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聲
四聲概念的提出
四聲可能在上古漢語中已經存在,即“古四聲”。但四聲作為概念的提出則始于南朝梁的沈約。《梁書·沈約傳》記載他寫了一本《四聲譜》,專門討論這個問題;同書還載梁武帝蕭衍問及周舍何謂四聲,周舍答:“天子圣哲?!焙髞硭宄年懛ㄑ灾肚许崱罚瑢⑺穆晿藶椤捌缴先ト搿?。其實“天子圣哲”和“平上去入”,用字不同,內涵一致:“天”、“平”同為平聲,“子”、“上”同為上聲,“圣”、“去”同為去聲,“哲”、“入”同為入聲。不過《切韻》一出,流傳廣遠,“平聲”、“上聲”、“去聲”、“入聲”遂成為四聲的泛稱。
中古漢語的聲調
《切韻》原本久已散佚,僅存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韻》原書(傳寫本)的片斷和一些增訂本,但根據陸續(xù)發(fā)現的殘本及該書的增訂本《廣韻》可以看出它的輪廓。全書按韻目編排,而韻又按聲編排,因此一部《切韻》,可以分為平、上、去、入四部分。再參考現代方言材料,不難得出結論,中古漢語即有這四個聲調。至于具體調值,現已難于確考。近代學者陳寅恪在著作《四聲三問》中,認為平、上、去“實依據及摹擬中國當日轉讀佛經之三聲”歸納得來。有學者根據梵漢對音,推測平聲應為中平調,上聲為高平調,去聲為低平調,入聲為促調。特別應指出,有學者質疑入聲應該歸類為聲調,還是一系列以塞音(p,t,k)收尾的韻母的統(tǒng)稱。因為只有這類韻母發(fā)入聲,相對地,以元音或鼻音收尾的韻母只發(fā)平、上、去三聲。于是韻書就拿塞音和同部位的鼻音相配,組成一個完備的系統(tǒng)。比如說,寒韻收鼻音韻尾,只有平上去三聲(分別為寒、旱、翰),韻書就配以同部位的入聲曷韻,使之四聲齊全。亦有學者反對使其歸類聲調,如平上去聲為ng對應軟顎塞音k;n對應齦塞音t;m對應雙唇塞音p,乃完整相對關系。未有需要以純粹西洋語言學進行分類,而西洋語言學亦非唯一解釋一切語言方法。
四聲的流變
四聲在方音的發(fā)展過程中經歷了巨大的變化,主要變化包括平分陰陽、全濁上變去、入聲消失。
平分陰陽
四聲根據聲紐(開頭輔音)的清濁,各分裂為兩聲,清者為陰,濁者為陽。年代在唐朝的日本《悉曇藏》說:“承和之末,正法師來……聲勢太奇,四聲之中,各有輕重?!?/span>
全濁上變去
全濁音是指中古漢語中的濁塞音、濁擦音、濁塞擦音。全濁上變去就是指以這些輔音開頭的上聲字(如淡、道)轉入去聲,和次濁上字(如老、腦)聲調不同。北部(北方話)和中部方言(湘語、贛語)中極少例外,南部方言則很少如此。這一音變據考也發(fā)生在唐朝末年。
入聲消失
有些方言,如粵語、閩南語、客語等至今完整地保存著中古漢語的入聲系統(tǒng)(閩南語的文讀系統(tǒng)保留有完整的入聲,但白讀系統(tǒng)中部分退化為喉塞音韻尾 [?] )。但對大多數方言來說,塞音韻尾均有不同程度的脫落。中古漢語原有的p、t、k三個塞音韻尾,有些方言,如閩語及客家語的一些次方言,歸并剩一或兩個,有些同時發(fā)展出一個喉塞音韻尾 [?] 。有些只保留韻尾 [?] ,如吳語、晉語、江淮官話的通泰片等。有些塞音韻尾完全脫落,入聲只作為聲調存在,如湘語、閩北語、閩中語等。最后,在大部分官話方言中,入聲甚至已歸并至其他調類。如西南官話的入聲歸入陽平調,華北官話的入聲派入其他三調。
舉普通話為例。屋、曷、乙、沒均為《切韻》入聲韻,但在普通話則分別作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官話各方言入聲消失的進程并不一致,但總體來說,是先歸并,再變成喉塞音,嗣后喉塞音脫落,最后并入其他調。這一過程始于唐末宋初之間的中原北部(詳見燕云十六州),到元朝的官話已無入聲。不過,入聲未有隨南宋滅亡而消失,至今仍廣泛流傳在華南地區(qū)。由于部分原來屬于仄聲一員的入聲被派進平聲,所以往后官話各方言的使用者較難判斷唐詩宋詞中的平仄韻律。
參考書目
《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0年10月,光盤1.1版
《二十六史·梁書》 北京銀冠電子出版有限公司,電子版
俞敏 《俞敏語言學論文集》商務印書館,1999年5月
相關條目
平仄
四聲別義
日本漢字音的聲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