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古
生平王瑤三子。嘉靖二十年(1541年)進(jìn)士,為安慶(今安徽安慶市)、汝寧(今河南汝南縣)知府。喜論兵事,悉諸邊隘塞。歷任刑部主事、陜西按察使、河南布政使。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為常鎮(zhèn)(今江蘇常州市)兵備副使,擊倭寇于夏港,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升任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身歷行陣,修戰(zhàn)守,納降附,數(shù)出兵搗巢”。隆慶初年,受任總督陜西、延、寧、甘肅軍務(wù)。隆慶四年(1570年),改總督山西、宣、大軍務(wù),力主與俺答議和互市,自是邊境休寧,史稱“俺答封貢”,“邊境休息,東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鎮(zhèn),數(shù)千里軍民樂業(yè),不用兵革,歲省費(fèi)什七”?!睹魇贰分^“崇古身歷七鎮(zhèn),勛著邊陲”。萬歷元年(1573年)九月,入京,督理軍營,萬歷三年九月,任刑部尚書。五年任兵部尚書。是年十月,告老還鄉(xiāng)。萬歷十六年病故,贈(zèng)太保,謚襄毅。著作著有《王襄毅公奏議》十五卷、《公余漫稿》五卷、《王鑒川文集》四卷、《王督撫集》一卷...
王崇
生平蜀漢時(shí),王崇官至東觀郎,蜀漢亡后,被梁州征辟為別駕,舉薦為秀才,升遷尚書郎。曾評論劉禪為庸常之君,評論姜維能夠謀略鍾會(huì)造反,意圖復(fù)漢,姜維已在魏人稱為張良的鍾會(huì)之上,認(rèn)為當(dāng)時(shí)鄧艾以疲兵二萬,溢出江油。姜維若舉十萬之師,南歸,直接率軍痛擊孤軍鄧艾,再前去拒鍾會(huì),則蜀漢的存亡,還很難說。評論中充滿了對蜀漢滅亡的遺憾之情。劉禪太子劉璿在鍾會(huì)之亂中喪生,應(yīng)立次子劉瑤為繼承人,但劉禪偏愛六子劉恂,立劉恂為繼承人,文立勸諫,不聽,劉恂襲為安樂公。劉恂驕橫暴虐,梁州、益州的人士都想上表廢黜他,文立阻止他們說:“他只損害了自己的家族,不殃及百姓。”后來劉恂淫亂無道,上庸太守王崇、涪陵太守張寅與何攀作書進(jìn)諫指責(zé),要他思量文立所言。性格王崇與蜀漢名臣壽良、李密、陳壽、李驤、杜烈一同入京都洛陽,被稱為是梁、益二州有代表性的俊杰。壽良、李密、陳壽、李驤、杜烈五人雖然交情甚好但最終都疏遠(yuǎn)而變得陌生,只有王崇一人
王崇
參考資料班固著《漢書》卷18外戚恩澤侯表、卷19下百官公卿表第下、卷72王崇傳
王崇
生平王禁之四子,漢成帝生母皇太后王政君及成帝大將軍王鳳的同母弟。建始元年(前32年)封為安成侯。建始二年(前31年)王崇去世,謚號共侯。后代子王奉世,是王崇的遺腹子,前30年襲封安成侯,公元9年去世,謚號靖。孫王持弓,公元10年襲封安成侯,新朝王莽滅亡時(shí)斷絕。參考資料班固著《漢書》卷18外戚恩澤侯表、卷98元后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