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奉南宋理學家張栻為毘陵張氏始祖。第七世炳,字虎文,號晴崖。求仕京師,值元兵起,遂由湘潭來居毘陵城南十余里之張家壩。書名據(jù)目錄題。三修本。
張家壩張氏宗譜八卷(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簡介資料
張家壩張氏宗譜八卷(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相關文獻
歷史兩年,終于修成張家塔《趙氏宗譜》
歷史兩年,終于修成張家塔《趙氏宗譜》,近日,由方山縣峪口鎮(zhèn)張家塔村趙衛(wèi)平編撰的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張家塔《趙氏宗譜》面世
張家寨鎮(zhèn)冉家壩村
張家寨鎮(zhèn)冉家壩村,冉家壩村距張家寨鎮(zhèn)政府所在地6公里,4個村民組175戶,740人,其中少數(shù)民族占
江蘇省-蘇州-張家港蔣檙
蔣檙(生卒年不詳),字作梅,江蘇常熟縣港口人。畫家。蔣氏常熟望族,出身官宦世家。祖父蔣廷錫、父蔣溥均官至大學士。乾隆十六年辛未科(1751)二甲第18名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升國子監(jiān)司業(yè)、翰林院侍講、左副都御史,晉兵部右侍郎,轉左侍郎。因病卒于任內。朝廷賜祭葬,葬于港口河陽山東南湖下。蔣檙工繪畫,善繪花卉。有《虞山畫志》。葬于港口河陽山下湖下祖塋。兄弟蔣賜棨安徽布政使;蔣尚桓貢生、無為知州;蔣元樞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蔣惟枚褚暨縣丞;蔣大椿后部府同知。
江蘇省-蘇州-張家港蔣伊
蔣伊(1631~1687),字渭公,號莘田,江南蘇州府常熟港口人。先祖蔣秀亢;父蔣棻崇禎十年進士、授廣東南海縣知縣;兄蔣佶、蔣倜。康熙十二年癸丑科(1673)二甲第4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進呈《萬世玉衡錄》、《臣鑒錄》;“玉衡”論君主之道,“臣鑒”論臣子之道。得到旨意留覽。十四年(1675年)七月,翰林院散館,授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以巡城御史巡視中城。十五年(1676年),病歸鄉(xiāng)。十八年(1679年)補任廣西道監(jiān)察御史。二十一年(1682年)遭到忌恨者,出授廣東糧儲道參議。二十四年(1685年)遷河南按察使司副使、提學道??滴醵?1687年)主試開封府時翻閱試卷通宵達旦,染病。二月以勞瘁卒于官,年五十七。清代書畫家、詩人,性孝友,負才略,工詩文,善繪事,有《莘田詩文集》傳世。墓在吳縣觀山南茆橋。子蔣陳錫康熙二十四年進士、官云貴總督、蔣廷錫官至文華殿大學士;之女畫家蔣季錫;孫蔣漣、蔣泂、...
江蘇省-蘇州-張家港蔣泂
蔣泂(生卒年不詳),字愷思,江蘇蘇州府常熟縣(今張家港市鳳凰鎮(zhèn)港口)人。畫家。出身官宦世家。曾祖崇禎十年進士蔣棻;祖父康熙十二年進士蔣伊??滴跷迨旯锼榷骺?1713年)第二甲十名進士。歷任工部員外郎,升工部郎中。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出任云南按察使司僉事,旋即督云南學政。雍正元年(1723年),西北用兵,改涼莊道,以戰(zhàn)功受年羹堯上奏表彰,于雍正三年(1725年),升山西按察使,雍正六年(1728年),遷廣東布政使,次年改山西布政使。雍正十年(1732年),加侍郎銜。墓在吳縣觀山南茆橋。兄蔣漣、弟蔣澍,兵部郎中、蔣浩,德安知府;從子蔣元樞,乾隆舉人,任福建知縣,歷升臺灣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