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書院,又名龜山書院,創(chuàng)立于宋朝,復建于晚明,今位于江蘇省無錫市解放東路867號。明代東林書院師徒們喜愛議論時政,稱東林黨,對政治影響重大。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 東林書院 無錫官員李夔陪同著名學者楊時到無錫南門保安寺游覽。楊時見這里臨伯瀆港,前臨清流,周圍古木森天與郁郁蔥蔥的廬山東林寺頗為相似,是一個研究和傳授學問的理想場所,便有意長期在此講學。李夔知道楊時的意思后,全力贊同,于是定此學社為“東林”,前后長達18年之久(1111年-1129年)。楊時去世后,楊時的學生在無錫縣城的東林書院所在地為他建了一祠堂——道南祠,取楊時學成南歸時老師程頤對他說過一句贊美的話:“吾道南矣!”后來書院因年久失修而荒廢。
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有僧人秋潭在原址上建東林庵,學舍被辟為東林庵。百年后的明代,無錫人邵寶(1460—1527,號“二泉先生”)因幼年時曾在此讀書,出仕后曾力圖在原址修復東林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