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寧托塘張氏張宅宗譜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吳寧托塘張宅修譜理事會, 2001年重修. 1冊 : 插圖, 世系表, 肖像.
受姓祖 : 張揮. 為黃第五子少昊青陽之子. 官弓正,始制弓矢,賜姓張.
東陽始遷祖:(五代十國) 張潮,字均彰,行綬十八. 后唐禮部尚書燦公之子. 出宰吳寧縣令. 生二子: 張?zhí)熨t ; 張?zhí)戾?
吳寧托塘始祖(2世):張?zhí)戾?字有德. 年十二遇魔寇擾攘,匿城西蓮塘七日得存,托此而生故曰托塘. 生二子: 張檑 ; 張振.
派祖(18世) : (元) 張道安,字原仁,行康一. 生七子: 張盛(大一宗) ; 張德(大二宗) ; 張寶(大三宗) ; 張福(大四宗) ; 張繼(大五宗) ; 張崇(大六宗) ; 張明(大七宗).
大四宗派祖(19世):(明) 張福,字孟積,號毅庵,行寧五.
福公下十子: 張彬,行智四(附郭而居) ; 張忠,行智六(附郭而居) ; 張勝,行智十三(發(fā)祥湖溪) ; 張阜,行智十八(附郭而居) ; 張昂,行智廿二(發(fā)祥荊浦) ; 張沂,行智卅八(早逝) ; 張海,行智四九(發(fā)祥荊浦) ; 張鵬,行智五一(創(chuàng)業(yè)張宅) ; 張鶴,行智六八( 發(fā)祥上湖) ; 張鷙,行智六九(早逝).
張宅始遷祖(20世) : (明) 張鵬,字惟大,行智五一. 與弟張鷙擕母金氏卜筑張宅. 生二子: 張經(jīng)(干常) ; 張論(坤常).
王宅基始遷祖(21世):(明) 張經(jīng),字公本,行仁九六. 稱干常. 生四子: 張大道(榮常) ; 張大奇(華常) ; 張大達(dá)(富常) ; 張大通(貴常).
白竹始遷派祖(21世) : 張論,字公緒,行仁百二十. 稱坤常. 生五子: 張大成(仁常) ; 張大猷(義常) ; 張大器(禮常) ; 張大才(智常) ; 張大賓(信常).
坤常下派祖(22世):(明) 張大成,字用實,號云山,行圣二百四十六. 稱仁常. 生四子: 張繼祖(春常) ; 張繼志(夏常) ; 張繼科(秋常) ; 張繼周(冬常).
縉云小溪白竹始遷祖(22世) : 張大器,字用時,號西洲,行圣二百九十九. 稱禮常. 論公長子. 生二子: 張繼學(xué) ; 張繼孝.
仁常下派祖(23世):張繼祖,行義百八四. 稱春常. 生三子: 張邦教(天常) ; 張邦敏(地常) ; 張邦効(人常).
仁常下派祖(23世):張繼志,行義三百十九. 稱夏常,生三子: 張邦政(福常) ; 張邦敬(祿常,子孫房系最盛) ; 張邦敷(壽常).
排行字 : 綬清奇 榮華富貴 世衍傳芳 伯經(jīng)延興 福壽康寧 智仁圣義忠和 孝友睦婣任恤 禮樂射御書數(shù) 天地春夏秋冬 治教政成理事 優(yōu)能敬慎法辦 璧琮珪璋琥璜 玄黃黼黻文章 鎮(zhèn)桓躬信谷蒲 詔誥制勅冊表 朝覲宗遇會同 咸英云淵韶護(hù).
名輩(26世起) : 希國世承洪德 一經(jīng)翊贊榮昌 蕃衍至貞元慶 才學(xué)有用平安 思謹(jǐn)永保億兆 事君普濟(jì)萬方 公道明朝善良 嘉言懿行振揚(yáng) 以引匡直輔理 大臣與時攸長 禮樂通達(dá)咸正.
散居地 : 浙江省金華市, 東陽市, 吳寧鎮(zhèn), 麗水市, 縉云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書脊題, 及書名頁題編目.
陳氏宗譜 [11卷]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民國26[1937]重修. 12冊 : 插圖, 世系表.
外紀(jì)遠(yuǎn)祖 : (北魏) 陳金師,行勝七.
梅隴內(nèi)紀(jì)祖(1世) : (南宋) 陳皎,字一明,行慶七. 金師公13世孫.
皎公下派祖(3世) : (南宋) 陳顯孫,行進(jìn)十七 ; 陳科孫,行進(jìn)二十一 ; 陳密孫,行進(jìn)二十五(鶴鳴街頭派).
科孫公下派祖(5世) : (元) 陳文昌,字世杰,行振一(黃廟口派) ; 陳文衍,字世英,行振二(梅隴下宅派) ; 陳文彬,字世文,行振四(后花臺派,子孫析置東邑李柏嶺東陳) ; 陳文律,字世復(fù),行振五(水閣塘派) ; 陳文衛(wèi),字世營,行振六(杭州天木山派).
密孫公下派祖(5世) : 陳文哲,字世修,行振三(上宅廳前派) ; 陳奉先,字世恭,號臥云,行振七(上宅立嗣派,子孫析置下東橋).
文昌公下房祖(6世) : (元) 陳志應(yīng),字公升,號慎齋,行肇五(福房) ; 陳志祖,字公述,行肇六(祿房) ; 陳志通,字公原,行肇八(壽房).
文衍公下房祖(7世) : (明) 陳思倫,字尚義,行愷十二(下宅三房) ; 陳思?xì)g,字尚禮,行愷十四(仁義禮智信房祖).
思?xì)g公下五子 : (明) 陳仕岳,字齊高,行宏十八(仁房) ; 陳仕琨,字齊崗,行宏十九(義房,再傳陳永澄為東邑格塘新屋派) ; 陳仕瓏,字齊嵩,行宏二十二(禮房) ; 陳仕琥,字齊亮,行宏二十四(智房) ; 陳仕璠,字齊崇,行宏二十六(信房).
文衍公下分房祖(9世) : (明) 陳永深,字惟中,行升五(金房) ; 陳永潮,字維高,行升十二(木房) ; 陳永湳,字維明,行升二十(水房) ; 陳永淋,字維亮,行升二十四(火房) ; 陳永添,字維進(jìn),行升三十二(土房).
志通公下房祖(9世) : (明) 陳永海,字惟宗,行升十一(孝分) ; 陳永清,字維元,行升四十六(友分) ; 陳永沼,字維方,行升三十四(睦分) ; 陳永淵,字維深,行升三十九(婣分) ; 陳永汸,字維矩,行升五十三(任分) ; 陳永濂,字維周,行升五十(恤分).
志通公下房祖(10世) : 陳兆椿,字孟元,行怡二十八(干房) ; 陳兆樚,字孟楊,行怡五十九(坤房) ; 陳兆楒,字孟益,行怡四十四(上房) ; 陳兆穡,字孟宗,行怡六十(中房) ; 陳兆楓,字孟洪,行怡八十五(下房). 乾坤房析自婣分. 上中下房析自任分.
文哲公下房祖(10世) : 陳兆棠,字孟芳,行怡十九(元房) ; 陳兆棣,字孟?,行怡三十五(亨房) ; 陳兆棟,字孟隆,行怡五十五(利房) ; 陳兆楹,字孟滿,行怡六十一(貞房).
行次 : (舊) 勝兆萬存 福祿壽延 洪康泰千 ; (內(nèi)紀(jì)) 慶萬進(jìn) 仁振肇愷 宏升怡同 澤謙復(fù)孚 臨巽亨咸 鼎豫干明 漸歸益壯 需濟(jì)萃隨 艮觀家泰 履豐晉頤
名次 : 原始從孫 道文志思 仕永兆承 宗惟希之 尚元崇正 應(yīng)德(得)世茂 伯貽叔毓 心祖人康 廷啟邦瑞 仲友克昌
注 : 排行字母表見卷一(影像44-45).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簽題, 及卷端題編目.
版心題 : 梅隴陳氏宗譜
儲氏宗譜 [殘卷]
原書: [出版者不詳] : 四德堂, 民國13[1924]續(xù)修. 存58冊 : 世系圖.
注 : 此譜不全. 編纂者, 始祖, 及始遷祖資料均不詳. 似為謙公, 昌公, 敬公, 貞股支下世系自7世及18世起之記事.
注 : 此譜至少缺卷1之1, 3-4, 8,10-13, 15, 19,21-24, 28-29, 31, 35, 39~41, 43~45 ; 卷2之1-8, 10-17, 19, 21, 23 ; 卷3 ; 卷4之2-8, 10-11, 13-14, 17~21, 25~31, 33-34, 36-37, 39-40, 42, 44, 46,48-49, 53-54, 56-57, 59~63, 65,67, 72,74 ; 貞股鉉公卷1, 3-7, 9-17.
謙公派下房祖(似為7世) : 儲鎰 ; 儲鏞.
昌公房銓公派下支祖(13世) : 儲睿泰,字君祥 ; 儲睿雋,字君甫 ; 儲睿潼 ; 儲睿潛...等.
敬公派下房祖(7世) : 儲叔銀 ; 儲叔鉉 ; 儲叔鉞.
叔銀公房下支祖(18世) : (清) 儲恩寵,字嵩山 ; 儲恩科,字攀一 ; 儲恩第,字揆一 ; 儲恩榜,字鳴標(biāo)...等.
叔鉉公房下支祖(13世) : (明清之際) 儲睿柳,字仲生 ; 儲睿相,字林生 ; 儲睿棟,字霞生 ; 儲睿才,字爾進(jìn) ; 儲睿昌,字爾盛...等.
叔鉞公房下支祖(13世) : (清) 儲睿進(jìn) ; 儲睿斌,字永珍 ; 儲睿婆,字子玉.
貞股鉉公派下支祖(18世) : (清) 儲恩宏,字元量 ; 儲恩宗,字元健 ; 儲恩寅,字士亮...等
派行(7-23世)似為 : 叔仕浩啟 聰明睿志賢 良達(dá)恩光萬 枝春茂.
散居地 : 安徽省潛山縣, 岳西縣等地.
水東黃氏五修族譜 [5卷]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代明堂, 民國33[1944]五修. 5冊 : 插圖,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尋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譜之卷一至卷四為清光緒29[1903]之四修譜. 卷五為民國33[1944]之五修譜.
受姓祖 : 陸終. 食邑于黃,因地賜姓.
一世遠(yuǎn)祖 : 南陸,諱定曦. 隱公次子.
入閩祖 : 黃錫,字天與. 由光州固始徙居邵武之和平.
東粵始祖 : (宋) 黃僚,諱?;?字良臣,謚文英. 因官入嘉應(yīng)州.
宗祖 : (明) 黃玉富. 由長樂遷揭陽.
興國始祖 : (明清之際) 黃大旺,字谷旸. 昆崗公長子.
派祖 : (明清之際) 黃日佩,字代明. 大旺公第三子. 率六子由揭陽徙贛州府興國縣.
房祖 : (明清之際) 黃開球,字若石(福房) ; 黃開琨,字興儒(祿房) ; 黃開瑚,字賢鼎(壽房). 皆代明公之子.
球房下支祖 : (清) 黃色顯,字子達(dá) ; 黃色清,字子明 ; 黃色紫,字云龍.
琨房下支祖 : (清) 黃色彩,字易青 ; 黃色華,字干爵.
瑚房下支祖 : (清) 黃色潤,字成玉 ; 黃色志,字俊杰 ; 黃色和,字仁杰.
散居地 : 江西省興國縣等地.
書名據(jù)卷五版心題編目.
卷一至卷四之版心題 : 水東黃氏四修家譜.
書簽題 : 黃氏族譜.
前窯秦氏宗譜 [6卷]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1996年重修. 合2冊 : 插圖,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尋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一世祖 : (宋) 秦勝商,字祖武,號飛泉. 生一子: 秦規(guī)模.
樂清始祖 : (宋) 秦規(guī)模,字允模,號逸齋. 宣和年間與父遷樂清.卜居小田岙.
前窯始祖(4世) : (宋) 秦申生,字時值,轉(zhuǎn)遷十都沙川前窯. 生一子 : 秦上峰,字秀巒.
分房祖(13世) : (元) 秦國威,字壯若,號素庵.
國威公下房祖(17世) : (明) 秦必昌,字世五,號質(zhì)庵(大房) ; 秦必思(又作必恩),字時膏(二房) ; 秦必選,字朝拔(三房) ; 秦必舉,字登庸(四房) ; 秦必臺,字列三(五房) ; 秦必永(六房).
平陽北港山門派祖(19世) : 秦道漫. 六房必永公之孫. 遷平陽山門鄉(xiāng)巖前垟心,今蒼南縣. 子孫析置水頭,福鼎,莒溪,泗安等地.
平陽坭山余家垟祖(21世) : 秦子顯. 系出大房. 子孫析置塘橋,象口,溫州等地.
同山祖(21世) : 秦子佩,字思清. 系出四房. 自平陽北港水頭轉(zhuǎn)遷同山.
平陽金鄉(xiāng)派祖(21世) : 秦子針. 系出五房. 遷金鄉(xiāng)西門底百步街北首巷內(nèi).
蒲岐祖(21世) : 秦子覽. 系出五房. 遷居蒲岐所北門底天燈巷口.
平陽東莊祖(24世) : (清) 秦文全,字德茂. 系出二房. 遷平陽江南東莊.
雅市街東祖(24世) : 秦文昱,字贊臣. 系出三房. 遷居平陽城底雅市街東.
司前街祖(24世) : 秦文星,字紀(jì)統(tǒng). 系出三房. 遷居平陽司前街.
磐石西門底祖(25世) : 秦一壬. 系出三房. 遷磐石西門城隍廟前西首.
大門山豆腐巖村祖(25世) : 秦一余,字圣倫. 系出四房.
行次 : 勝規(guī)云申上純宗志景可維明國欣天起必華道君子應(yīng)從文一元克立萬世永熙思亨廷德家盛邦昌.
散居地 : 浙江省樂清縣, 平陽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簽題編目.
版心題 : 樂清前窯秦氏宗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