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世自袁州宜春徙新安,至唐末有名護者始居婺源鳳亭里。譜奉南唐人安,又名鳴,行寧叔,字適之,為休寧隆阜支一世祖,后代支繁派別。明洪武初,希道號新溪漁,行三,自隆阜遷新屯,是為新溪戴氏始遷祖。本譜為系出隆阜戴氏部分支派世系之合編,居處多在休寧境內(nèi),亦含少數(shù)遷外州縣者。卷首譜序,卷一源流記、分支考、登仕錄、像贊等,余卷俱為世系圖。書名據(jù)版心、卷端題。
休寧戴氏族譜十五卷(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相關文獻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何震
何震(1522~1604)字主臣、長卿,號雪漁。安徽休寧縣人,明代著名金石篆刻藝術家,徽派篆刻創(chuàng)始人。何震,深究古籀,精研六書,孜孜于書篆治印。力主以六書為準則,摒棄元末金石界出現(xiàn)的庸俗怪異和杜撰擅改的陋習。他與文彭獨樹一幟,矯正時弊,實現(xiàn)了書法與刀法的一致,為篆刻基本理論奠定基礎。他的篆刻作品,純樸清新,遒勁蒼潤,素以流利、雋逸、典雅古樸而聞名。他著力仿古,摹擬漢印,其仿漢滿白文,刀法猛辣挺勁,刀痕歷歷可見,功力獨到,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所以時人推崇他為“近代名手,海內(nèi)第一”的篆刻名家。他與吳門派篆刻大師文彭,情同師友,印壇上并稱“文何”。在寓居南京期間,經(jīng)汪道昆的引薦,游歷了邊疆重鎮(zhèn)要塞,每到一處,文人雅士紛至沓來,爭相索印,皆以得其一印為榮。因此盛名遠播,譽滿海內(nèi)。何震逝世后,學生程原征集到何氏篆刻作品五千余印章,囑其子程樸精選一千余印,摹刻成《雪漁印譜》一書,共4卷,使其印藝得...
安徽-黃山市-休寧縣戴震
戴震(1723——1777),字慎修,一字東原,號杲溪。安徽休寧人。出身徽州小商賈之家,乾隆舉人,屢考進士不中,后纂修《四庫全書》,殿試賜同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少時勤學好問,成年后,對經(jīng)學、天文、歷算、地理、音韻、訓詁等都有深入研究,為18世紀杰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考據(jù)學大師及“徽派樸學”集大成者。戴震幼從塾學,遍覽諸經(jīng)及小學之書。自十七歲時即有志聞道,已爾精通《十三經(jīng)注疏》,“謂當先從事于字義制度名物以通六經(jīng)之語言。考諸篆書,由《說文》以觀古圣人制作本始。更念《爾雅》為承學津筏,又殫心其書,旁推交勘,盡得古畫古義古音聲。有一字不準六書,一解不貫群經(jīng),即無稽者不信,不信者必反復參證而后即安?!保ㄖコ伞肚宕鷺銓W大師列傳》)自言曰:“余于疏不盡記,經(jīng)、注則無不能背誦也?!敝炼畾q,在郡城紫陽書院從師徽派樸學的創(chuàng)始人江永,與程瑤田、金榜、鄭牧、汪肇龍、方矩等同學于歙縣西溪不疏園,學問益進。其...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汪肇
汪肇:(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字德初,號海云,安徽休寧人,工山水、人物、花鳥。多用粗筆水墨,風格近吳偉、張路。傳世作品有故宮博物院的《起蛟圖》軸、《蘆雁圖》軸及《柳禽白鷴圖》軸等。汪肇也是浙派名家。畫人物、山水學戴進、吳偉,亦工花鳥。善飲?!痘罩莞尽酚涊d他遇酒能象飲數(shù)升,真可稱得上是飲酒的絕技表演了?!稛o聲詩史》和《金陵瑣事》都記敘了一則關于汪肇飲酒的故事:有一次,他誤附賊船,為了博取賊首的好感,他自稱善畫,愿為每人畫一扇。扇畫好之后,眾賊高興,叫他一起飲酒,汪肇用鼻吸飲,眾賊見了紛紛稱奇,各個手舞足蹈,喝得過了量沉睡過去,汪肇才得以脫險。汪肇常自負地炫耀自己:作畫不用朽,飲酒不用口?!端B圖》絹本汪肇[明]字德初,安徽休寧人。工繪事,山水、人物,出入于戴進、吳偉,但多草率之筆。尤長于翎毛,豪放不羈,自謂其筆意飄若海云,因自號海云?!痘罩莞尽⒔鹆戡嵤?、無聲詩史、圖繪寶鑒續(xù)纂、明畫錄...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汪漋
汪漋(1669-1742)字岵懷,號荇洲,安徽休寧人,居湖北江夏。官途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酉科舉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科進士,選庶吉士。三十九年充庚辰科會試同考官。四十七年充任《廣群芳譜》之編校官,四十九年《淵鑒類函》之校錄官。五十二年充浙江鄉(xiāng)試正考官。次年以翰林侍讀學士提督浙江學政。雍正二年,升詹事府少詹事。官至大理卿(正三品)。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朱簡
朱簡(約1570年—1631年),字修能,號畸臣、菌閣,后改名聞,安徽休寧縣人,明代后期杰出印學家。他精研六書,尤精古篆,在印學理論上造詣很深,有《印品》、《印經(jīng)》、《菌閣藏印》、《修能印譜》、《印章要論》等著述傳世;他在篆刻上著重筆意,以切刀刻石,獨辟蹊徑,自成一家,是位治印和印論兼精的藝術家。朱簡的治印風格對后來丁敬創(chuàng)立的“浙派”,有著較為深刻的影響。明萬歷年間,文人篆刻興起,“皖派”領袖文彭、何震名滿海內(nèi),效法文何成一時風尚。朱簡進行篆刻創(chuàng)作基本也在這一時期,而他治印卻不拘泥于時尚,以切刀刻石,自成面目,筆意和筆趣更為強烈,清人因而譽其為“明第一作手”。治石之余,朱簡還對金石理論進行深入的探討。他師事陳繼儒,從陳的友人處,看到大量古印拓本,精心摹刻,悉心研究,從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至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花了14年時間完成《印品》二集,對璽印考證、章法探討、真贗辨別、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