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派祖 : 張思義,字萬崇(均德次子) ; 張思信(均德五子).
張思信相關(guān)文獻(xiàn)
張信
生平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崩逝,繼位的皇太孫朱允炆因畏懼藩王擁兵自重威脅皇權(quán),遂與黃子澄、齊泰商議削藩。建文元年(1399年)開始實施削藩,又因畏懼燕王朱棣勢力,故先削藩自燕王同母弟周王,接著,代、岷、湘、齊諸王先后被削,湘王自焚,其余皆被廢為庶人。朱允炆令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加強防燕措施。六月,齊泰將燕使鄧庸下獄審訊,得到燕王將舉兵造反的證據(jù),于是發(fā)兵逮捕燕王府的官員,并密敕張信逮捕燕王。張信為燕王舊部,思慮之后投靠了燕王,朱棣隨即為備。七月,朱棣依計擒殺張昺、謝貴,并命燕王府護(hù)衛(wèi)指揮張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奪北平九門,遂據(jù)北平。后以尊祖訓(xùn),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國“靖難”為名,誓師出征,于是歷時三年的“靖難之役”爆發(fā)了。成祖即位后,欲納張信之女為妃,張信固辭謝絕,后卻持寵而驕。永樂八年(1410年)因強占官田被陳瑛彈劾。二十年(1422年)從北
張信
生平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中甲戌科進(jìn)士第一(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侍讀學(xué)士?!俺V敝G朝政得失,上下交贊。”洪武三十年(1397年)會試,劉三吾任主考,所取進(jìn)士均來自南方各省,引起北方士子不滿,太祖命侍讀張信、侍講戴彝、春坊右贊善王俊華、司憲、右司直郎張謙、司經(jīng)局校書嚴(yán)叔載、正字董貫、韓、安二王府長史黃章、韓府紀(jì)善周衡、靖江府紀(jì)善蕭楫及陳叔恭首甲三人,每人審閱十卷,復(fù)審試卷。張信閱卷后,認(rèn)為三吾所取無私,太祖震怒,以張信等人所撰漢武帝盡殺長安獄囚,暗諷太祖大起胡惟庸案為由,將張信等下刑部大獄拷訊,諸閱卷者并祭酒楊淞皆被判為胡惟庸一黨,劉三吾、白信蹈及司憲為藍(lán)玉一黨,只戴彝被無罪釋放,其余眾人皆被處死,劉三吾戍邊。四月初二日,前次科舉進(jìn)士被取消,陳?及探花劉仕諤被御史彈劾,連坐處死,榜眼尹昌隆幸免。六月初一,太祖以山東韓克忠為狀元,另取六十一人為新科進(jìn)士。參見明朝狀元列表
履信思順
【成語】履信思順
【成語】履信思順 【拼音】lǚxìnsīshùn 【解釋】篤守信用,思念和順。 【出處】《周易·系辭》:“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