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一起去拜訪,廣東越秀區(qū)趙宗祠
今天,我們一起去拜訪,廣東越秀區(qū)趙宗祠,廣東趙氏族譜版本雖多,所記載的先人均追溯到趙匡胤、趙匡義、趙匡美三兄弟;而早在公
廣東趙氏族譜版本雖多,所記載的先人均追溯到趙匡胤、趙匡義、趙匡美三兄弟;而早在公元前204年秦軍副帥趙佗就在廣州建立了南越國
宗祠自述
“百家姓”編于宋朝,皇帝的姓氏是國姓,當然放在第一。“百家姓”的第一句:趙錢孫李,“趙”指“權”,“錢”指“金錢”。世間萬事權和錢的問題是首要問題。
廣東趙氏族譜版本雖多,所記載的先人均一致追溯到趙匡胤、趙匡義、趙匡美三兄弟。據(jù)考證,趙氏入粵源流有三派,而我所在的增城市中新鎮(zhèn)高車村之本地趙氏,是三派之一的魏王派。
高車村是趙姓單姓村,現(xiàn)有村民600多人,分為本地趙和客家趙兩支,本地趙約占三分之二。本村人稱客家趙為“二房”(太宗為二子),本地趙為“三房”(魏王為三子),彼此關系融洽。
我始建于清,后有維修。坐西朝東,五間三進,總面闊17.5米,總進深31.9米,建筑占地558.25平方米。硬山頂,鑊耳封火山墻,灰塑龍船脊,綠灰筒瓦。青磚、土坯磚砌墻(俗稱“金包銀”),紅砂巖石腳,青磚鋪地。在我的左側隔青云巷有一間附屬建筑。按其布局當為祠的書房廳,其木雕、灰塑皆較精致,因年久失修損毀嚴重。
來高車村看我的人,經(jīng)常會被帶到另一個趙氏祠堂。它不是我,真正的名字是:高車香火祠堂。雖然香火祠堂的模樣和我頗為相似,但功能卻是不同?!跋慊痨籼谩鳖櫭剂x是擺放神臺香案的地方,那里除了祭祀高車趙氏歷代祖先靈位外,更主要的是擺放本村年過50歲過世的男子牌位。
對來高車看我的看客,我非常不吝嗇介紹另一處文物建筑給您。那就是:高車十二角炮樓。這是一座始建于明代的防御性建筑。進深三間12.2米,樓高4層14.22米。由于在炮樓的四角處左右各凸起一塊東西面寬0.56米、長4.56米,南北面寬0.56米、長2.84米的長方形建筑,使炮樓變成12個角。故名“十二角炮樓”。
在炮樓的12面墻上,第一層設有直徑0.025米的圓形射擊孔,第二、第三層設長條形內寬外窄的內“八”字狀射擊孔,第四層設紅砂巖石邊框的方形窗。樓內各層各門鋪木樓板,樓板保存較好,現(xiàn)仍可使用。如有機會來炮樓,你還會見到一份珍貴的禮物:一卷畫著本村開村祖先畫像的畫軸,畫像清晰可見,畫卷用錦帛制成。因距離現(xiàn)在100多年,畫布已變得有些脆弱。
該炮樓是增城在廣州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以來,發(fā)現(xiàn)眾多炮樓之中保存最完整、最具特色的炮樓,尤其是該炮樓附近尚保存有較多完整的古民居、祠堂等。為后人研究古代防御建筑提供了實物依據(jù)。
烈女悲苦一生
換來名垂縣志
歷史上,高車村本地趙姓引人注目的一個原因,是村中頻頻出烈女。
過去高車村口面南處,豎立著一座高大的牌坊,路人遠遠地就能見到它。據(jù)趙偉忠回憶說:“牌坊是磚石結構,前面有一塊‘圣旨’石,兩字一上一下,它的下方是一塊橫刻的‘節(jié)孝流芳’石。牌坊后面,有一塊‘恩榮’石和‘彤管清操’石,擺放的方式和前面一樣?!?
對這座牌坊具體表彰的是誰,因時間的阻隔,村人也說不清楚了。但在諸多烈女當中,最具影響力的有兩人:一是趙黃氏,一是趙單氏。
“旌表”是封建社會中,政府為表揚那些遵守封建禮教的人,允許為其立牌坊或掛匾,這會讓當事者或周邊眾人認為是無上的榮光。趙黃氏和趙單氏均屬“旌表”之列。據(jù)《增城縣志》“卷5·名勝·坊表”記載,這座“節(jié)孝流芳”牌坊為趙光楓妻、趙德顯母單氏建。
趙偉忠先生說,趙光蕙中進士后,向皇帝請求為表彰母親自22歲就守寡而立的牌坊。從縣志看,“節(jié)孝流芳”石明確是表彰趙光楓之妻趙單氏的。而縣志在“烈女”里用了一段文字記錄了趙黃氏,并說“邑令”為她上報,請上級部門批準立牌坊。如此,“彤管清操”石表彰的就應是趙彝周之妻趙黃氏了。
“彤管”一詞,出自“詩經(jīng)·邶風·靜女”,后人以“彤管”象征對愛情的赤誠之心?!扒宀佟睘榍甯叩牟偈鼗蚋邼嵉墓?jié)操之意。根據(jù)趙黃氏的言行,很適宜用“彤管清操”來評價她。
然而,牌坊在中被拆毀,現(xiàn)在“節(jié)孝流芳”石已找不到,“圣旨”石、“恩榮”石和“彤管清操”石都堆放在過去叫官廳的地方。
記者了解到,縣志在“烈女”中還記錄了高車9個早寡守節(jié)的女人,她們都是二十幾歲寡,守節(jié)二十幾年、三十幾年、四十幾年不等,最長的是“趙賴氏,趙亞養(yǎng)妻,二十歲寡,守節(jié)五十年”。這些可憐的女人,用她們痛苦、悲慘的一生,換來了名垂縣志。
同宗同城
越秀區(qū)趙家祠
有12米高奎樓
二云趙公祠:位于增城中新鎮(zhèn)五聯(lián)高車村,始建于明,歷代有維修。祠闊五間深三進,祠前廣場建一幅弓形照壁墻。
趙氏宗祠:白云區(qū)棠景街京溪村,有完整的三進院落,最早于明朝修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毀壞,2000年趙氏族人出資重修。2013年8月,“趙氏宗祠睦鄰坊”成立,祠堂變?yōu)榻址坏牟莞幕瘯?
平所書院(趙家祠):位于越秀區(qū)大小馬站79號,今僅存右側的書偏和奎樓。它由浮石村先賢趙恒伯(號平所)在清嘉慶年間興建,建筑面積1000多平方米,庭園南面為高12米的奎樓,上刻“文閣”二字,是大小馬站、流水井書院群中最華美的奎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相關資料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今天我們去拜訪的是一座藏在巴山深處的姚氏宗祠
“侯大戶之子,年輕無知,對母不孝,還不悔改……”解放前,姚氏族長姚有常帶領姚氏宗祠二百多人到當?shù)氐暮畲髴艏?,“教育”侯家不懂事的兒子。當時侯家是第二大富戶,還辦有民團,操兵,很有權勢。侯之子讀過書,乃高學歷,卻對母親不孝,此事引起鄉(xiāng)鄰眾怒,姚氏宗祠便親自出面,侯之子不得不備席認錯,并保證今后不再犯。自此,姚氏宗祠確立了威震四方、絕對權威的地位。雖然這只是一個流傳很久的故事,但是姚氏后人姚華向記者講述時,依舊保持著他年少聽父輩講述時的那股子興奮。近日,記者走進“姚氏宗祠”,探索這座古老而神秘的精美建筑里隱藏的故事。姚氏宗祠的由來姚氏宗祠藏在宣漢縣毛壩鎮(zhèn)冒尖村,遠離城鎮(zhèn)。深山之中,陡坡之上,周圍綿延著青山,倘若無人帶路,要想找到藏在山中的姚氏祠堂著實要花很大的功夫。不過,這也許正是姚氏宗祠能較為完整保存下來的原因之一。受宣漢縣文管所委托看護姚氏宗祠的原毛壩鎮(zhèn)小學教師姚華介紹,冒尖村1987年以...
· 今天帶著大家一起去拜訪,一代“謀圣”太公廟
近日,我們和王振中先生等人便早早起床,向太公泉鎮(zhèn)進發(fā),去探訪姜太公遺跡。此時,雖然已有趕早的人家開始忙碌,但太公泉鎮(zhèn)基本還沉睡著,為了不打擾人家,我們決定自己去尋訪。街上幾無行人,雨后的街道上,處處散發(fā)著濃濃的濕潤,空氣里帶著農作物甜絲絲的氣息。在這樣的氛圍里的探訪,倒是別有一番滋味。我們很快就到達了姜太公廟。是什么樣的廟???它就位于一個比普通農家院子大一些的院落內,一個門洞就是它的大門,緩步入內,首先撞進眼簾的,是一個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用幾片灰瓦覆蓋著的碑,湊近了才瞧得清楚,上面寫著“姜太公故居”字樣。碑的西北角便是太公廟。因為小,它不起眼地隱在樹里。它就一單間的門樓,很寒磣地立在那里,它讓人想起“塵封的歷史”。見我們到來,里邊的一個住戶禁不住說:“廟本來要建很大的,朝廷撥來建廟的錢被建廟的人卷款逃了,沒錢,就建成了這樣子。”實際上,按照地方史志記載,這個位于太公河北岸的廟,曾經(jīng)很有規(guī)模...
· 今天去拜訪的是美麗古村落婺城區(qū)莘畈鄉(xiāng)盛氏宗祠
婺城區(qū)莘畈鄉(xiāng)學嶺頭村,是一個位于大山深處,人所罕至的美麗古村落。經(jīng)濟條件雖然不是非常優(yōu)越,但是整個村莊的氣氛卻仍舊給人一種愜意的感覺。當我們看到我們所要尋找的“盛氏宗祠”時,不禁讓我們想到這個村落當年曾經(jīng)有過的的英姿風范。盛氏祠堂在當時又被村民們稱作“家廟”,甚至一些老人們到現(xiàn)在也還是喜歡這么親切地稱呼著它。宗祠的正墻上面有一塊的青石板,應該算是一塊石牌坊,自右而左橫雕著“盛氏宗祠”四個醒目的大字。村民們說,在以前的時候,盛氏宗祠是村中最最豪華的,房子雖不大,寬不過8米,進深也不過20余米,但是它整體的結構舒展大方,給人很舒適,很有一種安詳?shù)母杏X。百年祠堂,雖然破舊,卻仍然顯得厚重而深沉。太陽照在院里的一棵古柏上,透過稀疏的枝葉,撒下斑斑駁駁的光線。我的雙腳輕輕地踩著綠苔叢生的方磚,慢慢地移動腳步,目光在四處探尋,沒想到,走進盛氏宗祠,心靈會在此找到片刻的寧靜,仿佛一切都靜止了一般。據(jù)村民...
· 今天我們去拜訪一座很獨特古寨,陸河縣水唇鎮(zhèn)墩塘村墩仔寨
陸河縣水唇鎮(zhèn)墩塘村墩仔寨,古稱吉康都侖嶺鄉(xiāng)墩仔寨。是建在一個一萬多平方的大石頭上,古寨建筑面積有5400多平方米,是座典型的客家圍籠古寨,建寨至今有三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古寨的建筑結構是按客家民居的獨特風格,集實住性、科學性、民俗性、藝術性于一體而建造。古寨氣派豪華,端莊古樸,堪稱建筑史的經(jīng)典之作。那里有四百多年前余一宇公遇仙人的傳說;有天下獨一無二的天然生成的石門檻;龜形構建的寨仔;神泉龍井有五奇;仙人踏石、舉人石、秀才石,龜背石、龜尾石等聞名遐邇,風光旖旎的古跡。還有貨郎得富貴,大仙送白銀,明師薦寶地,長孫中舉三奇遇,臺灣后裔尋根等故事。古寨鐘靈毓秀,英才輩出,有一百三十五位舉人秀才及九品官以上人物。墩仔寨現(xiàn)住人口有3000多人,都是從圍籠屋里面移出。改革開放以來,土木瓦房改建水泥樓房。自清代乾隆至今,遷出外地約有50000多人,人稱“秧苗地”,遷出外地才會有發(fā)展。全寨共有耕地800多畝...
· 今天我們帶您走進象山陸氏宗祠
陸家陸氏宗祠位于象山縣丹東街道陸家村閑樂亭東側,據(jù)建筑的時代風格判斷為清代建筑。祠堂坐北朝南,平面布局由門樓、戲臺、穿堂、正殿及兩廂樓組成。門樓七開間,明間梁架六架置前卷棚廊用三柱,明次間辟為大門,盡間六柱六檁,穿斗式結構。戲臺頂與穿堂相連,五架抬梁用二柱。正殿五開間,明間梁架五架抬梁帶前后雙步廊用五柱,次間五柱九檁,梢間八柱九檁。廂樓三開間,五架梁結構。廂樓與正殿之間建有偏門。屋頂均硬山造,兩坡面,小青瓦蓋頂。天井、檐廊地面以石塊鋪設。陸氏宗祠整體保存較好,格局規(guī)整,正殿用材較大,牛腿、月梁燈雕刻甚為精美,體現(xiàn)了當時民間的建筑及雕刻工藝。
知識互答
關于我們
關注族譜網(wǎng)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