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網(wǎng)帶您了解最全面的姓氏祠堂之雙峰賀氏宗祠
賀氏宗祠座落于湖南省雙峰縣白馬田塅南岸。宗祠原名賀宗進士坊,系賀氏族人為敬仰一名叫賀宗的青年才俊于1429年登三甲十三名而建,以寄望后學為之楷模,光宗耀祖。
賀宗,字敬祖,號鶴樓。他進京后,不負眾望。1431年,家鄉(xiāng)水荒,賀宗呈《奏減湘鄉(xiāng)租稅賦》得皇上準奏,減租四千石?!睹紓鳌酚钟洠赫y(tǒng)年間,倭寇猖獗,公呈方略,英宗采納,命與兵部石璞旋蕩,升太仆寺丞?!峨p峰縣志》載:宗為報效朝廷,赴江浙剿滅了鄧茂七起義。丁憂期間,宗公帶頭在家興修了千金壩、仙人寨壩等,后人統(tǒng)稱為:老爺壩。期滿歸朝,公途中染疾,病歿于舟,時年62歲。英宗驚悉,贈漢白玉石《圣旨》及銀牌彩幣等,昭示紀念。
同治十二年(1873年),賀姓后裔蒂佐公、爾勝公召集族眾,重建賀宗進士坊,選址于現(xiàn)在的白馬田塅南岸,更名為:賀氏宗祠。
宗祠倚桔樹山而建,坐北朝南。雙峰母親河湄水劃開白馬千畝田垅碧波而來,直到宗祠地坪前再斗折而去。站在宗祠大門前看,這里只見河水來,不見河水去,成為此處千古美談的景觀,也印證了《堪輿》寶地論述。
斯祠,凝天地靈氣,孕優(yōu)秀人才,鐘靈毓秀,人才輩出,也就不足為奇了。
解放前,斯祠孕育了四十八名圣賢高官。
賀氏宗祠總面積3700平方米。分為三進兩廳。
正前中央為:賀宗牌樓。牌樓上方是琉璃瓦蓋的寶鼎鰲魚三字形垛,下面嵌著四尺長,二尺寬漢白玉石刻“圣旨”匾。字近柳趙,陽光照耀下,牌匾熠熠生輝。
中層凹面書寫“賀氏宗祠”,四個字的長方形,字正體潤,相傳為曾國藩的長子曾紀澤所題。下層是宗祠大門,大門高3.2米,寬2.2米,上端天平重約3噸,鏤空著一對戲珠雙龍,巨龍蒼身金鱗,怒目揚須,惟妙惟肖。
大門兩邊是由兩塊巨石立起的門框,石頭狀若洪鐘,光滑如鏡。大門左右矗立一對獅子,雄踩繡球,雌含寶珠,姿態(tài)神武,活靈活現(xiàn)。大門兩側(cè)鑲嵌著2005年10月雙峰縣人民政府立起的“不可移動文物”石碑及告示祠堂界址及保護面積。
宗祠下進,寬58.2米,長5.8米,青磚土木結(jié)構(gòu),分為上下兩層。
過7.5米回廊進入中進。中進寬20米,長12米,進中有十根1.5米抱圍的圓柱,支撐著空中的梁頭,駝峰、櫨坊,平盤上,游云繚繞;空縫間,雕刻著飛禽走獸,玲瓏剔透,栩栩如生。整體空間,斗拱交錯,規(guī)模宏闊,畫棟雕梁,氣韻生動。
中進兩側(cè)由兩個圓形圈門進入兩廳,廳長18米,寬4米,廳門上方各寫著:“立地頂天,升堂入室”四個字。兩根油漆駁落的圓柱上,依稀可見洵美公所撰對聯(lián):
神龕重光,書樓新建,莘莘學子懷祖澤;
牌樓高矗,圣旨再嵌。濟濟后嗣仰宗功。
由中進,踏9步石梯入上進。
上進寬20米,長9.6米,中央安放著48尊神像,神像高4米,重約千斤。
均為紅木雕刻。圓柱上書寫對聯(lián):
漢傳禮儀,晉仰儒宗,魏重世勛,經(jīng)術官階照前賢;
隋美參軍,宋擢神童,唐譽學士,文功武烈啟后人。
對聯(lián)數(shù)說歷朝官員的德才,彰顯賀氏榮光。
上進兩側(cè)分別是廚房和茨所。
賀氏宗祠,依山傍水,風光旖旎。祠內(nèi)規(guī)模宏偉,氣象萬千,封建帝王時期,此處,文官下橋作揖,武官下馬拱手,足顯祠堂的氣派。她走過了四百八十年的風風雨雨,兵亂未毀,倭寇不入,依舊古色古香,巍峨雄偉。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牌樓被砸,有幸賀氏振揚君秉書,洵美公、志誠公、崇年公赴省上京,數(shù)萬民眾日夜看護,在京才俊報請中央高層。4月24日,李瑞環(huán)同志發(fā)表《破壞文物,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子孫》的重要講話,之后,牌樓重建,圣旨再現(xiàn)。
木有根,水有源。朱熹在《家禮》有記:先祖善而弗知,曰不明,知而弗傳,曰不義。
宗祠是傳承文化的載體,一個歷史時期的標識和文化象征,也是凝聚民族血緣的紐帶,是懷抱祖德慎終追運的景仰,更是承前啟后繼續(xù)開來的連綿。
孟子見齊宣王所說: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賀氏宗祠,更然。因為她,博大精深,福祉無窮。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