撖氏起源
( 撖氏百科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1060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春秋時期,齊國有一個大夫名止,被封于闞(今山東汶上),世稱闞止,他的后代便以祖上封邑為姓,形成闞氏。據(jù)典籍《廣韻》記載:“撖,姓也?!惫叭兰o(jì)末,漢高祖劉邦與匈奴和親,冒頓單于與翁主(諸侯王的女兒叫翁主)劉氏(劉姓諸侯的女兒)生子稽粥,后繼位為單于,史稱老上單于。老上單于又娶翁主劉氏(劉姓封侯之女),生二子:軍臣單于和伊稚斜單于。伊稚斜單于生三子:烏維單于、句犁湖單于、且鞮侯單于。且鞮侯單于生子虛閭權(quán)單于。虛閭權(quán)單于生子稽侯,即西漢晚期著名的呼韓邪單于。呼韓邪單于生子囊知牙斯,即位后稱為烏珠留若鞮單于。烏珠留若鞮單于生子比,任右日逐王,領(lǐng)南邊八部。右日逐王比為冒頓單于的第十代孫。當(dāng)時,正值兩漢更替,而匈奴族內(nèi)部也爭斗激烈。公元46年,單于輿去世,按匈奴族兄終弟及制,應(yīng)傳位給王昭君所生的兒子也即單于輿的弟弟右谷蠡王知牙師,但單于輿在生前將知牙師殺死,而傳位給他自己的兒子蒲奴。公元48年,右日逐王比(知牙師的長子)因不滿蒲奴單于繼位,率匈奴南八部兵四五萬人宣布獨(dú)立,向東漢奉藩稱臣。從此,匈奴族分為南北兩部,單于比即為南匈奴的第一個單于。
公元50年冬,南匈奴單于比率部從離五原西部塞四十公里處的南單于庭繼續(xù)向內(nèi)徙居到西河美稷(在今山西省西北、內(nèi)蒙南部),以美稷為南單于庭。單于比又將南匈奴的各部屯居在漢朝北部的北地、朔方、五原、云中、雁門、代、定襄等郡。從此,南匈奴成為漢帝國的守戍邊疆者和編戶齊民。匈奴族與北方漢族錯居通婚,匈奴單于還派貴族子弟到漢都雒陽學(xué)習(xí)漢文化。南匈奴自南下歸屬漢朝,就開始祭祀漢家祖先。這樣,南匈奴便不斷被漢族和漢文化同化。大約從這時起,南匈奴就以漢朝皇族后裔自居。因?yàn)楫?dāng)年漢光武帝劉秀與郭皇后的第二子劉輔的庶孫劉進(jìn)伯官至度遼將軍,在攻打匈奴時失敗,被囚禁于獨(dú)山(今遼寧海城)之下,遂居于匈奴娶妻生子,其后裔被匈奴同化,變成了匈奴貴族。劉進(jìn)伯的后裔即谷蠡王尸利單于。闞氏一支后人在劉進(jìn)伯帳下為中軍護(hù)衛(wèi)官,亦隨其為匈奴所捋,因忠心于劉進(jìn)伯,固而后來仍在劉進(jìn)伯帳下為護(hù)衛(wèi)。劉進(jìn)伯感其忠,遂改其闞氏為撖氏,以嘉稱其忠誠守護(hù),其后裔遂稱撖氏,讀音仍為kǎn(ㄎㄢˇ)。在史籍《后漢書》中,僅稱“闞護(hù)衛(wèi)易為撖”,卻未記載其名,這有待進(jìn)一步考證。在史籍《姓苑》中記載:“撖,今河內(nèi)有之?!痹谑芳独m(xù)通志·氏族略》中也記載:“明撖仁亮,宣德舉人。”南朝宋國著名思想家、史學(xué)家何承天在著寫的《姓苑》中所指“河內(nèi)”,即為當(dāng)時的河內(nèi)郡,其地在今河南省沁陽市、溫縣一帶。
至于撖氏的姓氏讀音,在典籍《唐韻》、《集韻》中標(biāo)注得很清楚:為“枯含切”,即讀音為kǎn(ㄎㄢˇ),與闞氏的姓氏讀音完全相同。
姜姓闞氏、撖氏同宗同源,皆尊奉闞止(姜止)為得姓始祖。
撖氏是一個古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一千四百三十六位,以河內(nèi)、天水、會稽為郡望。
今河南省的平頂山市寶豐縣、郟縣,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巴彥淖爾盟五原縣,甘肅省的蘭州市永登縣,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銀川市、石嘴山市大武口區(qū),山西省的臨汾市襄汾縣、翼城縣、運(yùn)城市絳縣,臺灣省等地,均有撖氏族人分布。
河內(nèi)郡: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nèi),以南、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約在公元前三世紀(jì)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涉),當(dāng)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qū),包括汲縣。魏文帝黃初年中,河內(nèi)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縣)改屬冀州(今河北冀縣),四縣隨之改屬、后又回歸河內(nèi)郡。屬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陽)、原武、陽武三縣。屬兗州(州治廩丘,今山東鄄縣)陳留國的有封丘、酸棗、平丘、長垣四縣,屬兗州東郡的有燕。西晉時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隋朝時期于野王為河內(nèi)縣,隋、唐兩朝的河內(nèi)郡即懷州。元朝時期設(shè)為懷慶路。明、清兩朝為懷慶府,河內(nèi)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nèi)縣為沁陽縣。
天水郡:亦稱上邽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qū)。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qū)。
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吳、越地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漢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會稽郡受督于揚(yáng)州刺史部,時領(lǐng)二十六縣,在今浙江省境內(nèi)有十八縣。東漢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吳、會稽為二郡,會稽移治山陰(今浙江紹興),有浙閩之地。西漢時期轄地在今江蘇省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省大部份(僅天目山、淳安縣西部小部分地區(qū)除外)、安徽省水陽江流域以東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帶及福建全省。三國時期孫吳國分設(shè)臨海(今浙江臺州)等郡后,其轄境縮小。西晉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會稽地封驃騎將軍孫秀,以郡為國,稱會稽國。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陳,省郡縣,廢會稽郡為越州,后又分山陰縣置會稽縣。清朝順治年間(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陰縣(今浙江紹興)。民國時期合會稽、山陰二縣為紹興縣。今為浙江省紹興市。
河內(nèi)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會稽堂:以望立堂。
一、撖
現(xiàn)代較罕見姓氏。今甘肅之永登、云南之邱北等地有分布。漢族姓氏。《姓氏考略》亦收載。其注云:“見《姓苑》。今河內(nèi)有之?!?/p>
三、撖
撖姓分布:河北盧龍、內(nèi)蒙古鄂托克旗、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撖姓起源:見《姓苑》。
撖姓名人:
撖舉,元時陜西人,少為里嗇夫,不解文字,一日忽能作詩,吐奇怪語。
郡望:河內(nèi)。
撖姓古代名人
撖駟十六國,(生卒年待考),字玄陰;敦煌郡人(今甘肅敦煌)。著名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涼國大臣。聰敏過人,博通經(jīng)、傳,過目成誦,曾注王朗的《易傳》,另撰有十三部州志。當(dāng)時北涼國王沮渠·蒙遜很看重他,曾任他為秘書考課郎中,專門負(fù)責(zé)點(diǎn)校經(jīng)籍,勘定了諸子百家三千余卷,后官至尚書。
撖仁亮明朝,(生卒年待考),河內(nèi)郡人(今河南溫縣)。著名宣德年間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