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七修族譜16-23冊 (卷14-20; 續(xù)編1卷)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平陽堂, 1997年. 23冊 : 插圖,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國湖南圖書館.
注 : 此譜目錄中列有22卷, 實際僅含20卷, 及續(xù)編1卷.
遠祖 : 汪侯. 以名賜姓,食采穎川,居魯之平陽.
始祖 : (北宋) 汪元鳳,字伯翔.
始遷祖 : (南宋) 汪伯彥. 由吳遷楚,居長沙.
伯彥公下三子 : 汪崇齋,字亦純,行祖一(本宗祖) ; 汪崇高 ; 汪崇亮.
崇齋公下三子 : (宋) 汪宛妙(居安化) ; 汪宛如,行十四(寓益陽) ; 汪宛姚(遷新化).
益陽祖 : (元明之際) 汪如祖,行伏九. 宛如公之子. 由江西吉安府泰和縣遷長沙府益陽縣.
如祖公六世孫 : (明) 汪琦,字榮茂,號天河.
琦公下七子 : 汪國良,字清泉 ; 汪國棟,號龍溪 ; 汪國材,號柏亭 ; 汪國風(fēng),字朝豳,號少河 ; 汪國治,號新塘 ; 汪國柱,號一江 ; 汪國相,號九峰.
國良公派下十世祖 : (明清之際) 汪起虬,字鱗長,號麓莽.
虬公下支祖 : (明清之際) 汪大觀,字南紀,號左蠡 ; 汪大會,字稽天 ; 汪大宗,字遠湄,號澹庵 ; 汪大受,字谷淵,號超軒.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陽縣等地.
書名據(jù)版心題編目.
書衣題 : 汪氏七修族譜.
資陽汪氏七修族譜 [20卷,首2卷,續(xù)編1卷]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平陽堂, 1997年. 23冊 : 插圖,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國湖南圖書館.
注 : 此譜目錄中列有22卷, 實際僅含20卷, 及續(xù)編1卷.
遠祖 : 汪侯. 以名賜姓,食采穎川,居魯之平陽.
始祖 : (北宋) 汪元鳳,字伯翔.
始遷祖 : (南宋) 汪伯彥. 由吳遷楚,居長沙.
伯彥公下三子 : 汪崇齋,字亦純,行祖一(本宗祖) ; 汪崇高 ; 汪崇亮.
崇齋公下三子 : (宋) 汪宛妙(居安化) ; 汪宛如,行十四(寓益陽) ; 汪宛姚(遷新化).
益陽祖 : (元明之際) 汪如祖,行伏九. 宛如公之子. 由江西吉安府泰和縣遷長沙府益陽縣.
如祖公六世孫 : (明) 汪琦,字榮茂,號天河.
琦公下七子 : 汪國良,字清泉 ; 汪國棟,號龍溪 ; 汪國材,號柏亭 ; 汪國風(fēng),字朝豳,號少河 ; 汪國治,號新塘 ; 汪國柱,號一江 ; 汪國相,號九峰.
國良公派下十世祖 : (明清之際) 汪起虬,字鱗長,號麓莽.
虬公下支祖 : (明清之際) 汪大觀,字南紀,號左蠡 ; 汪大會,字稽天 ; 汪大宗,字遠湄,號澹庵 ; 汪大受,字谷淵,號超軒.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陽縣等地.
書名據(jù)版心題編目.
書衣題 : 汪氏七修族譜.
汪氏七修族譜16-23冊 (卷14-20; 續(xù)編1卷)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平陽堂, 1997年. 23冊 : 插圖,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國湖南圖書館.
注 : 此譜目錄中列有22卷, 實際僅含20卷, 及續(xù)編1卷.
遠祖 : 汪侯. 以名賜姓,食采穎川,居魯之平陽.
始祖 : (北宋) 汪元鳳,字伯翔.
始遷祖 : (南宋) 汪伯彥. 由吳遷楚,居長沙.
伯彥公下三子 : 汪崇齋,字亦純,行祖一(本宗祖) ; 汪崇高 ; 汪崇亮.
崇齋公下三子 : (宋) 汪宛妙(居安化) ; 汪宛如,行十四(寓益陽) ; 汪宛姚(遷新化).
益陽祖 : (元明之際) 汪如祖,行伏九. 宛如公之子. 由江西吉安府泰和縣遷長沙府益陽縣.
如祖公六世孫 : (明) 汪琦,字榮茂,號天河.
琦公下七子 : 汪國良,字清泉 ; 汪國棟,號龍溪 ; 汪國材,號柏亭 ; 汪國風(fēng),字朝豳,號少河 ; 汪國治,號新塘 ; 汪國柱,號一江 ; 汪國相,號九峰.
國良公派下十世祖 : (明清之際) 汪起虬,字鱗長,號麓莽.
虬公下支祖 : (明清之際) 汪大觀,字南紀,號左蠡 ; 汪大會,字稽天 ; 汪大宗,字遠湄,號澹庵 ; 汪大受,字谷淵,號超軒.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陽縣等地.
書名據(jù)版心題編目.
書衣題 : 汪氏七修族譜.
資陽汪氏七修族譜 [20卷,首2卷,續(xù)編1卷]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平陽堂, 1997年. 23冊 : 插圖,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國湖南圖書館.
注 : 此譜目錄中列有22卷, 實際僅含20卷, 及續(xù)編1卷.
遠祖 : 汪侯. 以名賜姓,食采穎川,居魯之平陽.
始祖 : (北宋) 汪元鳳,字伯翔.
始遷祖 : (南宋) 汪伯彥. 由吳遷楚,居長沙.
伯彥公下三子 : 汪崇齋,字亦純,行祖一(本宗祖) ; 汪崇高 ; 汪崇亮.
崇齋公下三子 : (宋) 汪宛妙(居安化) ; 汪宛如,行十四(寓益陽) ; 汪宛姚(遷新化).
益陽祖 : (元明之際) 汪如祖,行伏九. 宛如公之子. 由江西吉安府泰和縣遷長沙府益陽縣.
如祖公六世孫 : (明) 汪琦,字榮茂,號天河.
琦公下七子 : 汪國良,字清泉 ; 汪國棟,號龍溪 ; 汪國材,號柏亭 ; 汪國風(fēng),字朝豳,號少河 ; 汪國治,號新塘 ; 汪國柱,號一江 ; 汪國相,號九峰.
國良公派下十世祖 : (明清之際) 汪起虬,字鱗長,號麓莽.
虬公下支祖 : (明清之際) 汪大觀,字南紀,號左蠡 ; 汪大會,字稽天 ; 汪大宗,字遠湄,號澹庵 ; 汪大受,字谷淵,號超軒.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陽縣等地.
書名據(jù)版心題編目.
書衣題 : 汪氏七修族譜.
6.汪氏宗譜, 6, 卷6, 越國公七房世系傳 46世處禮公起, 1898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務(wù)本堂, 清光緒24[1898]重鐫(集文堂梓). 16冊 : 插圖, 世系表.
編纂者 : 汪榮烺,字小山 ; 汪道源,字燮亭 ; 汪國楨,字茂祥 ; 汪錫九,派名錫惠,字宣三 ; 汪錫恭,字思敬.
穎川始祖(1世) : 汪公. 生一子 : (周) 汪挺,字文質(zhì).
分支祖(44世) : 汪世華(越國公). 生七子 : 汪建 ; 汪璨 ; 汪達 ; 汪廣 ; 汪遜 ; 汪逵 ; 汪爽.
羅田始祖(69世) : 汪勝二. 爽公25世孫. 由徽州婺源徙羅田.
羅田三戶祖(75世) : 汪彥宗 ; 汪彥祖 ; 汪彥楫. 皆為勝二公6世孫.
宗公生三子(76世) : 汪朝海 ; 汪朝汶 ; 汪朝洧.
朝汶公下房祖(79世) : 汪之清 ; 汪之浙 ; 汪之泂 ; 汪之汝 ; 汪之齊.
之泂公生五子 : 汪佐龍 ; 汪佑龍 ; 汪侍龍 ; 汪逵龍 ; 汪倚龍.
祖公下房祖(79世) : 汪之臻 ; 汪之純.
楫公下房祖(79世) : 汪之用 ; 汪之潮 ; 汪之淇 ; 汪之濱.
排行 : 道德承宗緒 文光煥國華 枝榮從本立 萬世作名家.
散居地 : 湖北省羅田縣等地.
書名據(jù)版心題編目.
書簽題及書名頁題 : 汪氏族譜
譜序題 : 汪氏續(xù)修宗譜.
鄒氏四修族譜, 31, 卷33_ 上栗 念七 21世本盛公起, 1941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親睦堂梓, 民國30[1941]年醴陵西城分重修. 38冊 : 插圖, 世系表, 人像.
修譜人員 : 鄒紹先,字曙初 ; 鄒崧云,字勛榜 ; 鄒丕荄,字培偕 ; 鄒植民,字南山 ; 鄒廷藻,字湘濟.
開基鼻祖 : 微仲. 入黃鄉(xiāng)遷于宋. 周武王時賜姓為鄒.
合族始祖(1世) : (唐) 鄒舜臣,號七郎. 微仲81世孫. 元和戊戌年為御史大司馬. 遷居江西省南昌府錫土豫章. 后徙居西山奉新駕幸山.
西城分祖(3世) : (唐) 鄒松垣,字可宗,號清隱,職名桂里. 生三子 : 鄒玨 ; 鄒珊(另派) ; 鄒珂(另派).
耿灣花三分始祖(3世) : 鄒松伯. 二傳后分二派 : (宋) 鄒四七郎 ; 鄒思盛(遷居江西臨江府峽江縣東門沖).
派祖(5世) : (唐) 鄒令富,字肖侯. 玨公長子.
龍川始祖(11世) : (元末) 鄒孟敬,字義. 元遜公次子. 希堯公8代孫. 因商游廣東. 見龍川山水秀麗, 后率子文興, 文富自江西吉水遷徙廣東惠州龍川縣(今屬河源市).
孟敬公下支祖(12世) : (元) 鄒文興,行九十一郎(住石圳,遷廣東惠州龍川) ; 鄒文富(住松林背紅庵里) ; 鄒文貴 ; 鄒文華,行念三郎 ; 鄒文質(zhì),字賓興 ; 鄒文顯(另派) ; 鄒文彩,字禮松(始居大廟) ; (明) 鄒文榮(另派) ; 鄒文彬(遷蘇州吳江縣24都) ; 鄒文達(另派) ; 鄒文所,字大賓(徙長汀雙井,后徙程鄉(xiāng)縣白沙村).
耿境一代祖(14世) : 鄒本二. 原籍江西瑞州上高縣義城下團均下枧江保. 明初遷居湖南醴陵縣北鄉(xiāng)耿境.
灣塘一代祖(14世) : 鄒升二,字元德,號屏山. 原籍江西瑞州上高縣義城. 明初與兄弟三人遷居湖南醴陵縣北鄉(xiāng)灣塘. 子孫分徙龍山港,龍山橋,豆田等地.
花橋一代祖(14世) : 鄒誠二. 原籍江西瑞州上高縣義城. 明初與兄本二, 升二遷居湖南醴陵縣北鄉(xiāng)花橋. 子孫析置漁梁橋,松羊渡,荷葉塘,長沖等地.
萍鄉(xiāng)支祖(24世) : (明) 鄒榮福,字子志. 思盛公之后. 由湖南臨江縣東門沖遷江西萍鄉(xiāng),居上栗市姚家江.
西城派語 : 生才蔚越 樹業(yè)南湘 克敦仁讓 德立名芳.
耿灣花三分派語 : 勛名宜早 建培植萃 賢良余慶 承先緒嘉 謀載大常.
派語 : 余慶承先緒 嘉謀載大常 西城綿祖澤 東魯永書香.
散居地 : 湖南省醴陵縣 ; 江西省萍鄉(xiāng)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編目.
書名頁題及目錄題 : 醴陵鄒氏四修族譜
版心題 : 鄒氏族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