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遷祖(25世) : (明清之際) 趙謙征,諱名效,號瑞云,行第五.由閩遷江右信之饒南六十都姚家坂.
趙謙征相關(guān)文獻
清趙之謙八言聯(lián)
清趙之謙八言聯(lián),
趙之謙
生平趙之謙生于道光九年(1829年)7月9日,初,家境尚好,少年時期家道中落。20歲考中秀才。咸豐九年(1859年)考中浙江鄉(xiāng)試舉人。次年,太平天國之亂爆發(fā),戰(zhàn)亂暫時擾斷了他的科舉夢。在此期間他家破人亡,多年的文物珍藏和大量作品也因戰(zhàn)火流失殆盡。此后他進京趕考屢試不第,遂絕功名之心,呈請?zhí)嫜a為江西候補知縣。46歲時再娶,復(fù)得子女。1884年(光緒十年)10月1日,積勞成疾而逝,享年56歲。毛筆簽名作品《六朝別字記》《補環(huán)字訪碑錄》《國朝漢學(xué)師承續(xù)記》《悲盦居士文存》《悲盦居士詩謄》《二金蝶堂印譜》
趙謙
參考文獻《后漢書》卷二十七·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第十七
趙謙
(1351—1395)明浙江余姚人,初名古則,字為謙,號瓊臺外史、南海夫子。幼孤貧,寄食山寺,長游四方,與諸名人游,博究六經(jīng)百氏之學(xué),尤精六書,時人稱為考古先生。洪武十二年(1379)聘至京師預(yù)修《正韻》,授中都國子監(jiān)典簿,后為瓊山教諭。為學(xué)之要在“寡欲以養(yǎng)其心,觀以止以明其理,調(diào)息以養(yǎng)其氣,讀書以驗其誠”。著有《聲音文字通》、《六書本義》及《考古文集》。
趙之謙
趙之謙,初字益甫,號冷君;后改字撝叔,號鐵三、憨寮,又號悲庵、無悶、梅庵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鄱陽、奉新知縣,工詩文,擅書法,初學(xué)顏真卿,篆隸法鄧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倔雄強,別出時俗。善繪畫,花卉學(xué)石濤而有所變化,為清末寫意花卉之開山。篆刻初學(xué)浙派,繼法秦漢璽印,復(fù)參宋、元及皖派,博取秦詔、漢鏡、泉幣、漢銘文和碑版文字等入印,一掃舊習(xí),所作蒼秀雄渾。青年時代即以才華橫溢而名滿海內(nèi)。他在書法方面的造詣是多方面的,可使真、草、隸、篆的筆法融為一體,相互補充,相映成趣。趙之謙曾說過:“獨立者貴,天地極大,多人說總盡,獨立難索難求”。他一生在詩、書、畫、印上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終于成為一代大師。自幼讀書習(xí)字,博聞強識,曾以書畫為生。參加過三次會試,皆未中。四十四歲時任《江西通志》總編,任鄱陽、奉新、南城知縣,卒于任上。擅人物、山水,尤工花卉,初畫風工麗,后取法徐渭、朱耷、揚州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