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窯這一概念一般認為最早 起自唐代,發(fā)展到北宋時期則形成了一整套系統(tǒng)的生產流通機制。后世通常稱做官窯瓷器(實際上從材質上可以分為瓷器、炻器或陶器)。官窯的稱法,在中國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內涵。就廣義而言,是特指有別于民窯而專為官府燒造貢品的官辦的瓷窯,其產品為宮廷所壟斷。在宋代瓷器中,官窯即是一種特指北宋和南宋時在京城汴京(汴梁,今開封)和臨安(今杭州)由宮廷設窯燒造的青瓷,故又有“舊官”和“新官”之分,前者為北宋官窯(汴京官窯),后者為南宋官窯(又分為郊壇下官窯與老虎洞官窯),通常認為北宋官窯質量遠勝南宋官窯(大抵是因為宋室倉促南遷的過程中大批工匠、技藝、原材料的傳承收到巨大干擾而出現(xiàn)了工藝退步)。
官窯有兩種涵義,一是指貢器,一是指官廠。自唐代至元代,官窯多有貢器,少有官廠。采取的形式是“官監(jiān)民燒”,燒出的瓷器,“千中選十、百中選一”,進貢給統(tǒng)治階級。這種瓷器就叫做貢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