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綱五常
起源
孟子提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分別為“仁”、“義”、“禮”、“智”的源頭,并列“四端”。
在《韓非子·忠孝》中,首次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亂?!倍叭V、五?!钡恼f法來源于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何晏在《論語·為政》:“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中的集解:“馬融曰:‘所因,謂三綱五常也?!边@種名教(名分與教化)觀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即通過上定名分來教化天下,以維護(hù)社會的倫理綱常、政治制度。
三綱之觀念原存于法家,《韓非子》中講:“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span>
漢武帝時(shí)董仲舒從天人關(guān)系出發(fā),根據(jù)“天尊地卑”思想,明辨了三綱五常,稱“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又循“陰陽五行”說,確立了“綱常”理論,曰:“天數(shù)右陽而不右陰”。又說:“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yàn)殛?,婦為陰?!焙鬂h章帝召開白虎觀會議,定“三綱”之說。《白虎通義·三綱六紀(jì)》稱“三綱者何﹖……君為臣綱﹑夫?yàn)槠蘧V﹑父為子綱?!?/span>
隋代王通與宋代朱熹均聯(lián)用過三綱五常。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人欲”即指一切違背三綱五常的動機(jī)與行為。朱熹認(rèn)為:“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jì)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若其消息盈虛,循環(huán)不已,則自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盡之后,終則復(fù)始,始復(fù)有終,又未嘗有頃刻之或停也?!比V五常本指天理人事的應(yīng)對進(jìn)退,后被專制主義巧取為封建“道統(tǒng)”,甚至在不明事理的鄉(xiāng)愿下導(dǎo)致“禮教殺人”,而這原非圣賢的本愿。
《大學(xué)》的三綱八目
三綱: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原文如下:
五倫
五倫是中國傳統(tǒng)儒家的理論原則之一?!皞悺笔侵溉伺c人之間的關(guān)系;“理”是指該遵守的原則。所謂五倫即是:“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边@五個(gè)關(guān)系,重要程度依次遞減,不同的典籍里,所記載的順序并不相同。
影響
三綱五常既有儒家的觀念,也有法家觀念。東漢馬融將“三綱”同“五常”相提并論,合稱為“三綱五?!保斐闪巳藗儗酌现赖恼`解。孔子從沒要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孔子有言:“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士有諍友,則身不離于令名;父有諍子,則身不陷于不義。故當(dāng)不義,則子不可以不諍于父,臣不可以不諍于君。故當(dāng)不義,則諍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孟子則更進(jìn)一步闡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span>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jià)值
- 一般般
- 沒價(jià)值
{{item.userName}} 舉報(bào)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bào)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