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湖嶺羅氏家譜 [28卷]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琳瑯堂, 清光緒21[1895]. 合8冊(cè) : 插圖, 世系表.
注 : 本卷缺卷8.
受姓祖 : (周初) 匡正. 源自祝融氏. 受封于羅,子孫以國為姓.
始祖(1世) : (明) 羅東泉,字一舉,號(hào)寬四. 原籍江西吉水,遷湘陰.
東泉公下兩子(2世) : 羅湘麓,字愛湖 ; 羅淮麓,字君直(下一子: 羅茂鑒,字光吾).
湘公下分四房(3世) : (明清之際) 羅茂鐘,字毓靈(下三子: 羅之瀾 ; 羅之源 ; 羅之江) ; 羅茂錦,字蘭臺(tái)(下一子: 羅之清) ; 羅茂欽,字君命(下一子: 羅之梁) ; 羅茂鈍,字忠玉.
之瀾公下支祖(5世) : 羅俊猷,字偉公 ; 羅宏猷,字遠(yuǎn)馭.
之江公下支祖(5世) : 羅嘉猷,字良才 ; 羅勷猷,字亮采 ; 羅盡猷,字宏才.
之清公下支祖(5世) : 羅大猷,字伯嘉 ; 羅升猷,字仲謀.
之梁公下支祖(5世) : 羅熙猷,字乆量.
派語 : 泉麓茂 之猷人 學(xué)問文章定彝倫 家聲允振華先澤 啟后延昌世業(yè)興.
散居地 : 湖南省湘陰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編目.
版心題 : 羅氏家譜
漳湖嶺羅氏家譜 [28卷]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琳瑯堂, 清光緒21[1895]. 合8冊(cè) : 插圖, 世系表.
注 : 本卷缺卷8.
受姓祖 : (周初) 匡正. 源自祝融氏. 受封于羅,子孫以國為姓.
始祖(1世) : (明) 羅東泉,字一舉,號(hào)寬四. 原籍江西吉水,遷湘陰.
東泉公下兩子(2世) : 羅湘麓,字愛湖 ; 羅淮麓,字君直(下一子: 羅茂鑒,字光吾).
湘公下分四房(3世) : (明清之際) 羅茂鐘,字毓靈(下三子: 羅之瀾 ; 羅之源 ; 羅之江) ; 羅茂錦,字蘭臺(tái)(下一子: 羅之清) ; 羅茂欽,字君命(下一子: 羅之梁) ; 羅茂鈍,字忠玉.
之瀾公下支祖(5世) : 羅俊猷,字偉公 ; 羅宏猷,字遠(yuǎn)馭.
之江公下支祖(5世) : 羅嘉猷,字良才 ; 羅勷猷,字亮采 ; 羅盡猷,字宏才.
之清公下支祖(5世) : 羅大猷,字伯嘉 ; 羅升猷,字仲謀.
之梁公下支祖(5世) : 羅熙猷,字乆量.
派語 : 泉麓茂 之猷人 學(xué)問文章定彝倫 家聲允振華先澤 啟后延昌世業(yè)興.
散居地 : 湖南省湘陰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編目.
版心題 : 羅氏家譜
埋馬羅氏勝山支譜[6卷]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明德堂, 公元2012. 4冊(cè): 插圖,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尋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遠(yuǎn)祖: 軒轅, 即黃帝.
埋馬祖(1世): (宋) 羅庭堅(jiān),行萬八. 于南宋初自慈溪羅江遷居余姚梅川埋馬里.
庭堅(jiān)公下派祖(7世): 羅孟童(東房, 世系另詳) ; 羅孟慶(西房, 本支祖). 前房, 后房祖另譜.
勝山始遷祖(17世): (清) 羅其貴(西房下第一支樂坤公之后裔). 從周塘羅家路北遷四塘南勝山羅家路(慈溪?jiǎng)偕芥?zhèn)), 即今勝山四灶村.
其貴公下房祖(18世): (清) 羅東升(大房) ; 羅東來(二房) ; 羅東陽(三房) ; 羅東山(四房).
余姚埋馬支字行(1-24世): 洪維肇祖 豫章胄裔 仕睦隱慈 江浦利濟(jì) 初錫嘉德 晉秩順惠.
埋馬勝山支新字行(25-100世): 惟國瑞 懷孝乃家傳 孔卓佳祥永 曾修福履延 紹基斯協(xié)運(yùn) 逢吉正宜春 道法開宗祖 東南保彥英 鶴聲常震世 鳳翼起從云 用士征圭達(dá) 師時(shí)奉鼎新 登朝同肅允 璽策仰光昌 埋馬綿嗣千 秋報(bào)本.
注: 此譜以簡(jiǎn)化字體書寫.
散居地: 浙江省慈谿(溪)縣, 及余姚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書名頁題, 及版心題編目.
埋馬羅氏勝山支譜[6卷]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明德堂, 公元2012. 4冊(cè): 插圖, 肖像, 世系表.
收藏者: 太原尋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遠(yuǎn)祖: 軒轅, 即黃帝.
埋馬祖(1世): (宋) 羅庭堅(jiān),行萬八. 于南宋初自慈溪羅江遷居余姚梅川埋馬里.
庭堅(jiān)公下派祖(7世): 羅孟童(東房, 世系另詳) ; 羅孟慶(西房, 本支祖). 前房, 后房祖另譜.
勝山始遷祖(17世): (清) 羅其貴(西房下第一支樂坤公之后裔). 從周塘羅家路北遷四塘南勝山羅家路(慈溪?jiǎng)偕芥?zhèn)), 即今勝山四灶村.
其貴公下房祖(18世): (清) 羅東升(大房) ; 羅東來(二房) ; 羅東陽(三房) ; 羅東山(四房).
余姚埋馬支字行(1-24世): 洪維肇祖 豫章胄裔 仕睦隱慈 江浦利濟(jì) 初錫嘉德 晉秩順惠.
埋馬勝山支新字行(25-100世): 惟國瑞 懷孝乃家傳 孔卓佳祥永 曾修福履延 紹基斯協(xié)運(yùn) 逢吉正宜春 道法開宗祖 東南保彥英 鶴聲常震世 鳳翼起從云 用士征圭達(dá) 師時(shí)奉鼎新 登朝同肅允 璽策仰光昌 埋馬綿嗣千 秋報(bào)本.
注: 此譜以簡(jiǎn)化字體書寫.
散居地: 浙江省慈谿(溪)縣, 及余姚縣等地.
書名據(jù)書衣題, 書名頁題, 及版心題編目.
羅氏重修宗譜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清嘉慶21[1816]年重修. 存13冊(cè) : 插圖, 世系表.
編修者 : 羅光綬,字仕階,號(hào)碧環(huán) ; 羅光桐,字鳳棲,號(hào)朝陽 ; 羅啟緒,字世貞,號(hào)振聲 ; 羅其淮,字盛安 ; 羅啟誥,字國康 ; 羅啟昭,字纘武,號(hào)越彰.
注 : 此譜不全. 僅殘存卷首, 2, 3, 5, 7, 9, 11, 13, 16,19, 及卷21. 多處破損難閱. 部分始祖資料摘錄自譜序.
鼻祖 : 羅章,字一松. 思伯公之子. 由江西吉安府泰和縣圳上木馬村徙居湖南新化縣烏石.
一松公生三子(2世) : 羅彥一(衍永七都) ; 羅彥二(衍橫陽山) ; 羅彥一(衍烏山巷).
彥一公下三大派祖(9世) : 羅惟遠(yuǎn),字存真 ; 羅惟達(dá) ; 羅惟遂.
支祖(10世) : 羅東甫,字及申. 惟遠(yuǎn)公長子.
東甫公生四子(11世) : 羅仁叔,字義先(衍永七都) ; 羅義叔,字懷仁(衍永七都) ; 羅禮叔,字敬先(衍邵陽隆回二都) ; 羅智叔,字明遠(yuǎn)(衍高坪).
永七都三支祖(13世) : (明) 羅原富,字丙一 ; 羅原福,字丙二 ; 羅原祿,字丙三. 皆為華仲公之子, 仁叔公之孫.
邵陽麻溪支祖(13世) : (明) 羅原壽,名喜孫,字萬年. 榮仲公次子, 禮叔公之孫.
原富公生二子(14世) : (明) 羅必榮,字榮華 ; 羅必才,字秀卿.
原福公生二子(14世) : 羅必華 ; 羅必瑞(往云南).
原祿公生三子(14世) : (明) 羅必英 ; 羅必興 ; 羅必鑒.
原壽公生四子(14世) : (明) 羅必聰,字見峰 ; 羅必明,字甫山 ; 羅必智,字德峰 ; 羅必慧,字懿峰.
必榮公生三子(15世) : 羅子貴 ; 羅子林 ; 羅子緣.
必才公下分四房(15世) : (明) 羅子忠 ; 羅子旺 ; 羅子贊 ; 羅子海,字道清,號(hào)南京坐亭老人.
永七都老班行 : 思一彥元千 洪關(guān)朝卿惟 甫叔仲原必 子政廷文時(shí) 應(yīng)學(xué)民其光 啟楚永世承.
麻溪易家段老班行 : 甫叔仲原必 政子景萬文 時(shí)天大士永 安朝國民承.
??溪老班行 : 思一彥云惟 唐從應(yīng)千萬 甫翁仲十義 子政九益添 必得志永朝 廷正文時(shí)映 學(xué)隆科甲 治尚寬平.
合譜續(xù)增班行 : 教崇忠孝 治尚寬平 運(yùn)逢慶盛 代沐昌榮 敦詩說禮 毓俊儲(chǔ)英 克恢祖訓(xùn) 遠(yuǎn)振宗聲.
重修班行 : 紀(jì)派來江右 尋源起豫章 箕裘人共紹 雍睦俗彌芳 綾錦圖堪寶 秋和序最詳 傳家有要道 群奉篤倫常.
散居地 : 湖南省新化縣, 及邵陽縣等地.
書名據(jù)版心題, 及目錄題編目.
書簽題 : 羅氏宗譜.
羅氏重修宗譜
原書: [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清嘉慶21[1816]年重修. 存13冊(cè) : 插圖, 世系表.
編修者 : 羅光綬,字仕階,號(hào)碧環(huán) ; 羅光桐,字鳳棲,號(hào)朝陽 ; 羅啟緒,字世貞,號(hào)振聲 ; 羅其淮,字盛安 ; 羅啟誥,字國康 ; 羅啟昭,字纘武,號(hào)越彰.
注 : 此譜不全. 僅殘存卷首, 2, 3, 5, 7, 9, 11, 13, 16,19, 及卷21. 多處破損難閱. 部分始祖資料摘錄自譜序.
鼻祖 : 羅章,字一松. 思伯公之子. 由江西吉安府泰和縣圳上木馬村徙居湖南新化縣烏石.
一松公生三子(2世) : 羅彥一(衍永七都) ; 羅彥二(衍橫陽山) ; 羅彥一(衍烏山巷).
彥一公下三大派祖(9世) : 羅惟遠(yuǎn),字存真 ; 羅惟達(dá) ; 羅惟遂.
支祖(10世) : 羅東甫,字及申. 惟遠(yuǎn)公長子.
東甫公生四子(11世) : 羅仁叔,字義先(衍永七都) ; 羅義叔,字懷仁(衍永七都) ; 羅禮叔,字敬先(衍邵陽隆回二都) ; 羅智叔,字明遠(yuǎn)(衍高坪).
永七都三支祖(13世) : (明) 羅原富,字丙一 ; 羅原福,字丙二 ; 羅原祿,字丙三. 皆為華仲公之子, 仁叔公之孫.
邵陽麻溪支祖(13世) : (明) 羅原壽,名喜孫,字萬年. 榮仲公次子, 禮叔公之孫.
原富公生二子(14世) : (明) 羅必榮,字榮華 ; 羅必才,字秀卿.
原福公生二子(14世) : 羅必華 ; 羅必瑞(往云南).
原祿公生三子(14世) : (明) 羅必英 ; 羅必興 ; 羅必鑒.
原壽公生四子(14世) : (明) 羅必聰,字見峰 ; 羅必明,字甫山 ; 羅必智,字德峰 ; 羅必慧,字懿峰.
必榮公生三子(15世) : 羅子貴 ; 羅子林 ; 羅子緣.
必才公下分四房(15世) : (明) 羅子忠 ; 羅子旺 ; 羅子贊 ; 羅子海,字道清,號(hào)南京坐亭老人.
永七都老班行 : 思一彥元千 洪關(guān)朝卿惟 甫叔仲原必 子政廷文時(shí) 應(yīng)學(xué)民其光 啟楚永世承.
麻溪易家段老班行 : 甫叔仲原必 政子景萬文 時(shí)天大士永 安朝國民承.
??溪老班行 : 思一彥云惟 唐從應(yīng)千萬 甫翁仲十義 子政九益添 必得志永朝 廷正文時(shí)映 學(xué)隆科甲 治尚寬平.
合譜續(xù)增班行 : 教崇忠孝 治尚寬平 運(yùn)逢慶盛 代沐昌榮 敦詩說禮 毓俊儲(chǔ)英 克恢祖訓(xùn) 遠(yuǎn)振宗聲.
重修班行 : 紀(jì)派來江右 尋源起豫章 箕裘人共紹 雍睦俗彌芳 綾錦圖堪寶 秋和序最詳 傳家有要道 群奉篤倫常.
散居地 : 湖南省新化縣, 及邵陽縣等地.
書名據(jù)版心題, 及目錄題編目.
書簽題 : 羅氏宗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