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張氏宗譜, 7, 卷4, 啟賢世系 16世宏禮公起, 1944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孝友堂, 民國33[1944]年四修. 16冊: 插圖, 世系表.
受姓鼻祖: 張揮,字天祿,號玉爵. 黃帝第五子,源自姬姓,因造弓失,賜姓張氏.
麻城始遷祖: (宋元之際)張萬九. 揮公90世孫,由江西南昌府豐域縣拹子遷麻邑東鄉(xiāng)石陂. 輩份字中以萬九公為1世祖.
萬九公下三大派祖(1世): (宋元之際)張?jiān)僖?字義山(落梅河祖) ; 張?jiān)俣?即貴二(由麻城后遷東義洲區(qū)西月山,為東義洲,殷郊院,黃市各分始祖) ; 張?jiān)偃?石陂閻家河,南莊七步?jīng)_各分祖).
再二公派下房祖(5世): (元明之際)張效 ; 張敳.
效公下房祖(6世): (元明之際)張文勝 ; 張文斌.
敳公下房祖(6世): (元明之際)張文聰.
東義洲派行(1世起) : 萬九再二清甫世英仲良 效文伯瓊源 國德遠(yuǎn)承之 啟宏萬紹繼 榮先世緒長 延功名定選.
黃市派行(1世起) : 萬九再二清甫世英仲良 效文友道大 余鳳級學(xué)光 明自德輔振 邦家鑒汰業(yè) 緒錫澤貽全.
石陂派行(1世起) : 萬九再三問仁谷子 明道崇萬單 之端正世德 宜茂祀人可 淑培樹言昭.
落梅河派行(1世起) : 萬九再一淑 英達(dá)觀自勉 守子公從山 大文明學(xué)宗 會(huì)維宏永功 名許進(jìn)超忠 厚廷先澤倫.
殷郊院派行 : (1世起) 萬九再二 古先文貴 (11世起) 桂玉萬彥希 源世有其學(xué) 全忠厚傳家 遠(yuǎn)詩書立德.
新立輩份字(31世起) : 実演原優(yōu)勝 時(shí)逢景運(yùn)開 嘉猷介福祉 善述在英才 盛舉聯(lián)群志 馨香一本來.
注: 此譜主要記載再二公后義.
書名據(jù)書衣題, 及書名頁題編目.
版心題: 張氏四修宗譜.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縣等地.
16.張氏宗譜, 16, 卷13, 啟城 世系 16世宏銳公起, 1944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孝友堂, 民國33[1944]年四修. 16冊: 插圖, 世系表.
受姓鼻祖: 張揮,字天祿,號玉爵. 黃帝第五子,源自姬姓,因造弓失,賜姓張氏.
麻城始遷祖: (宋元之際)張萬九. 揮公90世孫,由江西南昌府豐域縣拹子遷麻邑東鄉(xiāng)石陂. 輩份字中以萬九公為1世祖.
萬九公下三大派祖(1世): (宋元之際)張?jiān)僖?字義山(落梅河祖) ; 張?jiān)俣?即貴二(由麻城后遷東義洲區(qū)西月山,為東義洲,殷郊院,黃市各分始祖) ; 張?jiān)偃?石陂閻家河,南莊七步?jīng)_各分祖).
再二公派下房祖(5世): (元明之際)張效 ; 張敳.
效公下房祖(6世): (元明之際)張文勝 ; 張文斌.
敳公下房祖(6世): (元明之際)張文聰.
東義洲派行(1世起) : 萬九再二清甫世英仲良 效文伯瓊源 國德遠(yuǎn)承之 啟宏萬紹繼 榮先世緒長 延功名定選.
黃市派行(1世起) : 萬九再二清甫世英仲良 效文友道大 余鳳級學(xué)光 明自德輔振 邦家鑒汰業(yè) 緒錫澤貽全.
石陂派行(1世起) : 萬九再三問仁谷子 明道崇萬單 之端正世德 宜茂祀人可 淑培樹言昭.
落梅河派行(1世起) : 萬九再一淑 英達(dá)觀自勉 守子公從山 大文明學(xué)宗 會(huì)維宏永功 名許進(jìn)超忠 厚廷先澤倫.
殷郊院派行 : (1世起) 萬九再二 古先文貴 (11世起) 桂玉萬彥希 源世有其學(xué) 全忠厚傳家 遠(yuǎn)詩書立德.
新立輩份字(31世起) : 実演原優(yōu)勝 時(shí)逢景運(yùn)開 嘉猷介福祉 善述在英才 盛舉聯(lián)群志 馨香一本來.
注: 此譜主要記載再二公后義.
書名據(jù)書衣題, 及書名頁題編目.
版心題: 張氏四修宗譜.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縣等地.
15.張氏宗譜, 15, 卷13, 訷公 梁公 甸公 盈公 宏詩 19世培祀公起, 1936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百忍堂, 民國25[1936]年八修. 存25冊:插圖, 世系表.
受姓祖: 張揮.
遷蘄始祖: (宋) 張寬. 攜子伯四公由長沙遷蘄, 世居永福鄉(xiāng). 揮公107世孫.
寬公下一子(1世): (宋) 張伯四.
伯四公派下支祖(5世): (明) 張德廣,諱文一 ; 張德達(dá)(生子三: 張漢鼎 ; 張漢英 ; 張漢祚(遷貴州)). 此譜為德廣公后裔世系.
德廣公下五子(6世): (明) 張漢臣 ; 張漢璉(傳數(shù)世后無記事) ; 張漢景,諱良五 ; 張漢冕 ; 張漢輔.
漢臣公下五子(7世): (明) 張諭 ; 張訊 ; 張贊 ; 張?jiān)L ; 張謐 ; 張?jiān)?
漢景公下支祖(7世): (明) 張? ; 張謨(傳數(shù)世后無記事) ; 張?jiān)Y.
漢冕公下四子(7世): (明) 張諄 ; 張訓(xùn) ; 張論 ; 張誼.
漢輔公下二子(7世): (明) 張談 ; 張志.
世派: 世澤輝宏培植深 仁天丕裕福恒興 時(shí)逢國泰經(jīng)猷遠(yuǎn) 碩彥蕃昌耀祖庭 謨烈顯承惟積善 忠厚傳基億萬春.
注: 此譜歷代源流世系, 纂修名目, 目錄等內(nèi)容在第1, 2冊重復(fù).
注: 此譜缺卷5.
散居地: 湖北省蘄春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及版心題編目.
5.張氏宗譜, 5, 卷2, 墳山考 祭田考 俒祖長房其伯公世系: 18世宏應(yīng)公起, 1936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百忍堂, 民國25[1936]年八修. 存25冊:插圖, 世系表.
受姓祖: 張揮.
遷蘄始祖: (宋) 張寬. 攜子伯四公由長沙遷蘄, 世居永福鄉(xiāng). 揮公107世孫.
寬公下一子(1世): (宋) 張伯四.
伯四公派下支祖(5世): (明) 張德廣,諱文一 ; 張德達(dá)(生子三: 張漢鼎 ; 張漢英 ; 張漢祚(遷貴州)). 此譜為德廣公后裔世系.
德廣公下五子(6世): (明) 張漢臣 ; 張漢璉(傳數(shù)世后無記事) ; 張漢景,諱良五 ; 張漢冕 ; 張漢輔.
漢臣公下五子(7世): (明) 張諭 ; 張訊 ; 張贊 ; 張?jiān)L ; 張謐 ; 張?jiān)?
漢景公下支祖(7世): (明) 張? ; 張謨(傳數(shù)世后無記事) ; 張?jiān)Y.
漢冕公下四子(7世): (明) 張諄 ; 張訓(xùn) ; 張論 ; 張誼.
漢輔公下二子(7世): (明) 張談 ; 張志.
世派: 世澤輝宏培植深 仁天丕裕福恒興 時(shí)逢國泰經(jīng)猷遠(yuǎn) 碩彥蕃昌耀祖庭 謨烈顯承惟積善 忠厚傳基億萬春.
注: 此譜歷代源流世系, 纂修名目, 目錄等內(nèi)容在第1, 2冊重復(fù).
注: 此譜缺卷5.
散居地: 湖北省蘄春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及版心題編目.
15.丁堰張氏宗譜, 15, 后編卷6上, 潞城分 宏勝 16世啟南公起, 2015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二銘堂, 公元2015年續(xù)修. 18冊:插圖, 人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尋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張揮.
姑蘇始祖: (宋) 張吉甫,諱迪. 生子二: 張載,字子厚,號橫渠先生 ; 張戩,字天祺,號臨渠.
初祖: (宋) 張日升,字初陽,號遯庵(戩公之后).
始遷祖(1世): (元明之際) 張逸槃(橫林梅巷祖) ; 張永槃,字朝榮.號公桓(本支祖) ; 張寅. 兄弟三人由姑蘇避亂至毘陵(常州), 本支始祖后卜居郡東丁偃下塘.
永槃公派下支祖(5世):
東大房分祖: 張希,字思南,號景軒.
西小房分祖: 張玘,字人瑞,號琢成.
潞城分祖: 張?jiān)?
水墩分祖: 張庭蕙 ; 張庭蘭.
注: 本書以簡化字體書寫.
散居地: 江蘇省武進(jìn)縣(2002年編為常州市武進(jìn)區(qū))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及版心題編目.
2.張氏世譜, 2, 卷2: 世系 東西孫家莊長支長分 16世維杰公起, 1998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張氏續(xù)譜組委會(huì), 公元1998年六修. 2冊 : 世系表.
內(nèi)容 : 卷1: 卷首, 1-15世世系 ; 卷2: 16-25世世系.
注 : 此譜內(nèi)世系部分亦分3卷 : 卷1: 1-5世 ; 卷2: 6-10世 ; 卷3: 11-25世.
始祖(1世) : 張獻(xiàn)猷,字敬庭. 原籍直隷深州. 明嘉靖34年任山東新城縣教諭. 與母弟微猷公(字慎五,未載)卜居城北蘇王莊.
獻(xiàn)猷公生二子(2世) : 張瑛 ; 張環(huán)(移居歷城縣大龍?zhí)?.
瑛公下派祖(5世) : 張亮. 生四子(6世): 張文明(長支) ; 張文崇(次支) ; 張文炳(三支) ; 張文?(四支,居高苑縣程爾頭).
環(huán)公下三支(6世) : 張福, 張祿(合為一支) ; 張?jiān)?二支) ; 張盛(三支).
長支文明公生三子(7世) : 張都(長分) ; 張玉(次分) ; 張禹(三分).
次支文崇公生三子(7世) : 張即(長分) ; 張楫(次分) ; 張榔(三分,移居高苑縣羅張莊,今謝鐵家).
次支三分榔公生三子(8世) : 張所聞(居高苑縣元合村娘娘廟) ; 張所閔 ; 張所簡.
長支次分玉公生六子(8世) : 張所知 ; 張所坤(遷徐家莊,未載) ; 張所增 ; 張所珩 ; 張所能 ; 張所運(yùn)(遷道口莊).
長支次分所運(yùn)公生三子(9世) : 張瑤 ; 張杭 ; 張瓊. 居高苑縣道口莊.
四支文公三傳分三房(9世) : 張錦 ; 張兗 ; 張繡. 居高苑縣程爾頭.
喬家莊東支祖(9世) : 張瑞禹. 自徐家莊遷居喬家莊. 祖輩失考.
瑞禹公生三子(10世) : 張?zhí)┖?原名志萬 ; 張海萬 ; 張?zhí)c,原名滋萬. 子孫析置長邑城北麻寨莊,竇家莊,歷城城里等地.
長支次分遷劉三里村祖(11世) : 張緒先. 子孫析置畢家墳等地.
長支次分遷王莊祖(11世) : 張若儉,字次勤. 居石橋東南王莊.
次支長分遷畢家莊祖(13世) : 張炳禮. 自小毛家莊遷畢家莊.
字輩(6世起) : 文存所(可良) 其(山瑞克)斗(汝起泰)本(若治秉世佩先廣彩明)核(永載聞功仁臣道)希(志克炳永化大學(xué))思(宗克士篤)悅(元成希敬思宏如冠長初孔)維(建鳳允錫振忠修連)景(守繼茂承全振孝進(jìn))桂(啟鳳可持仕)樹(家)盛興開聿昌懋德懷保延年慶祖正義效孔明典喜昭華堂敦厚傳遠(yuǎn).
散居地 : 山東省桓臺縣, 及高苑縣(即高青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書脊題, 書名頁題, 及卷端題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