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隨章侃 第十章 兗州和徐州(一)曹操和劉備的相同之處
三國隨章侃 第十章 兗州和徐州(一)曹操和劉備的相同之處
(演義第十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
讓我們先把關中之亂放在一邊,將注意力放到關東,在第七回中我們談到在關東北方袁紹和公孫瓚對峙,南方袁術與劉表對峙,而兗州由劉岱主政,徐州由陶謙統(tǒng)領。相對于北方和南方的對峙,兗州和徐州還算是風平浪靜,但是一時間暴風雨就要來臨,而暴風雨是有青州的黃巾軍引起的。
漢末黃巾起義,黃巾主力被殲滅,但是還是有大量的黃巾軍在外,尤其是青州和徐州,朝廷與各路諸侯忙于征戰(zhàn),也給了他們喘息之機,初平三年,青州的黃巾進入兗州,兗州刺史劉岱出戰(zhàn)身亡,這給了曹操主政兗州的好機會。
演義中此章對此的描述相當簡單,給人的感覺好似曹操是奉旨主政兗州,原來的兗州官員就好象不存在一般。事實上卻是相反,當時的關中朝廷威信喪盡,根本不能對下面的官員任命造成影響,曹操入主兗州的真實狀況是在劉岱死后,鮑信等兗州官員邀請曹操來兗州主政,根本不是奉了什么皇命。相反,當時朝廷任命的兗州刺史金尚被曹操派兵趕走才是真實的情況。
在當時,原有的朝廷任命制度已經(jīng)隨著朝廷權威的喪失不復存在,而地方勢力又未完全成氣候,首腦的血緣世襲還沒建立起來,尤其是那些在本地沒有極大家族勢力支持的地方長官,如劉岱還有之后的陶謙,他們死后自己的子嗣都無法繼承原先的位置。而在本地勢力原本勢力均衡的各豪強中也無法迅速選出一個合適的長官,尤其是在危機局勢下,如兗州面臨青州黃巾,徐州面臨曹操的進攻。最妥善的辦法就是將本州的其他軍事勢力迎來主政。這也就是曹操和劉備能先后登上兗州徐州兩州長官位置的主要原因。
所以說曹操和劉備登上歷史舞臺的方式基本是相同的,但是演義中將曹操這段歷史掩過,而將劉備的這段歷史大加渲染,這才導致劉備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或褒或貶,反而曹操卻不被人重視了。
其實曹操和劉備在一開始的命運有極大的相同點,同樣在這之前是別人的從屬勢力,曹操從屬袁紹,劉備先后從屬公孫瓚陶謙。同樣是在危機關頭被邀請主政,同樣在主政后遭遇背后一刀,甚至連那砍背后一刀的兇手都一樣是呂布,也難怪劉備投奔曹操時曹操對其另眼相看了,他在劉備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不過,劉備和曹操畢竟不一樣,雖然他們登上歷史舞臺的方式和遭遇很相似,但是他
們兩人的政治理念不同,在兗州和徐州兩地所用的政治手腕也不同,勢力也不同,導致了兩人的結局也不一樣。這在后幾章將做具體的敘述。
而引起之后一連串事件,使得徐兗兩州大亂的,便是曹操父親曹嵩被殺一事,此事也是被人爭議的一大事件,歷史上對此的說法便有陶謙派遣將領在曹嵩家中殺死曹嵩的說法,陶謙部將窺伺曹嵩家產(chǎn)在曹嵩前往兗州中途搶掠的說法,也有和演義完全一般,說陶謙派遣張闿送曹嵩時張闿謀財害命的說法。
但是,拋開曹嵩被殺這一偶然事件不提,曹操攻打徐州幾乎是必然的。
一來,從同盟角度看,曹操是與袁紹為盟友,與袁術敵對,而陶謙卻與袁術和公孫瓚結盟。
二來,曹操的思想并非只做一州之主,當時臨近的幾處勢力,袁紹劉表為盟友且實力雄厚,而袁術所領的淮南,陶謙所領的徐州則就是的擴張對象。(附:曹操的
曹操在進攻徐州時幾城的百姓,這是日后世人對曹操殘暴最典型的例子,曹操進攻徐州是為了徐州的財富,所以徐州的大不單是曹操為了泄憤,更有削弱徐州的用意,掠走徐州的人口養(yǎng)不活,留著給徐州太危險,萬一壯大起來對自己不利,不如殺了,還可以威懾對方。這也是戰(zhàn)爭中的主要原因,尤其在游牧民族進攻時常見。)
三來,曹操平定數(shù)十萬青州黃巾,固然是勢力大張,但是如何支付這些人的糧草物質(zhì)也是一大問題,據(jù)說曹操一度設立“發(fā)丘中郎將”發(fā)掘墳墓解決問題,而比發(fā)掘墳墓更容易來錢的自然就是搶掠,而徐州當時頗為富饒,成為曹操的目標也不足為奇了,即便沒有曹嵩一事,曹操也會進攻徐州,而曹嵩的被殺給了曹操一個的進攻借口。
歷史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青州黃巾的作亂使得兗州刺史劉岱身亡,使得曹操獲得了兗州,曹操擁有了成就偉業(yè)的基石,而曹操對徐州的進攻使得另一大主角劉備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作者:沉睡的天空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