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思立,越國公華子建之后裔,唐元和間自旌德新建遷歙西唐模。始遷祖德暹,五代后唐時分居上汪。卷一紀源、地望、丘墓,卷二至九世系,卷十譜表、齋記、傳記。書名據(jù)卷端題。
唐模上汪汪氏流芳集十卷(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簡介資料
唐模上汪汪氏流芳集十卷(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相關(guān)文獻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蘇宣
蘇宣(1553~1626后),明代著名篆刻家,明代五大家之一。字爾宣,一字嘯民,號泗水,朗公,新安(治今安徽歙縣)人,師從文彭學(xué)習(xí)書法刻印??~緗舊業(yè),殘碑?dāng)囗?,無所不窺。所至問奇字者履相錯。從此,他直接取法漢印,先后臨摹仿刻漢印近千方。又潛心文字結(jié)構(gòu)。最后形成了雄渾樸健的風(fēng)格,開創(chuàng)了泗水派篆刻,與文彭、何震齊名于印壇。蘇宣曾將自刻的印章于萬歷四十五年(1617)輯成《蘇氏印略》,手印作537方,較全面地反映了自己一生刻印的成就,俞恩燁、姚士慎等為該書作序。蘇宣非常善于變化作品的形式,滿白、細朱、古璽、蟲書、繆篆、籀書無所不為,無所不精;布局平中寓奇,險中帶穩(wěn),于完整中求韻味;刀法沖切兼用,生澀蒼莽,獨樹一幟。他的印風(fēng)對后世程邃,丁敬、鄧石如等人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其印章遍海內(nèi),登門求教者甚眾。董其昌、陳繼儒、孫克弘等人用印多出其手。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汪關(guān)
汪關(guān)(1573—1631),字尹子,原名東陽,字杲叔,祖籍徽州歙縣(今屬安徽),徙居蘇州太倉。萬歷三十八年(1610),在蘇州得一刻有“汪關(guān)”字樣的漢代銅印,遂改名關(guān),并以“寶印齋”名其室。汪關(guān)篆刻雖屬皖派,卻與文彭、何震風(fēng)格不同,其特點:追溯漢法,布局嚴謹,純凈典雅,刀法流暢,富有凝煉之美,對后世影響很大。他以沖刀治印,成功地運用印文的并筆、破邊手段,發(fā)展了篆刻技法。明末印學(xué)大家周亮工把文彭以后的篆刻家分為“猛利”與“和平”兩派,推何震為“猛利”派代表人物,推汪關(guān)為“和平”派代表人物,可見其當(dāng)時名望。汪關(guān)在印壇獨樹一幟,主創(chuàng)了明代篆刻主要流派之一婁東派(即揚州派)。一時名公巨卿、山人墨客如董其昌、王時敏、文震孟、惲本初、毛晉、錢謙益等之印,咸出其手。明末清初的歸昌世、甘旸、沈世和、林皋、巴慰祖等篆刻名家都深受其藝風(fēng)影響。清陳浩曾經(jīng)把他所刻印摹集為《寶印齋印式》4卷。來源:市文化廣電新聞出...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方恬
方恬,字元養(yǎng),一字仲退。禮部試第一,累官太平州教官、太學(xué)博士,學(xué)貫經(jīng)史,著有《正論》10篇、《機策》3篇。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羅愿
羅愿(1136~1184)字端良,號存齋,徽州歙縣呈坎人。汝楫子。蔭補承務(wù)郎。宋乾道二年(1166)進士,歷任鄱陽知縣、贛州通判、鄂州知事,人稱羅鄂州。精博物之學(xué),長于考證。文章精煉醇雅,有秦漢古文之風(fēng)。所撰《新安志》10卷,體例完備,章法嚴密,舍取并合隨主旨而定,尤詳物產(chǎn)。提出編纂方志要注重民生,為后世學(xué)者重視。著有《爾雅翼》20卷、《鄂州小集》7卷。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唐皋
唐皋(1469—1524年),今安徽歙縣人。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狀元。授修撰,參與修撰《武宗實錄》,升侍講學(xué)士。曾出使朝鮮。有《勸世歌》傳世,褚人獲《堅瓠六集》卷四輯有《唐守之對》。著有《心庵文集》、《史鑒會編》、《韻府增定》等。正德十六年(1521)唐皋曾作為使節(jié)出使過朝鮮。朝鮮國王出一對子,準備為難一下大明狀元,為“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碧聘迣Φ溃骸镑西洒汪u,四小鬼各樣肚腸?!壁A得一片贊揚之聲。唐皋好言時事。嘉靖二年(1523),刑部尚書林俊請求辭官,唐皋上言:“君臣同心則治,今尚書林俊勉留未幾,繼以詰責(zé),復(fù)使求去,上下乖離,何以為治?!薄按蠖Y”之議起,很多朝臣都攻擊張璁、桂萼,唐皋對首輔楊廷和說:“張公不為無理,但當(dāng)擇其可從者以慰上,衷斯能執(zhí)其必不可從者,以安孝廟耳。”楊廷和說“卿言良是?!碧聘抻谑瞧鸩葑嗾逻f上“請于本生,備其尊稱,以伸追遠之道,系其始封,以遠正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