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蘇太勛修《[河南許昌]“眉山三蘇”后裔河南許昌蘇氏族譜》條目(館藏:XP35493)。始祖洵(字明允,號老泉,謚文安),北宋四川眉山人。子轍(號穎濱,謚文定),北宋崇寧間自四川眉山流寓河南許昌古城西門外。始遷祖十世英,元末明初遷居許昌縣蘇橋鎮(zhèn)。譜載譜序、三蘇墓志、祭文、許昌蘇氏同族條約。
眉山系河南許昌蘇氏族譜不分卷(河南許昌)簡介資料
2010年影印民國22年(1933)修本
眉山系河南許昌蘇氏族譜不分卷(河南許昌)相關文獻
河南-許昌-長葛市黃杰
黃杰:字士英,長葛市古橋鄉(xiāng)黃崗村人,生于明正統(tǒng)五年(1430年),卒于弘治九年(1496年)。父黃淵當過應天府-縣令。黃杰7歲喪母,繼母周氏,性情暴戾,難于事奉,諸兄弟不堪其苦,只有黃杰委曲承順,得其歡心,終使為母感動,化厲為慈。成化二年(1466年)登進士,授濟南府推官。時值荒年,有些百姓因生活所迫,以借貸為名,結(jié)伙強取富有者糧食和牲畜,被官兵拘捕,太守將他們交給黃杰論處。黃杰認為:饑民缺食,且又人眾,可令其豐年償還,將人釋放。當官府開倉放糧時,秩序混亂,有的人甚至被踐踏而死,巡撫再派黃杰督辦放糧事宜。黃杰一視同仁,按次支給,秩序井然,饑民沒有得不到救濟的。黃杰從政,為國解憂,為民排難,不計個人名位。成人九年(1483年)任順天府(今北京)丞,因為得罪權貴,被貶官到肇慶(今廣東高要縣)任同知。黃杰去到那里,不但不鄙視那里的少數(shù)民族,而且關心他們的疾苦,鼓勵墾植,發(fā)展農(nóng)業(yè),深受少數(shù)民族愛戴...
河南-許昌-鄢陵縣尹宙
尹宙,字周南,河南鄢陵人。博通經(jīng)傳,官至豫州(治在今安徽亳縣)從事。尹宙是東平相的玄孫,會稽太守的曾孫,富波侯相的孫子,守長社令的長子。尹宙歷任郡主簿、督郵、五官椽、功曹、守昆陽令、州辟從事等官職。官場生涯中,尹宙始終不以官職的顯赫卑微為榮辱,以一顆平常之心,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和義務。漢靈帝熹平六年(177年)四月他因病逝世,終年62歲。
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晁錯
晁錯(?~公元前154年),潁川(今中國中部河南禹縣)人,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前8年)文景時期著名的政論家。他年輕時曾學過法家學說,后來又學今文《尚書》,不久任太子舍人、門大夫,升任博士。他很得當時的太子劉啟(后來的景帝)的賞識,被稱為劉啟的“智囊”。晁錯對于匈奴的不斷侵擾、土地兼并等問題非常關心,幾次-主張積極備戰(zhàn),迎擊匈奴,以及采取措施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他還詳細地剖析了西漢兵制與匈奴兵制,進而提出遷移百姓充實邊境主張,他還建議讓商人貢獻糧食到邊塞,然后用拜爵和免罪的方式給以獎勵和補償,受到漢文帝的贊賞,后來升任中大夫。然后,他又向文帝提出了削奪諸侯王、修改法令等主張,這都是當時急需解決的國家大事。在景帝即位之后,晁錯升為內(nèi)史,不久任御史大夫,成為舉足輕重的國家重臣,很受景帝器重。他依舊主張削奪同姓諸侯王的封地,達到鞏固中央集權的目的。在《削藩策》一文中,他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
河南-許昌-魏都區(qū)智顗
智顗俗姓:陳生卒:538—597籍貫:潁川(今河南許昌)簡評:天臺宗開山祖師生平簡介智顗,俗姓陳,字德安,常被尊稱為智者大師,也被后人奉為“東土釋迦”。這位中國佛教天臺宗的實際創(chuàng)立者生于538年,就是梁武帝大同四年。當時是一個佛法得到普遍遵奉的時代,也是一個干戈四起的時代,早在智顗出生之前,為避戰(zhàn)亂,他的家庭就已隨著衣冠南渡的浪潮遷至荊州華容。他的父親陳起祖在梁朝做官,文武兼通,深受蕭繹的賞識——那時蕭繹還以湘東王的身份擔任荊州刺史——至蕭繹即位,其更被封為益陽侯。他的哥哥也身任中兵參軍一職??傊?,這個家庭在當時仍能享有較為平靜而舒適的生活。到智顗十五歲時,江陵為西魏軍隊攻破,梁元帝被殺,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盛況一朝黯淡,這使他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沖擊?!拔袅呵G百萬,一朝仆妾”、“嘆榮會之難久,痛凋離之易及”,當他深深感到三界火宅,世間無常的時候,便“發(fā)弘大愿,誓作沙門,荷負正法,為己重任”。然...
河南省許昌-云景龍
云景龍,字良遇。宋朝時許州(今河南省許昌)人,乾道年間任慈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