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喻
辭源
隱喻在希臘文中原意“轉換”。希臘辭源“ μετ? meta ”(之間)及“ φ?ρω phero ”(帶有)之意。因此,隱喻在英文中就有其隱喻式的意涵,暗指“將意義由某事物轉移側(至)另一事物”。
有趣的是,現(xiàn)代希臘文中,“metaphor”是被用來指把行李移到馬車或電車上的載運工具;所以在希臘機場的訪客會發(fā)現(xiàn)他們用“metaphor”來運送行李。
歷史
隱喻存在于最早的書寫文本,從吉爾伽美什史詩開始:
在此例中,詩人的朋友被比喻成一只騾和一個伙伴,表示詩人在他朋友的身上看到了這些特質。
組成
I. A. Richards 1936年的著作《修辭的哲學》一書中指出,隱喻的組成有三部分:1.喻體(tenor),指作者欲描述之主題;2.喻依(vehicle),指的是用來描述意義的憑借;3.喻詞,指用來連結喻體和喻依的補助詞。
這句莎翁的名言是隱喻的好例子。此例當中,世界被用來與舞臺作比較,其目的是用“舞臺”較通俗的意義來描述“世界”這個概念,與中國人說的“人生如戲”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在此例中,“世界”是喻體(tenor)而舞臺是喻依(vehicle);而“男人”與“女人”是第二層次的喻體,“演戲的人”則是用來描述“男人”與“女人”的憑借,“是”則是喻詞。
第三句則將憑借中的屬性投射到喻體上。喻體與喻依類似或相同的屬性就是聯(lián)系兩者的地基(ground)。例如,在“人生如戲”的隱喻當中,人生是喻體,戲是憑借,而“生、死”和“出場、下場”就是連結兩者的地基。
判斷標準
凡是看到句中存在“是、為、乃......”即可能屬于 隱喻
例:
與其它修辭法的關聯(lián)
明喻(simile)跟隱喻類似,兩者都是將某一事物與另一事物作比較。但隱喻是不直接的比較,而明喻則以“像是”或“比較”等字眼明示主體與載體之間的比較。因此,隱喻有較強的宣示意涵,即將主體與載體畫上等號,較可能造成意義上的混淆;但明喻則明白指出主體與載體之間的比較關系。
轉喻(metonymy)或假喻(中文修辭)類似于同義字的取代。轉喻不是將載體的某特質轉移到主體上,而是以本來就存在的關聯(lián)指出來。例如“過盡千帆皆不是”詩句中以“帆”喻“船”的方法。
寓言(allegory)是散文或詩章的延伸,具有意在言外的特性。例如伊索寓言??梢苑Q之為較婉轉的一類隱喻。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