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菩薩
音義
彌勒的梵文Maitreya是常見婆羅門姓氏,字根源自梵文Maitrī,意為慈愛。中國唐朝時玄奘到印度求學時,見到梵文原本,所以譯為梅呾利耶。
學術研究
在玄奘之前,后漢及三國時期的早期譯經家,見到的佛經是由西域輾轉得到?,F(xiàn)代語言學研究認為,吐火羅文的Metrak,故譯為彌勒。
現(xiàn)代學者從語言學分析起步展開聯(lián)想,認為彌勒可能與在中亞流行的密特拉(Mitra)神和印度的密多羅(Mitra)神有關。當代中國語言學家季羨林與學者錢文忠,進一步表示:基督教的救世主彌賽亞(Messiah)與佛家的彌勒(Maitreya)可能是同一個人。
佛教中的彌勒信仰
在佛教史上,彌勒的記載起源甚早,很可能在第一次結集后、第二次結集前就已經出現(xiàn),比如在漢譯《阿含經》中可見于說一切有部的《中阿含經》,和法藏部的《長阿含經》?!拔磥砭眠h人壽八萬歲時。當有佛。名彌勒如來?!边@是各個佛教部派皆認可的基本共識,但是在具體細節(jié)上則有許多不同的說法。
在南傳佛教《小部·經集》的“彼岸道品”(波羅延品)中,帝須彌勒(Tissa-metteyya)與阿耆多(Ajita,又譯為阿逸多)是佛陀的兩位弟子?!吨邪⒑洝酚涊d佛陀授記他們兩位,一位成佛,一位成為轉輪圣王。
在大乘經典中,彌勒是姓,阿逸多是名,與上座部的傳說不同,可能是來自大眾部的傳說。據(jù)說彌勒出身于南天竺婆羅門家庭,鳩摩羅什(344--413)翻譯的《法華經》說彌勒初名“求名”,經佛陀教化,后“當做佛,號名曰彌勒”。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常修行菩薩道,現(xiàn)住兜率天兜率內院修行、說法。根據(jù)《雜阿含經》,兜率天的天人壽命是四千歲,相當于人間5.76億年,這是以萬萬為億,如果以千萬為億則有如《彌勒上生經》中五十六億年這樣的記載,等時機成熟后,他將會繼承釋迦牟尼佛而降生人間,出家修道,覺悟成佛。并將于龍華菩提樹下舉行三次傳法盛會(又稱龍華三會),分別度化九十六、九十四、九十二億眾生,令他們開法眼智,證阿羅漢果,脫離生死輪回。大乘佛教由此發(fā)展出人間凈土的觀念,認為當彌勒菩薩降世,將可以救度世人。
![彌勒菩薩](https://imgs0.zupu.cn/news/2020/10/18/168/b60cdadd-e389-4272-8c3e-d9aedd5bbd0a.jpg)
貴霜時期的彌勒菩薩塑像
![彌勒菩薩](https://imgs0.zupu.cn/news/2020/10/18/15/12fc1617-7b1f-423c-9ba8-0b0d9ce246af.jpg)
秣菟羅地區(qū)的彌勒菩薩塑像,2世紀
彌勒信仰在古印度就甚為流行。據(jù)巴利文《大史》記載,公元前2世紀有錫蘭王杜多伽摩尼(du??hagāma?ī)臨終時蒙眾天神駕車迎往兜率天;據(jù)《大唐西域記》、《婆藪槃豆法師傳》記載,無著、世親、獅子覺都發(fā)愿往生兜率凈土。
彌勒經典
《彌勒下生經》,西晉竺法護譯。此經宣揚彌勒下生信仰,有彌勒在后世人壽達八萬四千歲時會降生人間,建立人間凈土的預言。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劉宋沮渠京聲譯。此經描述彌勒菩薩命終往生兜率天宮情形,對兜率凈土有生動描寫。又點明欲往生兜率者所應行的修行善業(yè),念佛形象,口誦彌勒圣名等修法。此經與《觀無量壽佛經》觀點相通,可視為同一時代背景下之作品。
《彌勒大成佛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其與《觀彌勒菩薩下生經》相近,然內容更豐富。
以上三部經,合稱“彌勒三部經”,若加上同樣描述彌勒下生內容的
《彌勒來時經》
《彌勒下生成佛經》(鳩摩羅什譯)
《彌勒下生成佛經》(義凈譯)
則合稱“彌勒六部經”。也有觀點認為彌勒經典還應加上彌勒的本生談《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譯者不詳)、竺法護譯《彌勒菩薩所問本愿經》(Maitreyaparip?cchā)、《楞嚴經·彌勒菩薩圓通章》等經典。
唯識鼻祖
大乘佛教早期經典《惟日雜難經》記載了阿羅漢遇到世友菩薩問難時,入定以神通上至兜率天,親自向彌勒求教的傳說。在大乘佛教中期,一批以修習瑜伽行為主的大乘修行者被稱為瑜伽行派,他們尊奉彌勒為祖師。在無著、世親之后,進一步發(fā)展成為瑜伽行唯識學派,并流傳著無著入定上升兜率內院聆聽彌勒教誨、回來弘揚《瑜伽師地論》的傳說。
在4世紀至5世紀間的中觀派中,由僧護的弟子解脫軍傳出的《現(xiàn)觀莊嚴論》,是對《般若經》的注解,據(jù)說也由彌勒所傳。其后的師子賢作《現(xiàn)觀莊嚴論釋》、《現(xiàn)觀莊嚴般若波羅密多釋》,被視為早期的中觀與瑜伽行兩派的調合論者。至清辨門下的寂護、蓮花戒論師時,以清辨中觀自續(xù)派理論,加上瑜伽行派的教義,成立了順瑜伽行中觀派,他們同樣尊奉彌勒的《現(xiàn)觀莊嚴論》。此派后對藏傳佛教產生很深的影響。
彌勒五論
漢傳佛教認為彌勒寫作了五部主要的論書,稱為“慈氏五論”。
《瑜伽師地論》。
《分別瑜伽論》,此論已失傳。
《大乘經莊嚴論》,藏傳佛教認為此論為無著菩薩在兜率天接受彌勒菩薩親傳所作。
《辨中邊論》。
《金剛般若經論》。
《現(xiàn)觀莊嚴論》,漢地未傳,民初法尊法師漢譯有《現(xiàn)觀莊嚴論略釋》。
《辨法法性論》,漢地未傳,民初法尊法師由藏譯漢。
《大乘最上要義論》,此論內容同于漢傳《究竟一乘寶性論》,但漢傳此論題為堅慧所造。
各地彌勒信仰
彌勒菩薩降世的預言,在佛教各派別的經典中均有描述,故彌勒菩薩成為佛教徒的被救度的寄托。在漢字文化圈,隨著漢傳佛教的普及,彌勒信仰被民間信仰吸收,信仰者不限于佛教徒,并發(fā)展出地區(qū)特有的彌勒相關民俗,亦常結合其他民間宗教。
漢字文化圈的彌勒信仰
![彌勒菩薩](https://imgs0.zupu.cn/news/2020/10/18/13/6952eb4f-daa5-4397-8fad-e76f12b44f53.jpg)
大肚笑口佛
![彌勒菩薩](https://imgs0.zupu.cn/news/2020/10/18/921/1dec5bd3-e06a-4393-8ac1-b0009be7f333.jpg)
頤和園長廊上的彩繪:皆大歡喜,又名六子鬧彌勒,仿清代畫家陸鵬畫作
漢傳佛教相信彌勒菩薩是釋迦牟尼佛親定的繼承者,將在日后下凡普渡眾生,中國人皆尊之為“未來佛彌勒如來”、“當來下生彌勒佛”等,并且有佛國于兜率天內院,自晉朝以來,彌勒凈土的信仰日益盛行,且與阿彌陀佛西方凈土信仰和樂融融。凈土宗慧遠的導師道安,因為對經文原義有疑問,發(fā)愿上升兜率天親自聽彌勒菩薩說法。玄奘、窺基等一代高僧也以往生兜率內院為臨終之大愿。
中國五代以前,漢字文化圈的彌勒像有菩薩形和如來形兩類。分別根據(jù)《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經》制作。菩薩形彌勒像主要表現(xiàn)彌勒在兜率天為諸天神祇說法的情景。菩薩裝束,兩腳交叉而坐或左腳下垂。如來形彌勒,則是彌勒下凡之后,在龍華樹下繼承釋迦如來的救世責任,形象與如來差別不大。
五代后梁時期在江浙開始出現(xiàn)以契此和尚為原型塑成的笑容可掬的大肚比丘。由于契此和尚圓潤豐滿、滿口堆笑,手持布袋,坦胸露腹,圓寂前,曾留下偈頌:“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因此被認為是彌勒菩薩的化身,所以此后彌勒菩薩的塑像就經常被塑成福態(tài)常笑、豁達大度的慈愛形像,常被稱為笑佛、歡喜佛、大肚彌勒佛。著名對聯(lián):“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便把菩薩的寬廣胸懷和樂觀態(tài)度描繪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此形象亦隨著漢傳佛教在東亞各地傳播而見于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地,其塑像常被禪宗、凈土宗寺廟安置在山門或者天王殿中,并逐漸成為定制。而彌勒佛塑像的背后常安置護法神大將韋馱菩薩的塑像,其形象一般是身披盔甲、手執(zhí)金剛杵的武士。
中國
![彌勒菩薩](https://imgs0.zupu.cn/news/2020/10/18/644/e5b9fbef-276a-4778-aed0-594a88b344c1.jpg)
樂山大佛
彌勒教最早于梁武帝時期創(chuàng)立,創(chuàng)始人傅大士自稱“雙林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暗示他本人即為彌勒轉世化身,廣弘菩薩道,門下有傅宣德等人。隋唐之后,彌陀信仰愈盛,但彌勒兜率凈土依然不衰,在平民和士大夫中大有傳播。唐朝文豪白居易便是彌勒信徒。他組織了“一時上升會”,希望這個會的成員都能往生兜率凈土。白居易本人在《畫彌勒上生幀記》云:“愿當來世,與一切眾生,同彌勒上生,隨慈氏下降。生生劫劫,與慈氏俱;永離生死流,終成無上道。”白在晚年的言志詩中也說:“吾學空門非學仙,恐君說吾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兜率天?!?/span>
隋唐之際,彌勒信仰與阿彌陀佛的西方凈土信仰曾經有所沖突,雙方信徒甚眾,形成凈土信仰的兩大流派,彌勒與凈土宗相持不下。但是隨著許多民間信仰信徒以彌勒降世為號召,對朝廷反抗起事,故彌勒信仰遭官家大力打擊,至明清之后,逐步讓位給阿彌陀佛信仰,于是在漢傳佛教中式微。
彌勒法門因牽扯上各式各樣的政變與起事,漸漸衰微,但衰而不絕,但仍在漢地傳承不止。清代廣州南海寶象林沙門、曹洞宗高僧弘贊編寫了《兜率龜鏡集》一書,記載了歷代彌勒法門修行者的事跡。
據(jù)中國歷史記載,由于佛典中有彌勒佛必定到來人間救苦救難的預言,借彌勒下生信仰,曲解經文而意圖發(fā)起或篡奪政權的事例有很多。隋煬帝大業(yè)九年(613年),扶風人宋子賢、向海明“帶兵作亂”,“自稱彌勒佛出世”,借彌勒下生說起事作亂,唐宋以后不絕如縷。
唐朝武則天時期有中國人編造《大云經》,認為武則天是彌勒下生,從而成為武周奪取李唐政權的工具。唐朝之后,以彌勒下生作為信仰而發(fā)動民變的層出不窮。中國古代不少農民起義軍利用這種迷信,遂打著“彌勒下生,明王出世”的口號起義。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元末紅巾軍起義的兩個著名教派彌勒教和白蓮教。
唐玄宗曾經發(fā)布《禁斷妖訛等敕》,對那些“白衣長發(fā),假托彌勒下生,因為妖訛,廣集徒侶,稱解禪觀,妄說災樣?;騽e作小經,詐云佛說,或輒蓄弟子,號為和尚”的不法僧人,命按察使采訪,“嚴加捉搦”。這紙敕令給彌勒下生信仰以沉重打擊;此外,彌勒信仰還遭到佛教內部阿彌陀佛西方凈土信仰的不斷沖擊,在此雙重壓力下,彌勒信仰逐漸衰落,與民間秘密宗教逐漸并合。
宋仁宗慶歷七年(1047年),貝州(今河北清河)人王則以“釋迦佛衰謝,彌勒佛當持世”為口號起義。
元代蒙古人對宗教信仰較為開明,并不太禁止,故以燒香禮彌勒聚眾結社的“香會”在華北活動頻繁。當時的明教與白蓮教等宗教也混入了大量的彌勒思想。元朝末年農民起義,彭瑩玉等人便以彌勒教為號召,后形成以徐壽輝為首的天完勢力。明教起義軍明玉珍在蜀時曾經廢釋、老二教,上奉彌勒。
而在同時期,白蓮教韓山童、劉福通亦宣傳“彌勒降生”、“明王出世”,主張推翻元朝統(tǒng)治。因事跡敗露,韓山童死,其子韓林兒繼稱小明王,立國號為宋,年號龍鳳,成為元末紅巾軍建立的政權。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彌勒教被禁,其余黨與白蓮教漸漸合流。而在明清時期,仍不時有白蓮教徒利用“彌勒下世”的傳說起義,比如嘉慶時期的川楚白蓮教起義,此后在清末民初,又改名為先天教。
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自古以來,其國人發(fā)愿往生凈土者,大多不是西方凈土,而是信仰彌勒凈土。在諸多彌勒修法中,主要的行法是效法彌勒,慈心不殺、恒不啖肉;而為亡人得度而造彌勒佛像,也是表達信仰的一種方式。彌勒信仰與俗文化在朝鮮半島交融于一體,散花歌《兜率歌》的形成就是圣俗融合的典型例子。朝鮮三國時代,新羅的花郎受到彌勒下生信仰的影響?;ɡ杉瘓F把日常修養(yǎng)和訓練與彌勒信仰結合起來,培養(yǎng)忠于國家和勇敢尚武的精神。彌勒信仰在朝鮮半島佛教中,仍然保持著主流地位。
日本本土
![彌勒菩薩](https://imgs0.zupu.cn/news/2020/10/18/730/0d3032f0-9477-40ff-9aa2-38748a6e6bdb.jpg)
彌勒菩薩半跏思惟像,京都 廣隆寺
彌勒信仰傳入日本是通過朝鮮半島作為中介的。百濟國王曾把彌勒佛像贈給日本天皇。在奈良、平安時代(公元710年-1185年),彌勒寺的建造已經頗為盛行,且分布地域很廣。發(fā)愿往生兜率內院的僧人,則如雨后春筍,以南都六宗僧人為主,尤其是日本研究因明的學者,大都仿效日本因明開山祖師松蓧善珠,發(fā)愿往生兜率天內院。
以布袋和尚形象的彌勒傳入日本后,成為民間信仰中的七福神之一。
1963年日本日蓮宗一系的新興宗教“靈友會”吸收了彌勒信仰,在日本伊豆建立“圣彌勒山”,將彌勒信仰引入教義。編制了新經典《彌勒經》以成為其宗經。
參見
凈土崇拜
凈土宗
彌勒教
密特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關資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https://imgs0.zupu.cn/zupuls/p678/56c49fb2-db4f-49e1-99e8-5eaaaaa7a1ca.jpg)
關于我們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載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