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江高平祖(11世) : (宋) 郭子高,諱啟高,號云山,又號梨園.
郭子高相關(guān)文獻(xiàn)
郭子儀
郭子儀,郭子儀(697年-781年),華州鄭縣(今陜西華縣)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
郭子儀身系天下功高蓋主
郭子儀身系天下功高蓋主,郭子儀是中唐名將,他在平定安史之亂等一系列大小戰(zhàn)役中,建立了蓋世奇功,因功而榮,
郭子興
子女郭子興夫人張氏,生三子,長子戰(zhàn)死沙場,次子郭天敘與舅張?zhí)斓v領(lǐng)軍攻打集慶府,兵敗被殺。第三子郭天爵陰謀對付朱元璋,被朱元璋所殺。次妻小張夫人生一女,嫁給朱元璋為郭惠妃,生蜀、谷、代三王。養(yǎng)女馬氏,是朱元璋的皇后。參考文獻(xiàn)^《明太祖實(shí)錄》(卷一):“壬辰,春二月乙亥,朔定遠(yuǎn)人郭子興、孫德崖及俞某、魯某、潘某等起兵,自稱元帥,攻拔濠州,據(jù)其城守之。辛丑,亂兵焚皇覺寺,寺僧皆逃散,上亦出避兵日暮。上歸念無所逃難,甚憂之,乃禱于神,曰:‘今兵難如此,吾欲出避兵,志無所定,愿于神卜之。出與處孰吉明,以告我?!R淹恫罚踩悴患?。上曰:‘出與處既不吉,無乃欲,吾從雄而后昌乎?’一投卜而吉,上自念曰:‘今豪杰紛紛,孰堪與御亂者?況從雄非易事。’乃復(fù)祝曰:‘兵兇事。從雄,吾甚恐,盍許以避兵?’復(fù)投卜,珓躍而立。上知神意必欲從雄也,固守以待。未旬日,有故人自亂雄中以書來招,曰:“今四方兵亂,人無寧居,非...
郭子章
生平郭子章出生于泰和縣三十一都(今屬冠朝鎮(zhèn)),隆慶五年(1571年)登辛未科第三甲第二十四名進(jìn)士,歷任福建建寧府推官、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萬歷十年(1852年)遷廣東潮州府知府,四年后遷四川提學(xué)僉事,再遷浙江參政、山西按察使、湖廣右布政使、福建左布政使。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郭子章受命為右副都御史、貴州巡撫,與湖廣川貴總督李化龍合力剿滅播州宣慰使楊應(yīng)龍叛亂,消滅了盤踞播州二十九世八百余年的楊氏土司。此后,郭子章又多次平定楊氏余黨叛亂。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告老還鄉(xiāng)。萬歷四十年,以前后敘功,加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右都御史,陰一子世襲錦衣衛(wèi)。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逝世,卒年七十六歲,葬故里井坑。贈太子少保,謚文定。平播戰(zhàn)役與治理貴州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歷代世襲播州(今貴州遵義)宣慰使的土司楊應(yīng)龍叛亂,戰(zhàn)火波及四川、貴州、湖廣三省,貴州巡撫江東之進(jìn)剿不敵,全軍覆沒。萬歷二...
郭子儀
簡介郭子儀(697—781年),字子儀,華州鄭縣人(今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qū)),祖籍山西太原,是西漢光祿大夫、執(zhí)金吾郭廣意之子郭孟儒的后裔。唐代中興名將,政治家、軍事家。一生平定安史之亂等諸多亂事,歷事玄、肅、代、德四帝,封汾陽郡王,世稱郭令公。生平郭子儀,公元697年陰歷十二月十二日(698年1月29日),一說是中秋節(jié)(697年陰歷八月十五日,陽歷697年9月5日)生于華州鄭縣(今陜西華縣)。出身官吏之家,父親是壽州刺史郭敬之。郭子儀早年正是盛唐時(shí)期,并未受重用。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時(shí),被封為朔方節(jié)度使(靈武,在今寧夏靈武西),奉詔討伐,聯(lián)合朔方軍李光弼分兵進(jìn)軍河北,會師常山(河北正定),擊敗史思明,收復(fù)河北。此時(shí)郭子儀建議皇帝,北取范陽,直搗叛軍虎穴,以減輕潼關(guān)之圍,但是玄宗不允。此后種下日后晚唐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日后亦成為唐朝滅亡之遠(yuǎn)因。天寶十五載(756年)與回紇聯(lián)軍平定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