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晚年讀書不要命:經(jīng)搶救保命后坐病床上看報
胡適是現(xiàn)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其文風格雋永,自成一家,影響極大。胡適視讀書為畢生最大樂趣,他幾乎是天天都讀書,一天不讀就難受。
胡適很小就與書結(jié)下不解之緣。少年時代受梁啟超的影響極為深刻,他最愛看梁的《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但報紙上連續(xù)刊載幾章后,卻不再見有后文出現(xiàn)。胡適眼巴巴地盼了幾年后,暗下決心:“我將來若能替梁任公先生補作這幾章缺了的中國學術思想史,豈不是很光榮的事業(yè)?”多年以后,胡適說:“這一點野心,就是我后來做中國哲學史的種子。”
胡適能成為學者,得益于父親留下的遺囑。其父給胡母和四個兒子各留一份遺囑,給胡母的遺囑說胡適天資聰明,令他讀書。也是因了父親留下的這幾份遺囑,掌握胡家財政大權的胡適的二哥,便將14歲的胡適帶到上海求學。在上海,胡適宿舍里沒有桌子,他將蠟燭放在帳子外的床架上,他趴在床上,將石板放在枕頭上讀書。因為太用功,一段時間,他的耳朵幾乎全聾了,幸得他時常鍛煉身體,后才逐漸康復。
后來,因為學校開除一個學生,胡適向校長,被記大過。正好此時中國公學招生,他便到中國公學讀書了。不滿15周歲的胡適,在二哥胡紹之的教導下,對自己進行反省,坦言自己有好名、魯莽、責人厚己三大病根,決心痛改。所以,在中國公學辦《競業(yè)旬報》時,胡適常到附近的舊書店買書回來讀。他平日常抽強盜牌香煙,煙盒中附贈有畫片,他在畫片上標明書名、何日購買、限幾日讀完,放在書桌上,時常提醒自己。到周末他也出去與朋友吃飯、聽戲,但回來必定在煤油燈下挑燈夜讀。
胡適應清華大學學生所請,開列了一份“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將《三俠五義》《九命奇冤》也列入,招來非議。梁啟超對胡適說:“我便是沒有讀過這兩部書的人,我雖自知學問淺陋,但說連最低限度也沒有,我不服。”徐志摩看后說:“慚愧!十本書里有九本是我不認識它的……我是挺佩服胡先生的,關于別的事,我很聽他的,但如其他要我照他定的書目用功,那就好比要我生吞鐵彈了?!边@足以說明胡適讀書之雜、之多。
胡適注重讀書方法,指出“精”和“博”是讀書兩個要素。他將這個看法編成兩句口號:“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提高?!焙m說他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這種治學方法,是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時,翻閱《大英百科全書》偶然發(fā)現(xiàn)的。胡適還有讀書三好:一好夜讀;二喜在廁上、電車里讀書;三好連貫式讀書。胡適讀書自己規(guī)定,每日讀書不少于6小時。他還說“讀書非畢一書勿讀他書”。胡適所談雖是常識,但卻能夠不落俗套,常中見奇,自具慧眼。
胡適晚年讀書有時簡直到了不要命的程度。他逝世的前一年,有一天心臟病突發(fā),脈搏微弱,呼吸困難,經(jīng)過醫(yī)生的奮力搶救總算保住了命。第二天,助手胡頌平走進病房看他,只見剛剛從死亡線逃回來的胡適,竟然坐在病床上看報。胡頌平趕緊奪下報紙,而胡適卻抱怨,不給他看報,是剝奪他的自由,并對前來為他看病的醫(yī)生說:“我是有看書習慣的人,看書不吃力的。請你跟院長商量商量,讓我看些輕松的東西?!贬t(yī)生被胡適這種矢志不渝、勤奮讀書的精神所深深打動。
胡適作為一位思想家、學者,對自己的人生夢想有著執(zhí)著追求。胡適的功過有待后人去評說,但胡適讀書求學的韌勁,卻給后輩們提供了良好的榜樣。
胡適立足實用、追求完美,這樣才有可能形成他完整、現(xiàn)實和實用的獨特讀書法,是腳踏實地、有章有法、鍥而不舍而又易見成效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