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祖 : 樊伯常 ; 樊伯良 ; 樊伯恭 ; 樊伯謙.
樊伯謙相關文獻
方伯謙的故居
方伯謙的故居,方伯謙的故居方伯謙祖上是河南人,先輩隨王審知入閩,先居于今天的閩侯上街莊前村,后
安徽省-六安裴伯謙
裴伯謙(1853—1930),名景福,字伯謙。1879年舉人,1886年科考為光緒年進士,后成為我國著名的文物鑒賞家和收藏家,著有《睫暗詩抄》十六卷、《河海昆倉錄》四卷,記錄與考訂《壯陶閣書畫錄》二十卷。同為清光緒年進士的李肖峰,成為翰林院大學士,著有《移孝軒疏稿》四卷、《林泉雋語》二卷。還有清光緒追封的三品中議大夫劉竹溪,著有《枚里寓草》和《劉氏集鈔》三種共十二卷。
樊氏先祖——樊子遲
樊氏先祖樊子遲,孔子七十二賢之一。蘇州文廟現(xiàn)有其碑像。樊子遲(前505年-前454年),名須,字子遲。春秋末年魯國人。擊齊有功,是孔子晚年的得意門生、七十二賢弟子中較有影響的一位。樊子遲勤學好問,勇武有力,憫農重農。后同閔子騫和宓子賤一起來棠邑設壇辦學。魯?shù)抗哪?前454年)卒,葬于故居西南一里許的濟水北岸,即今魚臺縣武臺村。其五世孫樊於期,七世孫樊噲均為古代名將。驅車保國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齊攻魯,魯國當權者季康子不主張抵抗。經(jīng)冉求再三勸說,才勉強抵御。冉求率左師御敵,樊子遲為副將。面對強大的齊軍,樊子遲毫不畏懼,奮勇殺敵,大破齊軍。這年秋天,孔子周游列國回到魯國,聽到樊子遲的作戰(zhàn)事跡,表示贊賞。樊子遲對孔子也仰慕已久,就帶著禮物拜訪孔子,孔子欣然收樊子遲為弟子。從此,樊子遲跟隨孔子,并經(jīng)常為他駕車,成為孔子晚年得意弟子之一。樊遲問孝有一天,孟懿子與孔子交談,問他什么是“孝”...
鄭伯謙
(?—?)南宋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字節(jié)卿。曾為衢州府學教授。著有《太平經(jīng)國之書》,以發(fā)揮周禮的形式,闡述其*、經(jīng)濟思想。
樊嶺腳樊姓宗祠
樊嶺腳祝氏宗祠位于武義縣俞源鄉(xiāng)凡嶺腳村村口,廊橋之南峽溪之伴,是樊嶺腳村最大型的古建筑。宗祠占地約700平米,兩進一天井,四合院結構,硬山兩坡頂,面闊五開間,分前廳和后堂,兩邊廂房。整座建筑裝飾簡約,但精致,用料考究,為清代早期建筑,是典型的浙南山地風格。宗祠目前保存基本完整,享堂供有祖宗像和牌位。除宗祠外,樊川祝氏分三房,每房各建有一座香火堂,分布在峽溪兩岸,類似于小宗祠或大廳。是本房系族人婚嫁、喪殯等大事舉行禮儀的公共場所。均為一進三開間硬山頂磚木結構。其中“懷德堂”的前面建有“樹義門”坊門,據(jù)說這一房曾經(jīng)出過太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