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氏三修族譜, 12, 卷14, 七房_ 振廷 16世應(yīng)隆公起 ; 補編世次, 1849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汝南堂, 清道光29[1849]年. 合存17冊: 世系表.
遠祖: 昌奇.
金陵祖: (唐) 藍明德. 原仕揚州,后居江南省江寧府上元縣.
福建祖: (宋) 藍吉甫,字永嘉. 明德15世孫. 徙福建省福州府福清縣五福鄉(xiāng)開基立業(yè). 其長子藍常新, 移住建寧府崇善坊, 列為福建1世祖.
袁郡祠始祖(1世): (元) 藍大一,諱君厚,行永興. 吉甫公6世孫. 移居閩長汀. 后裔自清康熙以后陸續(xù)移往袁州萬載, 故奉大一公為始祖.
大一公下七大房祖(2世,元明之際):
一房祖: 藍念一,諱寅生. 居長汀祖屋.
二房祖: 藍念二,諱辰生,字位育. 移居武平大禾堡.
三房祖: 藍念三,諱庚生,一字憲卿. 遷居武平章豐里.
四房祖: 藍念四,諱壬生. 于明洪武遷居上杭縣平安里.
五房祖: 藍念五,諱甲生,字賓卿. 移居武平大禾堡.
六房祖: 藍念六,諱丙生,號官卿. 移居武平林坊.
七房祖: 藍念七,諱戊生. 移居上杭縣扶陽金竹陂.
注: 此譜無目錄, 缺卷7, 卷11.
散居地: 福建省長汀縣, 上杭縣, 武平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及版心題編目.
藍氏五修族譜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汝南堂藏, 清光緒26[1900]五修. 21冊 : 插圖,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尋源姓氏文化中心.
受姓始祖 : 昌奇. 神農(nóng)氏十一世,傳至帝榆罔公遷空桑,徙涿鹿,封子昌奇為藍姓. 再傳69世藍亹,為楚大夫,后代遷古蔡.后改為汝南.
金陵始祖 : (唐) 藍明德. 原仕揚州,后居江南省江寧府上元縣.
福建始祖 : (宋) 藍吉甫,字永嘉. 南宋寧宗間逃難與家人失散,至福建福州福清縣五福鄉(xiāng)開基.
始遷祖 : (元) 藍大一郎,字君厚. 居閩汀武平大禾鄉(xiāng). 生子七人. 自康熙以后陸續(xù)移往袁州萬載.
大房祖 : (元) 藍念一,諱寅生. 居長汀祖屋.
二房祖 : 藍念二,諱辰生,字位育. 居武平大禾堡,子孫居汀洲等地.
三房祖 : 藍念三,諱庚生,一字憲卿. 遭季元之亂,遷居武平章豐里. 子孫居上杭等地.
四房祖 : 藍念四,諱壬生. 于明洪武遷居上杭,復(fù)移水東覆船巖下立業(yè).
五房祖 : 藍念五,諱甲生,一字賓卿. 自長汀至大禾堡.
六房祖 : 藍念六,諱丙生,號官卿. 居武平,繼徙上及廣東平遠,又至張汾李華舖.
七房祖 : 藍念七,諱戊生. 移居上杭扶陽.
散居地 : 江西省萬載縣 ; 湖南省湘潭縣 ; 福建省上杭縣, 武平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名頁題編目.
書簽題及版心題 : 藍氏五修族譜.
藍氏五修族譜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汝南堂藏, 清光緒26[1900]五修. 21冊 : 插圖,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尋源姓氏文化中心.
受姓始祖 : 昌奇. 神農(nóng)氏十一世,傳至帝榆罔公遷空桑,徙涿鹿,封子昌奇為藍姓. 再傳69世藍亹,為楚大夫,后代遷古蔡.后改為汝南.
金陵始祖 : (唐) 藍明德. 原仕揚州,后居江南省江寧府上元縣.
福建始祖 : (宋) 藍吉甫,字永嘉. 南宋寧宗間逃難與家人失散,至福建福州福清縣五福鄉(xiāng)開基.
始遷祖 : (元) 藍大一郎,字君厚. 居閩汀武平大禾鄉(xiāng). 生子七人. 自康熙以后陸續(xù)移往袁州萬載.
大房祖 : (元) 藍念一,諱寅生. 居長汀祖屋.
二房祖 : 藍念二,諱辰生,字位育. 居武平大禾堡,子孫居汀洲等地.
三房祖 : 藍念三,諱庚生,一字憲卿. 遭季元之亂,遷居武平章豐里. 子孫居上杭等地.
四房祖 : 藍念四,諱壬生. 于明洪武遷居上杭,復(fù)移水東覆船巖下立業(yè).
五房祖 : 藍念五,諱甲生,一字賓卿. 自長汀至大禾堡.
六房祖 : 藍念六,諱丙生,號官卿. 居武平,繼徙上及廣東平遠,又至張汾李華舖.
七房祖 : 藍念七,諱戊生. 移居上杭扶陽.
散居地 : 江西省萬載縣 ; 湖南省湘潭縣 ; 福建省上杭縣, 武平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名頁題編目.
書簽題及版心題 : 藍氏五修族譜.
藍氏族譜 [世系4卷,世次14卷,首末各1卷]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汝南堂藏, 清光緒26[1900]五修. 21冊 : 插圖,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尋源姓氏文化中心.
受姓始祖 : 昌奇. 神農(nóng)氏十一世,傳至帝榆罔公遷空桑,徙涿鹿,封子昌奇為藍姓. 再傳69世藍亹,為楚大夫,后代遷古蔡.后改為汝南.
金陵始祖 : (唐) 藍明德. 原仕揚州,后居江南省江寧府上元縣.
福建始祖 : (宋) 藍吉甫,字永嘉. 南宋寧宗間逃難與家人失散,至福建福州福清縣五福鄉(xiāng)開基.
始遷祖 : (元) 藍大一郎,字君厚. 居閩汀武平大禾鄉(xiāng). 生子七人. 自康熙以后陸續(xù)移往袁州萬載.
大房祖 : (元) 藍念一,諱寅生. 居長汀祖屋.
二房祖 : 藍念二,諱辰生,字位育. 居武平大禾堡,子孫居汀洲等地.
三房祖 : 藍念三,諱庚生,一字憲卿. 遭季元之亂,遷居武平章豐里. 子孫居上杭等地.
四房祖 : 藍念四,諱壬生. 于明洪武遷居上杭,復(fù)移水東覆船巖下立業(yè).
五房祖 : 藍念五,諱甲生,一字賓卿. 自長汀至大禾堡.
六房祖 : 藍念六,諱丙生,號官卿. 居武平,繼徙上及廣東平遠,又至張汾李華舖.
七房祖 : 藍念七,諱戊生. 移居上杭扶陽.
散居地 : 江西省萬載縣 ; 湖南省湘潭縣 ; 福建省上杭縣, 武平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名頁題編目.
書簽題及版心題 : 藍氏五修族譜.
合修藍氏族譜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汝南堂, 民國33[1944](梓林堂刊). 10冊 : 插圖, 世系表.
編纂者 : 藍必三,字達尊 ; 藍浚,字秋潭 ; 藍賢勇,字健德.
注 : 此譜至少缺失卷3之74至177頁.
受姓祖 : 藍昌奇. 封為汝南郡守. 榆罔帝因悅有熊國君貢藍昌盛,以藍賜子為姓.
宗祖 : (元) 藍光,名和二郎,號長樂. 子安公次子. 由遂寧徙長汀.
光公下二子(一世) : (元明之際) 藍君厚,名大一郎 ; 藍君仁,名大二郎(出仕江西,居瑞安府高安縣).
君厚公下派祖(4世) : (元明之際) 藍高祥(下一子 : 藍秉) ; 藍漢清(下一子 : 藍保玉) ; 藍聲遠(下一子 : 藍昌建).
秉公下支祖(8世) : (明) 藍文思(就君公之子.自豫章入楚,居靖州綏寧縣青坡里,落籍長才村) ; 藍文忠(就相公長子,落籍抱龍).
綏寧藍家坪祖 : 藍均平. 君仁公次子. 由高安徙綏.
君仁公下派祖(4世) : 藍玉亭(下一子 : 藍啟祥) ; 藍顯達(下傳一支 : 藍子文,遷會同縣小市村).
子文公下三子 : 藍汝高 ; 藍汝志 ; 藍汝華.
注 : 各派系1至20世舊字派繁雜. 請參閱卷首影像第22頁.
新派(21世起) : 世序源淵遠 慶余享泰康 合修成美舉 紹述丕書香 福作培高壽 官亷達憲章 國恩宣惠澤 鐘毓錫禎祥 孝友隆先志 忠良裕后芳 英義聲揚博 雍和積善長.
散居地 : 湖南省綏寧縣, 會同縣等地.
書名據(jù)版心題編目.
書簽題 : 藍氏族譜.
目錄題 : 綏會藍氏合修族譜.
藍氏五屆聯(lián)修族譜 [不分卷]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汝南堂, 民國37[1948]. 62冊 : 插圖, 世系表.
注 : 此譜不標(biāo)卷數(shù), 不確定是否齊全. 不含念二郎房資料, 且部分拍攝次序顛倒.
受姓祖 : 昌奇公. 賜姓藍,封汝南郡.
江南開基祖(一世) : (唐) 藍明德. 瑞郁公長子. 由北豫遷建康,居上元縣.
句容祖(14世) : (宋) 藍萬福. 章公長子.
入閩祖(17世) : (宋) 藍萬一,諱巨夫. 常新公長子. 遷汀之寧化,居石壁鄉(xiāng).
派祖(20世) : (元明之際) 藍君厚,大一郎. 和二郎之子. 下有七子,分七房.
七大房祖 : 藍寅生,又名慶奎,號臨宗,字念一郎 ; 藍辰生,字念二郎 ; 藍庚生,字憲卿,念三郎 ; 藍壬生,字念四郎 ; 藍甲生,名克昌,諱賓賢,字燕天,念五郎 ; 藍丙生,字念六郎 ; 藍戊生,字念七郎.
字派 : 祥云生瑞兆 才德月華明 繼世能傳學(xué) 安邦慶顯榮 盛朝多錫爵 鳳起煥文成 大振家聲遠 觀光永著名.
散居地 : 江西省興國縣, 雩都縣, 永豐縣, 及贛縣等地.
書名據(jù)版心題編目.
書簽題 : 藍氏五屆聯(lián)修通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