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獻天人三策(前140年)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十月,為更好的治理國家,求賢若喝的漢武帝詔令各地推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人.董仲舒便是其中之一.劉徹初次召見董仲舒時就對他說,自從受命登上帝位以來,自己日日夜夜睡不好覺?!敖耠瞢@承宗廟,夙興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淵水,未知所濟”?!叭未笫刂?,夙夜不寧。”劉徹向董仲舒提出的問題是:“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業(yè),上參堯舜,下配三王?”“欲聞大道之要,至論之極”?!白哟蠓蚱浔M心,莫有所隱,朕將親覽焉?!豹ビ纱丝梢?,武帝當時所欲求解的,不只是某些具體的政策措施,而是帶規(guī)律性普遍性的歷史哲學(xué)和指導(dǎo)戰(zhàn)略。也就是要尋找一個既能總結(jié)以往歷史教訓(xùn),又能解決現(xiàn)實問題,從而保證未來穩(wěn)定和繁榮的長治久安之道。劉徹對董仲舒的征問一共三次,董仲舒連上對策三篇作答。由于對策的首篇專談“天人關(guān)系”問題,因此這三問三答以“天人三策”為名而載入于史冊。總體而言,董仲舒在對策中提出了五項重大建議:(1...
中國首次使用年號(前140年)
漢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景帝劉啟去世,皇太子劉徹繼位,是為漢武帝.第二年(公元前140年)十月,漢武帝定年號為"建元元年",年號紀元開始出現(xiàn)在我國歷史上.在漢武帝前的中國帝王沒有年號,其紀元以一...二...三數(shù)計.漢武帝即位時有司上奏認為:元應(yīng)當為天瑞,不應(yīng)以一,二,三...數(shù).一元叫"建",二元以長星稱"光",現(xiàn)城外得一角獸叫"狩".于是漢武帝以"建元"為年號,并追改以前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號六年,自此中國歷史上開始使用年號,一直沿用至封建王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