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琮是由玉鐲演變而來的,早期的玉琮比較矮,四邊圓弧,整體圓潤,晚期出現(xiàn)整體方正,節(jié)數(shù)增加的玉琮,顯得瘦高,看不出實際用途。雖然這個變化不能作為一個絕對的年代順序,也不是說晚期的琮就全都是方正瘦高的,但琮的演化總體上呈現(xiàn)出這樣的趨勢。
此玉琮整器重約 6500 克,形體寬闊、碩大,構圖獨特,紋飾繁細,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稱“琮王”。器型外方內圓,上大下小,中間對鉆圓孔。琮體四面直槽內上下各琢刻一個具象的神人獸面圖像,神人頭戴羽冠,騎跨在一神獸上,圖案采用淺浮雕和線刻技法雕琢而成。在角尺形的長方形凸面上,每兩節(jié)琢刻一組抽象的神人獸面圖案,以轉角的棱線為中軸向兩側展開,這種角部的人獸組合結構,是良渚玉琮紋飾的基本特征。獸面的兩側各淺浮雕一變形夸張的鳥紋。琮的功用說法不一,有學者認為它是一種通天的法器,也有學者認為它是宗教權的象征。
良渚玉琮簡介資料
(約)公元前2600 年
良渚玉琮相關文獻
良渚古城爭議
良渚古城爭議,問:中國田野考古學界一位資深學者“斗膽”提出:“良渚古城是中華第一城”。他的這個
良渚原始文字
2013年,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從莊橋墳遺址中出土的器物上,發(fā)現(xiàn)有人為刻畫的符號和一些原始文字,這些原始文字被認為是與甲骨文一樣同屬于象形文字,且時間上比甲骨文早1000多年的“中國最早原始文字”。但也有專家認為,這些所謂的“文字”只不過是單純的刻畫,和漢字沒有任何關聯(lián),而且并不與甲骨文屬于同一個系列,因為這些刻畫符號無法構成一個文字系統(tǒng)。
阿琮阿良
家族父:牟保阿琮母:阿室秋妻:阿寶于先(干羅木土之女)子:參考資料《木氏宦譜》《中國西南古納西王國》,云南美術出版社,(美國)約瑟夫·洛克著,劉宗岳譯,1999年4月,ISBN978-780-586-514-0
良渚遺址
自然環(huán)境地形良渚遺址區(qū)位于丘陵與平原的過渡地帶,是浙江八大水系之一東苕溪的沖積平原。東天目山的余脈在余杭區(qū)彭公鄉(xiāng)附近分為南北兩支向東延伸,將良渚遺址懷抱其中。良渚-廟橋港和東苕溪流經(jīng)遺址區(qū),形成兩山夾兩河的地理環(huán)境。遺址區(qū)以東苕溪為界,東部為沖積平原區(qū),西部為丘陵山地區(qū),地勢西高東低。氣候良渚遺址所在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較多,年均氣溫16℃,年降水量1258.8毫米,霜凍期4個月。區(qū)內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等農(nóng)作物??脊虐l(fā)掘發(fā)現(xiàn)良渚遺址發(fā)現(xiàn)于1936年,當時西湖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施昕更在今老和山一帶的古蕩遺址發(fā)掘時,注意到此地的出土器物與其家鄉(xiāng)良渚一帶常見的出土器物極為相似,便經(jīng)西湖博物館同意支持,于1936年12月至1937年3月間,在良渚一帶進行了三次試掘,發(fā)現(xiàn)茅庵里、棋盤墳等12處遺址。出土的陶器中有引人注目的黑陶,當時被認為與山東龍山文化類似,揭開了長江下游考古工作的序幕。隨后,以黑
中國“金字塔”——良渚
2002年,“金字塔漫游者”探測活動的現(xiàn)場直播在全世界掀起了“金字塔”熱潮。然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文化研究專家王明達指出,中國良渚的“土筑金字塔”與埃及金字塔相比毫不遜色。在許多人的腦海中,金字塔與埃及畫上了等號,卻鮮有人注意到,距今四五千年的中國良渚文化完全可以與以金字塔為代表的埃及古文明相媲美。據(jù)王明達介紹,良渚有一百多座被稱為“土筑金字塔”的高臺土墩。因為屬于土建筑,難以保存,所以如今只留下了一小部分的遺跡。但由這些祭壇和墓葬結合的復合遺跡,仍能看出當年的輝煌。如1987年發(fā)現(xiàn)的瑤山祭壇,由紅土臺、灰土圍溝等圍成,高約18米,發(fā)掘面積約1600平方米,實際面積約2.2萬平方米。而目前已知的良渚最大的古城址——余杭莫角山遺址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其中有3萬多平方米可能是一座包括宮殿、廣場等的巨型建筑。除了人體解剖等少數(shù)幾個方面以外,良渚古墓絲毫不遜于埃及金字塔。王明達認為,良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