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
三弦的演奏方式為坐奏,琴身放在右大腿上,左手按把位,琴身呈45度。三弦彈奏方式,依大小三弦不同作區(qū)分,通常小三弦是使用撥片撥奏,大三弦戴假指甲彈奏。在昆曲、淮海戲、大弦子戲等戲曲與單弦、大鼓、三弦書等曲藝中為主奏樂器,亦用于京劇的“三大件”、江南絲竹的“八大件”、廣東音樂的“五架頭”、南管的上四管。由于其獨特音色,在民族樂團中有重要的地位。有大量由戲曲伴奏音樂和古琴曲移植的合奏曲,卻缺乏專為發(fā)揮三弦特色之獨奏曲。流行于中國北方的三弦稱為大三弦、大鼓三弦、京三弦,一般長122厘米,流行于中國南方的三弦稱為小三弦、曲弦、南三弦、南弦子,一般長95厘米。1920年代出現(xiàn)加弦三弦,并未普及。2000年代末,王振先改良加弦三弦,并編寫相關文章。
中國的三弦傳入琉球后發(fā)展成三線;三線傳入日本后,發(fā)展成三味線。在日本有把“三味線”稱為“三弦”的習慣。三弦是北方大鼓書、蘇州評彈等傳統(tǒng)曲藝不可缺少的樂器。在南管音樂中,屬于上四管樂器之一,是演出的基本組合。一些流行音樂和搖滾樂手(如何勇)也在創(chuàng)作演奏中使用三弦。雖然三弦曾經(jīng)是最常用的伴奏樂器之一,但在現(xiàn)代與箏、琵琶相比,學習三弦的人要少很多。
其代表人物有白風巖、李乙、馮少先、趙太生,主要作品有《黑土歌》(三弦與樂隊)、《皇城根兒》(三弦合奏)、《江南春》(三弦與琵琶)、《說書調(diào)》(三弦與蘇婭四胡)、《迎新春》(三弦與揚琴)黑土歌、皇城根兒、江南春、說書調(diào)、風雨鐵馬、越調(diào)、沙漠之旅、小上樓。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