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隔年陳茶
彝族集中分布于云南、四川、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而云南省是全國彝族人口最多最為集中的地方,根據(jù)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統(tǒng)計。全省共有彝族470.56萬人。云南彝族分布十分廣泛,除瀾滄江以西地區(qū)以外,85%的縣都有彝族人口,以衰牢山、紅河流域和滇東北小涼山區(qū)較為集中。彝族是古代生活在甘青高原的(氏)氐羌部落的某些支系南下,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與西南的土著部落仲牟由后裔的“六祖”部落不斷地融合而形成的一個民族,其活動范圍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貴州三省的廣大地區(qū)。由于居住分散,受地區(qū)方言影響,彝族有許多自稱和他稱,自稱有:尼蘇潑(他稱“羅羅”、“三道紅”、“花腰”、“母基”等)、尼潑(他稱“撒尼”、“阿哲”)、葛潑(他稱“果羅”)、諾蘇潑(他稱“黑彝”、“黑羅羅”)、阿細潑 (他稱“阿細”)等等?!疤K”、“潑”彝語意為人或族,“諾”、“聶”、“納”彝語意為黑,組合為尚黑民族或尚黑民族群之意?!傲_羅”彝語意為“龍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按照廣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古代青銅禮器鼎彝的“彝”作為統(tǒng)一的民族名稱,不僅從字面上具有莊重、古老之意,而且也概括了絕大多數(shù)彝族自稱的一種漢字音譯。云南彝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6大方言,26種土語。北部方言的彝族多自稱為“諾蘇”,東部方言的彝族多自稱為“納蘇”、“尼蘇”等,南部方言的彝族自稱“聶蘇”、“納蘇”者居多,西部方言的彝族自稱“臘魯”,,、“米撒”,東南部方言的彝族自稱“阿細”、“阿哲”、“阿烏”、“樸拉”、“撒尼”,中部方言的彝族自稱“羅羅”、“里潑”。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一種古老的表意音節(jié)文字,其中比較通用的有一千多個。彝文有象形、會意、指示、假借、引申、轉位等多種造字方法,明清稱之為“爨文”、“韙書”,近人稱之為“倮文”、“夷書”或“畢摩文”。
今彝族支系的土族、傈僳族等少數(shù)民族,古代通稱蒲滿人。蒲滿人是最先發(fā)現(xiàn)和利用茶的祖先,每到茶葉大發(fā)季節(jié),祖先們常到大森林中采摘野生茶作為祭神和祭祖的貢茶,并有經(jīng)過發(fā)汗(即后發(fā)酵)的隔年茶(陳茶)能治病的傳說。茶也是彝族的主要飲料,多喜歡烤茶。
而同樣是彝族支系的居住在阿詩瑪故鄉(xiāng)路南縣的撒尼人,喜歡飲用“銅壺茶”。即將泉水注入紫銅壺內燒開,加入茶葉煮5一10分鐘后飲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