟行 : 王萬千次寧 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 巳午未申酉 戌亥天地人 仁義禮智信 孔門恭儉溫. 散居地 : 浙江省樂清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簽題, 及版心題編目.
                  瀏覽:100
                  李光地導(dǎo)讀知識(shí)
                  清代陳夢(mèng)雷
                  清代陳夢(mèng)雷
                  陳夢(mèng)雷(1650-1741年)字則震,號(hào)省齋,號(hào)天一道人,晚年又號(hào)松鶴老人。他是清朝大臣,天資聰穎,少有才名,12歲中秀才,19歲中舉人,20歲成進(jìn)士,但是仕途坎坷。李光地與陳夢(mèng)雷是同年進(jìn)士,又一起到翰林院任職,也因此結(jié)下友誼,但后來卻反目成仇。康熙十二年陳夢(mèng)雷和李光地回老家,恰逢吳三桂謀反,耿精忠舉兵反清。耿精忠封鎖城門,逼迫清朝的官員們投入自己的麾下。李光地逃脫,但是陳夢(mèng)雷全家被抓,且以全家性命威脅陳夢(mèng)雷,陳夢(mèng)雷只好假意投誠,實(shí)則是要摸清耿精忠大軍的部署,再向朝廷匯報(bào)。因此,陳夢(mèng)雷與李光地合作,陳夢(mèng)雷將情報(bào)告知李光地,并約定一起上報(bào)康熙。不料,李光地李光地獨(dú)自一人將密報(bào)藏在蠟丸里上報(bào)給朝廷,言語間沒有提到陳夢(mèng)雷一句。清朝平定叛軍后,陳夢(mèng)雷以叛國罪下獄,李光地卻成了功臣,而李光地只是為陳夢(mèng)雷求情,全然不提其在平叛中的功勞。自此,陳夢(mèng)雷與李光地絕交。后來陳夢(mèng)雷因刑部尚書徐乾學(xué)救援免死罪,被發(fā)配到奉天做苦力。初到此地就聽聞父母雙亡的消息,不久后妻子也死了。陳夢(mèng)雷悲痛不已,但他仍一面教書一面著書。陳夢(mèng)雷在奉天待了足足十七年,先后編撰了《周易淺述》、《盛京通志》、《承德縣志》等書籍。康熙三十七年,陳夢(mèng)雷被召回京師,次年侍奉誠親王胤祉(康熙第三子)讀書??滴跛氖辏?701年)受命主編《古今圖書集成》。歷經(jīng)5年,于康熙四十四年五月編纂成書。陳夢(mèng)雷一生編著繁富,除上述各書外,尚有《松鶴山房集》16卷、《天一道人集》100卷及早期刊印的《閑止堂集》2卷等。
                  瀏覽量:13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