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的四聲與旋律走向關(guān)系
昆曲的四聲與旋律走向關(guān)系,大家知道我國漢字分為四聲,一聲、二聲、三聲、四聲。字典上都用符號標(biāo)在字音上面
大家知道我國漢字分為四聲,一聲、二聲、三聲、四聲。字典上都用符號標(biāo)在字音上面。而戲曲的道白,尤其是京劇昆曲大多是上韻的,稱為“韻白”。之所以上韻無非是把原來就具有音樂性的普通話經(jīng)過藝術(shù)處理,再加強(qiáng)它的音樂性、旋律性。一段高質(zhì)量的韻白,猶如一首音符記錄不了的歌曲,高高低低,錯落有致,使人陶醉,所謂“千金話白四兩唱”就是對念白的強(qiáng)調(diào),盡管這句話有失偏頗。古人留下四句口訣:“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qiáng),去聲分明直遠(yuǎn)送,入聲短促急收芷?!痹艿虑逅吨性繇崱芬粫鴮⑵铰暦譃殛幤胶完柶絻煞N,這樣加上上聲、去聲。這就形成了陰、陽、上、去的四聲。
所謂調(diào)值就是字的音高位置和走向,在京劇中,普通話的一聲字在韻白中叫陰平字,它的調(diào)值最高,普通話的二聲字在韻白中稱陽平字,它的調(diào)值低于陰平字,但陰平、陽平兩者都要求“平道”,不要“低”和“昂”,普通話的第三聲叫上聲,要求從低音向高處沖著念或唱。所謂“猛烈強(qiáng)”就是這個意思。普通話的第四聲就是韻白的去聲,要求從高處向低處念或唱,尾音再向上翹一下。念白是沒有音符的唱,唱是有音符的念。二者合二而一,相輔相承,辯證統(tǒng)一。
昆曲的四聲在曲牌旋律中是怎樣體現(xiàn)的呢?昆曲的陰平字要高于陽平字這一點(diǎn)與京劇相同,如《牡丹亭?游園》[步步嬌]第一句“裊晴絲吹來閑庭院”中“晴絲吹來”四個字,因?yàn)椤扒缱帧?、“來”字是“二聲”陽平字,像“絲”字、“吹”字是一聲陰平字,所以 “晴”字比“絲”字低,“吹”字比“來”字高。
再說上聲字,昆曲的上聲字旋律走向與京劇上聲字走向完全相反;京劇由低向高唱,而昆劇則由高向低唱,這種腔型昆曲叫做“罕腔”,是專為昆曲中漢字中三聲也就是上聲所用,如《牡丹亭?游園》[步步嬌]中春香唱“艷晶晶花簪八寶填”的“寶”字是這樣唱的,幾乎經(jīng)過一個八度滑落下來,在《牡丹亭?尋夢》[江兒水]這個曲牌中“花花草草”的“草”字、“生生死死”的“死”字兩字都為上聲字。因此可以說昆曲大多數(shù)上聲字音符都是由高向低的走向,可泛稱“罕腔”,只是下滑過程的快慢不同罷了。
昆曲的去聲字在旋律中的位置相對較高,它要比昆曲的陰平、陽平上聲都高,并且出口后還要向上面的音滑去,昆曲去聲字的腔型,叫“豁腔”, 《荊釵記?見娘》一折中,王十朋唱的一段[刮鼓令]曲牌,唱詞中去聲字在旋律中的位置,相對都是很高的。
所謂調(diào)值就是字的音高位置和走向,在京劇中,普通話的一聲字在韻白中叫陰平字,它的調(diào)值最高,普通話的二聲字在韻白中稱陽平字,它的調(diào)值低于陰平字,但陰平、陽平兩者都要求“平道”,不要“低”和“昂”,普通話的第三聲叫上聲,要求從低音向高處沖著念或唱。所謂“猛烈強(qiáng)”就是這個意思。普通話的第四聲就是韻白的去聲,要求從高處向低處念或唱,尾音再向上翹一下。念白是沒有音符的唱,唱是有音符的念。二者合二而一,相輔相承,辯證統(tǒng)一。
昆曲的四聲在曲牌旋律中是怎樣體現(xiàn)的呢?昆曲的陰平字要高于陽平字這一點(diǎn)與京劇相同,如《牡丹亭?游園》[步步嬌]第一句“裊晴絲吹來閑庭院”中“晴絲吹來”四個字,因?yàn)椤扒缱帧?、“來”字是“二聲”陽平字,像“絲”字、“吹”字是一聲陰平字,所以 “晴”字比“絲”字低,“吹”字比“來”字高。
再說上聲字,昆曲的上聲字旋律走向與京劇上聲字走向完全相反;京劇由低向高唱,而昆劇則由高向低唱,這種腔型昆曲叫做“罕腔”,是專為昆曲中漢字中三聲也就是上聲所用,如《牡丹亭?游園》[步步嬌]中春香唱“艷晶晶花簪八寶填”的“寶”字是這樣唱的,幾乎經(jīng)過一個八度滑落下來,在《牡丹亭?尋夢》[江兒水]這個曲牌中“花花草草”的“草”字、“生生死死”的“死”字兩字都為上聲字。因此可以說昆曲大多數(shù)上聲字音符都是由高向低的走向,可泛稱“罕腔”,只是下滑過程的快慢不同罷了。
昆曲的去聲字在旋律中的位置相對較高,它要比昆曲的陰平、陽平上聲都高,并且出口后還要向上面的音滑去,昆曲去聲字的腔型,叫“豁腔”, 《荊釵記?見娘》一折中,王十朋唱的一段[刮鼓令]曲牌,唱詞中去聲字在旋律中的位置,相對都是很高的。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dāng)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diǎn)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四聲
四聲概念的提出四聲可能在上古漢語中已經(jīng)存在,即“古四聲”。但四聲作為概念的提出則始于南朝梁的沈約?!读簳ど蚣s傳》記載他寫了一本《四聲譜》,專門討論這個問題;同書還載梁武帝蕭衍問及周舍何謂四聲,周舍答:“天子圣哲?!焙髞硭宄年懛ㄑ灾肚许崱罚瑢⑺穆晿?biāo)為“平上去入”。其實(shí)“天子圣哲”和“平上去入”,用字不同,內(nèi)涵一致:“天”、“平”同為平聲,“子”、“上”同為上聲,“圣”、“去”同為去聲,“哲”、“入”同為入聲。不過《切韻》一出,流傳廣遠(yuǎn),“平聲”、“上聲”、“去聲”、“入聲”遂成為四聲的泛稱。中古漢語的聲調(diào)《切韻》原本久已散佚,僅存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韻》原書(傳寫本)的片斷和一些增訂本,但根據(jù)陸續(xù)發(fā)現(xiàn)的殘本及該書的增訂本《廣韻》可以看出它的輪廓。全書按韻目編排,而韻又按聲編排,因此一部《切韻》,可以分為平、上、去、入四部分。再參考現(xiàn)代方言材料,不難得出結(jié)論,中古漢語即有這四個聲調(diào)。至...
· 旋律
外部鏈接Melodyhound:音樂旋律進(jìn)行搜索
· 昆曲的品格
昆曲曾經(jīng)在中國晚期封建社會文化生活中充任鹽末齏粉的作用。作為當(dāng)時文人士大夫一種主要文化消遣形式的載體,它得到社會支配階層的支持;作為當(dāng)時領(lǐng)袖群倫的一種主要聲腔劇種形式,它又受到社會公眾的普遍注目。由此,昆曲得以廣泛發(fā)舒其自身的文化浸潤能量,將輻射脈沖穿透社會的肌膚,深入到它的各個角落。由此,昆曲得以同時進(jìn)入上流文化圈和山野民眾娛樂環(huán)境,成為溝通各階層社會意識的重要渠道。也由此,昆曲的文化載負(fù)構(gòu)成了當(dāng)時民間社會的主要內(nèi)容成份,成為與政體社會相吞吐的補(bǔ)充樂章。然而,曾幾何時,隨著紅氍毹娛樂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衰退與消逝,昆曲失去了它作為社會娛樂文化主流的基礎(chǔ)支撐點(diǎn),從而哀婉地退出了人們的視線。導(dǎo)致昆曲走向衰竭的主要社會支配力,是時代變換了審美聚焦點(diǎn)。在時下“快餐文化”盛行的氛圍中,昆曲成為曲高和寡而極其脆弱的雅文化,成為最易受流行文化滌蕩的對象。然而,昆曲在它興盛的時代卻并非如此,它也隸屬于當(dāng)時...
· 昆曲
歷史昆山腔創(chuàng)始人顧堅像金代和元代,在北方興起雜劇,由許多角色扮演故事。在南方的戲文起源于建炎南渡前后。明太祖洪武年間時,南戲文加北雜劇成傳奇。根據(jù)文征明手錄的婁江魏良輔《南詞引正》一文記載,“元朝有顧堅者,雖離昆山三十里,居千墩(今千燈鎮(zhèn)),精于南辭,善作古賦。擴(kuò)廓帖木兒聞其善歌,屢招不屈。善發(fā)南曲之奧,故國初有‘昆山腔之稱”,元代末年昆山顧堅為昆曲創(chuàng)始人。今昆山千燈鎮(zhèn)有顧堅紀(jì)念館。元朝時,大批文人無法通過科舉出仕,整元一朝近百年時間,僅取士一千余人。不被重用的文人,只得在戲曲這種藝術(shù)形式中,尋求宣泄和自我定位的方式?!霸拇蠹摇敝椎年P(guān)漢卿曾自嘲稱:“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教你鉆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保ǔ鲎躁P(guān)漢卿代表作《一枝花·不伏老》)元代末年,南戲...
· 昆曲
昆曲,又名昆山腔,昆劇,是“百戲之祖”屬于“陽春白學(xué)”的高雅藝術(shù)。誕生在元末江蘇昆山千墩,盛行于明清年間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昆曲是集文學(xué)、歷史、音樂、舞蹈、美學(xué)等于一體的綜合藝術(shù)。昆山腔融合北曲與戈陽腔、海鹽腔等南曲諸腔于一爐,以曲牌體為主,其音樂特征“流麗悠遠(yuǎn)、婉轉(zhuǎn)纏綿、一唱三嘆”。昆曲是以“腳色制”為主體,行當(dāng)分工最為細(xì)膩。2001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人類口頭和非物質(zhì)文化代表作”稱號,并榮獲榜首。中國目前有六院(團(tuán))一所,國家已經(jīng)舉辦了三屆“中國昆劇節(jié)”;民間曲社遍及全世界。
關(guān)于我們
關(guān)注族譜網(wǎng)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guān)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