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寺古墓群
發(fā)現(xiàn)過程
1977年,河南省西南部大旱,位于該省淅川縣境內(nèi)的丹江口水庫水位下降。一天當(dāng)?shù)匾粋€牧童在水庫邊放羊,被露出地面的器物絆倒,后發(fā)現(xiàn)此器物是一件青銅器,而就在它的旁邊還有幾件類似的青銅器,此地的楚墓便由此被發(fā)現(xiàn)。
出土重點文物
文物考古隊在這個墓群共發(fā)掘了墓葬25座、車馬坑5座。其中貴族墓有9座,陪葬有成套的青銅禮器和玉石等質(zhì)料的飾物,根據(jù) 2號墓出土的平底鼎上面的銘文“王子午擇其吉金”和“令尹子庚民之所敬”等字,專家判斷墓主是楚共王和楚康王時期的令尹子庚之墓。
云紋銅禁,通高28.8厘米,長103厘米,寬46厘米,云紋銅禁重90多公斤,呈長方形。是河南博物院的鎮(zhèn)院之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一級文物,也是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之一。
七尊銅鼎,為一套七件的失蠟法鑄造的列鼎,其中最大的一件是王子午鼎,收藏于河南省博物院。該鼎通高76厘米,口徑66厘米,鼎蓋呈平頂微弧狀,有圓形鈕。蓋、頸、腹內(nèi)壁均鑄銘文,腹銘84字,記述王子午作器的用途和自己的生平。另外的幾個鼎現(xiàn)分別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淅川縣博物館。
王孫誥編鐘,數(shù)量達(dá)26件,最大鐘通高120.4厘米,形制相同,大小依次遞減。鐘身呈合瓦狀,是目前中國出土的春秋時期數(shù)量最多、規(guī)模最大、音域最廣、音色最好、音律較準(zhǔn)、保存較好的一套青銅打擊樂器。
龍耳方壺,高79.2厘米,寬19厘米,口徑18.6~22.7厘米,有蓋,長方口,長頸,鼓腹,長方圈足。頸部附龍須雙耳,壺底俯臥兩獸承托全器。蓋飾鏤空夔龍。頸、肩、圈足飾蟠虺紋和云雷紋,是楚國青銅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參看
淅川和尚嶺與徐家?guī)X楚墓群
子庚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