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警悟》,南宋寧宗嘉泰元年(一二〇一年)俞鼎孫及俞經(jīng)編輯,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綜合性叢書。此書歷代罕見,直至近代繆荃孫、傅增湘校勘明代嘉靖年間王良楝舊鈔本,由武進陶湘于一九二二年刊印后,才為世人所知。
《儒學警悟》向無刻本。據(jù)繆荃孫說,光緒壬辰(即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有書賈自山西得《儒學警悟》全編六冊,明鈔明裝,為宗室伯產(chǎn)羲祭酒購去,秘不示人.壬子(一九一二)之春,伯羲去世后,遺書散出, 輾轉為繆荃孫購得.繆荃孫參校各書,互為考訂,費時六年,於戊午(一九一八)冬全部校勘完畢.次年中秋前三日,為本書撰寫了序言,新手交給陶湘付梓,這時繆荃孫已臥室在床,不久即去世,此書遂成了繆荃孫校訂的最后一剖書。本書於壬戌(一九二二)冬刊刻完畢,是《儒學警悟》一書唯一的刻本。
《儒學警悟》共收書六種,即《石林燕語辨》十卷、《演繁露》六卷、《懶真子錄》五卷、《考古編》十卷、《捫虱新話》八卷、《瑩雪叢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