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陽長陵始遷祖(1世): (宋) 祝興,字伯榮,號陵陽,行武五一. 為侯光公84世孫. 自歙遷居處之括蒼, 宋隆興間遷浦之通化鄉(xiāng)長陵居焉.
祝興相關文獻
千里祝福借網(wǎng)傳旺族興家你我愿
千里祝福借網(wǎng)傳旺族興家你我愿,千里祝福借網(wǎng)傳旺族興家你我愿??????????????恭祝宗親家門:??新年快
祝融峰祝融殿
祝融峰祝融殿,祝融殿祝融峰頂有祝融殿,原名老圣帝殿,明萬歷年間(1573-1620)始建為祠。
浙江省-嘉興-海寧祝以豳
祝以豳(1551—1632),字耳劉,號惺存,又號靈苑山人,海寧袁花人。明萬歷十四年(1586)進士,知隨州,內調為兵部郎中。日本入侵朝鮮,大司馬石星主張招撫,他堅決反對,認為:如不出兵援助,坐視朝鮮被日本侵吞,最后勢必危及我國。朝廷贊同他的主張,迅速出兵渡過鴨綠江,制止了日本侵略。后出任廣東僉事,境內瑤、僮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不寧,他深入民間,切實解決問題,促進了民族團結。又視察粵東沿海邊防,以海門為重點,籌措糧餉,增加兵力,擊退荷蘭侵略者的騷擾,并繳獲其大炮,使中國得傳其法。天啟七年(1627),升應天府尹加南京工部右侍郎。著有《貽美堂集》等。
浙江省-嘉興-海寧祝萃
祝萃(1452—1518),字維貞,號虛齋,海寧袁花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進士,授刑部主事,改工部。弘治年間(1488—1505),三吳水災嚴重,協(xié)助侍郎徐貫治水,實地考察,制訂疏浚方案,組織20萬民工大規(guī)模施工,將積水導人江、湖、河、海,終于治理成功。蘇松一帶免除水患,上百萬人民生活得以安定。以功進員外郎。正德七年(1512)任陜西提學副使,轉任廣東左參政。后解官歸。博學多聞,善于著述,天文、地理、數(shù)學、醫(yī)學無不精通。對于后學能因材施教,循循善誘。著有《虛齋先生集》等。
祝姓起源,祝氏郡望堂號和祝姓名人
祝姓發(fā)源于山東,歷史悠久,西周初年以地名為氏,并有多源起源,包括黃帝后裔、祝融之后、官職為姓及他族改姓等。祝姓在歷代遷徙中遍布全國,形成了河南、太原等主要郡望。歷史上,祝姓涌現(xiàn)出眾多杰出人物,如明朝學者祝世祿和文學家、書畫家祝允明等,他們在學術、藝術等領域均有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