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昌氏宗譜, 3, 卷2: 世傳 達(dá)士庵 寅祖 燭公 利奇 11世道洪公起, 1989
收藏者: 浙江省金華市金華成蹊信息發(fā)展有限公司
為能實(shí)時(shí)提供網(wǎng)絡(luò)用戶搜尋, 此書謹(jǐn)有簡略訊息, 譜書影像內(nèi)容未經(jīng)審閱. 如有錯(cuò)誤, 請透過「意見反饋」反應(yīng).
3.昌氏宗譜, 3, 卷2: 世傳 達(dá)士庵 寅祖 燭公 利奇 11世道洪公起, 1989
收藏者: 浙江省金華市金華成蹊信息發(fā)展有限公司
為能實(shí)時(shí)提供網(wǎng)絡(luò)用戶搜尋, 此書謹(jǐn)有簡略訊息, 譜書影像內(nèi)容未經(jīng)審閱. 如有錯(cuò)誤, 請透過「意見反饋」反應(yīng).
7.麻城李氏宗譜, 7, 卷6: 世傳 夏公 元一 守道 11世啟謨公起, 1930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青蓮堂, 民國19[1930]續(xù)修. 11冊 : 插圖.
修譜人員 : 李先進(jìn),字耀廷 ; 李先達(dá),字子尚 ; 李先舉,字雨村 ; 李訓(xùn)禮,字煥云.
麻城始祖(1世) : 李季八. 由江右遷麻城西陵李家壩. 生二子 : 李谷中(留居壩上) ; 李玄中(此譜之祖).
龍骨寺祖(3世) : 李興山. 玄中公之子. 遷居龍骨寺. 生二子 : 李義一 ; 李義二.
派祖(4世) : 李義一. 生六子. 此譜為次子本初公后裔譜系.
派祖(4世) : 李義二. 生四子. 此譜含長子景初公后裔譜系.
李家山支祖(6世) : 李和春(本初公之子,由龍骨寺遷義合區(qū)李家山) ; 李雍春(景初公之子,義合區(qū)三房基).
和春公下三支(8世) : 李渭 ; 李夏 ; 李泮. 皆文運(yùn)公之子.
雍春公下一支(9世) : 李元太,字明宇. 下一子 : 李守文,字美玉,行一(居李家畈).
渭公生二子(9世) : 李元龍 ; 李元肇.
夏公生一子(9世) : 李元一. 下一支: 李守道,字楚若,行二(居河奈邊).
泮公生一子(9世) : 李元二. 下三支: 李守忠(居鄧家山) ; 李守信(居大塆) ; 李守誠(居閶家河).
元龍公生三子(10世) : 李守春(居大河邊,熊家沖等地) ; 李守德(居紅桃垇) ; 李守法(居大灣).
元肇公下二支(10世) : 李守明(居大灣,鶯嘴巖等地) ; 李守選(居白果樹塆).
龍骨寺支16世祖 : (清) 李成斗,字文斗,行一(士美公之子) ; 李成鳳,字文鳳行一 ; 李成學(xué),字文學(xué),行一 (皆士賢公之子). 系留居龍骨寺原址之希春公之后.
新編字派 : 成學(xué)宗先訓(xùn) 光明裕世昌 貽謀恒遠(yuǎn)紹 瑞慶錫騰芳.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編目.
書名頁題及版心題 : 李氏宗譜
卷端題 : 李氏支譜
3.劉氏宗譜, 3, 卷2: 世傳 一世湝公 道隆 汾公 義黃 麻城一世受五 泓公大房 6世大經(jīng)公起, 1950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敦德堂藏板, 民國39[1950]年續(xù)修. 7冊 : 插圖.
遠(yuǎn)祖 : 劉湝.
鼻祖 : 劉隆道. 湝公37世孫. 下一支 : (唐) 劉汾,字伯臨,行十四.
麻城始祖(1世) : 劉受五,名彥五. 重八公(諱槐,字植齡)次子. 汾公五世孫. 原籍江西廣信府銘山縣瓦屑壩. 遷麻城城西梅林區(qū)大河岸劉家?.
派祖(5世) : 劉泓. 生五子 : 劉大經(jīng)(長房) ; 劉大綸(二房) ; 劉大誠(三房) ; 劉大春(四房) ; 劉大賢(五房).
大經(jīng)公生二子(7世) : 劉凰(二傳后止) ; 劉鳳(傳一支 : 劉之受).
大綸公生三子(7世) : 劉鵠 ; 劉鴻 ; 劉鶚.
大誠公生二子(7世) : 劉凰(傳一支 : 劉之選) ; 劉鶴(傳一支 : 劉之忠).
大春公下一支(7世) : 劉鴛. 生五子(8世) : 劉一夔 ; 劉一干 ; 劉一榜 ; 劉一政 ; 劉一清.
鵠公下支祖(8世) : 劉一林(下二房 : 劉之述 ; 劉之繼) ; 劉一科(下一支 : 劉之兆).
鴻公下支祖(8世) : 劉一誠 ; 劉一會.
一誠公傳二房(9世) : 劉之極 ; 劉之禮.
一會公生二子(9世) : 劉之學(xué)(下一子 : 劉友諒) ; 劉之機(jī)(下一子 : 劉友正).
輩份 : 受紹道金水 大鳥一之友 高宗正志起 明國士元文 學(xué)成功定立 品法則良生 長思時(shí)永太 土木火方行.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書名頁題, 及版心題編目.
目錄題 : 劉氏續(xù)修宗譜
24.七修戴氏宗譜, 24, 卷23, 世傳 道通 如初 11世日昌公起, 1945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注禮堂藏板, 民國34[1945]修. 55冊 : 插圖, 世系表.
注 : 此譜不全. 缺卷27.
收藏者 : 太原市尋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書名頁注有 “岡邑陶西泉氏承栞“ 字樣.
修譜人員 : 戴文安,字堯琴 ; 戴安炳,字烺仙 ; 戴安宏,字漢卿 ; 戴安民,字錫章 ; 戴泰寅,字星階.
遠(yuǎn)祖 : (宋) 戴伯四,字方炳. 由安徽休寧遷蘄水. 6傳后分三派 : 戴和恭(居巴河,另譜) ; 戴和卿(居麻城) ; 戴和樂(居團(tuán)坡,另譜).
麻城一世祖 : (元) 戴華,字和卿,號定邦. 元末居蘄水團(tuán)坡.
麻城橫河祖(2世) : 戴法顯,字脫. 華公之子. 由蘄水遷麻城橫河. 長子戴鍾遷項(xiàng)家畈,今戴家樓.
支祖(5世) : 戴經(jīng),字道經(jīng). 子孫居長家垅,雙樓下,岐亭,石泉縣等地.
支祖(5世) : 戴綱,字道綱. 子孫析置東邊沖,雙樓下,徐家溝,白杲樹河等地.
支祖(5世) : 戴紀(jì),字道紀(jì). 子孫析置月子河,牌樓沖,龔家垅等地.
支祖(5世) : 戴繕,字道繕. 子孫析置東界嶺等地.
支祖(5世) : 戴繹,字道通. 子孫析置西北門,楊家畈等地.
支祖(5世) : 戴級,字道正. 子孫析置彭家畈,王貴垅,青草河,官田畈,李家河,戴家老屋大灣等地.
支祖(5世) : 戴緋,字道緋. 子孫析置東北門,楓香坳,東岳廟等地.
支祖(5世) : 戴(纟堂),字道(纟堂). 子孫析置老屋河等地.
支祖(5世) : 戴紃,字道紃. 子孫析置老屋河,鳥鵲林,戴家嘴等地.
潘塘區(qū)始祖 : 戴親賢. 系出法顯公. 明季世遷邑南天星灣. 生四子. 本譜含長子戴公文一支譜系.
宗派(19世起) : 安定泰昌福 英才世澤新 崇賢洪盛治 家國慶長清.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編目.
卷端題及版心題 : 戴氏宗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