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文化―看吳鞠通如何“佩姜”、用姜
中醫(yī)文化―看吳鞠通如何“佩姜”、用姜,???清代名醫(yī)吳鞠通常將一塊老干姜用小絹袋盛裝佩帶身上,稱佩姜,以避瘟疫邪氣。?
東吳建國路:魯肅通敵與吳國的彎路
東吳建國路:魯肅通敵與吳國的彎路,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東吳自孫堅、孫策父子立國之日起,總給人一種銳意進取、積極
江蘇省-淮安-淮安區(qū)吳鞠通
吳鞠通(1758--1836),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人,享年79歲。(見《吳鞠通年歲考》載《江蘇中醫(yī)1964年4期)他是一位杰出的中醫(yī)溫病學家。對中醫(yī)學的貢獻,在于對中醫(yī)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論上的完善,尤其對于溫熱性疾病的治療,他對于理論的發(fā)揮和留下的諸多方劑,使得中醫(yī)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熱性病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生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卒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享年79歲。他是一位杰出的中醫(yī)溫病學家。對中醫(yī)學的貢獻,在于對中醫(yī)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論上的完善,尤其對于溫熱性疾病的治療,他對于理論的發(fā)揮和留下的諸多方劑,使得中醫(yī)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熱性病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吳鞠通出生于淮安市一個窮書生家庭。父吳守讓,字遜夫,乾隆辛巳(1761年)秀才(《淮山肄雅錄》)。吳鞠通一生懸壺,自26歲離淮后,主要在京城行醫(yī),晚年又云游大江南北,雖曾幾度回淮,與淮陰名士丁晏、潘德輿、孔繼...
四川省-廣安市吳伯通
吳伯通[生卒1441-1502[籍貫廣安縣人[朝代明朝[主要著作,,,,[小傳少聰敏,過目成誦。天順八年(1464)進士。官大理右評事。授河南按察簽事。成化十一年(1475)任河南學政,創(chuàng)辦輝縣百泉書院、洛陽伊洛書院、汝寧汝南書院,并參酌白鹿書院規(guī)章,令各院遵行。十三年(1477)監(jiān)試浙闈,任浙江學政,主講杭州貢院,從學者數(shù)百人。十九年(1483)丁父憂,居家八年,其間亦起院講學,從學者眾,有司為建甘棠書院,以供學者住讀。后官云南按察使。弘治十一年(1498)上疏請歸。十五年(1502)卒于家。伯通為政三十八年,大興書院,從學者兩千人。后王守仁謂浙人曰:“理學作人如吳石谷者,不立廟祀何也?”浙人無以為答??梢娖渑d辦書院之影響。后浙人為之建坊,稱為“當代真儒”。著有《石谷韻語》十二卷、《聞見錄》二十卷、《策問答》七卷、《甘棠文稿》四卷、《十齋銘》十卷。《四川通志》有傳。
江蘇省-蘇州-吳江費孝通
費孝通(1910.11.2—2005.4.24)筆名費北。江蘇吳江人。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1933年畢業(yè)于燕京大學,獲社會學學士學位。1935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研究生院。1936年去英國倫敦經(jīng)濟學院留學,學習社會人類學,1938年獲倫敦大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任云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社會學研究所主任。1945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投身于民主-。1945年起歷任西南聯(lián)大教授,清華大學教授、副教務(wù)長。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中央民族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民族研究所副所長、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教授兼社會學研究所(今改為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學學會會長,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職。2005年4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費孝通教授長期從事社會學研究,為社會學學科建設(shè)做出了許多奠基性的工作,是中國社會學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為社會學、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