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網(wǎng)
登錄/注冊
置頂
祠堂祖廟
手機版
關注問題
顏佳好
2021-07-14
祭獻流程包括上香、讀祝文、奉獻飯羹、奉茶、獻帛、獻酒、獻饌盒、獻胙肉、獻嘏辭(福辭)、焚祝文、辭神叩拜等。 祭祀先祖,是春節(jié)期間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每當除夕到來時,家家戶戶都要把家譜家規(guī)、遺像、神牌靈位等供于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還有的地方還叩拜玉皇大帝(中國民間信仰中的最高神)。供品有羊、五碗菜、五色點心、五碗飯、一對棗糕、一個大饃饃,俗稱"天地供"。由家長主祭,燒三炷香,叩拜后,祈求豐收,最后燒紙,俗稱"送錢糧"。人們在春節(jié)期間祭祀祖先、叩拜神靈,其實就是給列祖列宗、諸神拜年。 族譜知識 拓展資料: 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tǒng),過節(jié)總不會忘記祭拜先人,春節(jié)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中國普遍采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動最主要的內(nèi)容之一。按照民間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樣是應該認真頂禮膜拜的。因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時時刻刻的在關心和注視著后代的子孫們,塵世的人要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 春節(jié)時必須祭祖,緬懷自己的祖先,激勵后人。 但因各地習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飯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時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開家門前祭拜;而臺灣地區(qū)是在除夕午后,進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祭拜祖先。還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還要去祠堂祭祖。也有上墳祭祖的,俗稱墓祭,主要是在墳地燒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親人的墓地祭拜。 祭祖-百度百科
0條評論
取 消 確 定
當前問題最新回答
相關問題互動
沈姓的祖先是誰?
鍾文懿
贊0
微信
QQ空間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