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武帝:被餓死的“和尚皇帝”
導讀:梁武帝是南朝梁國的開國皇帝,他有一個雙重身份:“和尚”與“皇帝”。這兩個不同的身份在梁武帝身上奇妙地結合了。他曾勤政愛民,卻最終一心向佛,看破紅塵。他不是昏君,卻被叛軍活活餓死,落得個荒唐可嘆的結局。
網(wǎng)絡配圖
文武兼?zhèn)涞牧何涞?/strong>
南北朝時期,南朝第三個王朝“梁”的開國皇帝蕭衍(464~549),字叔達,南蘭陵中都里(今江蘇省常州市)人。蕭衍出生在南朝的“齊”國時期,相傳是漢代名相蕭何的后代;他的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的族弟,曾經(jīng)做過侍中、衛(wèi)尉等高官。
由于家庭背景優(yōu)越,蕭衍的官運亨通,一路青云直上,還被賜予了封地。與一些出身官宦世家的紈绔子弟不同,蕭衍具有出色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南齊建武二年(495),北魏孝文帝出兵數(shù)十萬攻打南齊,齊明帝蕭鸞派遣蕭衍等將領率兵迎擊。兩軍對陣義陽,因北魏的軍隊兵強馬壯,聲勢浩大,南齊的將領畏懼不前,沒人敢去迎戰(zhàn)。此時,蕭衍卻主動請戰(zhàn),愿為先鋒。他帶領部隊趁夜色趕到距敵營僅有數(shù)里的山上遍插旗幟,虛張聲勢。等天一亮,北魏的軍隊看到滿山旗幟,以為中了埋伏,陣腳大亂;而南齊的軍隊見狀以為援兵已到,士氣大增,立即大舉進攻。蕭衍帶領軍隊從后方包抄敵軍,使得北魏軍隊腹背受敵,被殺得大敗而逃。
赫赫戰(zhàn)功讓蕭衍獨步朝中。齊明帝死后,其子蕭寶卷繼位,即歷史上著名的“東昏侯”。蕭寶卷荒淫無道,濫殺功臣,引得朝野不滿。蕭衍借機起兵,推翻了蕭寶卷的統(tǒng)治,擁立齊明帝的另一個兒子蕭寶融為帝,即齊和帝。沒過幾年,蕭衍又逼和帝退位,自己當了皇帝,改國號為梁,蕭衍便是梁武帝。
蕭衍不僅能征善戰(zhàn),而且才情出眾,博古通今。他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機敏好學,天資聰慧,詩書畫藝樣樣精通,與同時代的沈約、謝、范云等著名文人共稱“八友”。即使后來做了皇帝,蕭衍也常常手不釋卷,秉燭苦讀。他精通儒學,寫過《孔子正言》等儒學理論二百余卷。臣子在學問上有不明白的地方,都會來請教他。蕭衍對史學也有自己的見解,他命人編修了600卷《通史》,打破傳統(tǒng)的編年體形式,另立新格。他寫詩撰文下筆成章,文采飛揚,“超邁古今”。他的書法兼通草書和隸書,“莫不奇妙”。他還是圍棋高手,棋藝超群。更奇的是,甚至連占卜算卦他也很在行……
如此文武兼?zhèn)?、多才多藝的一位帝王,本該成為一代明君,然而,梁武帝卻做出了“愛江山更愛佛門”的選擇。
愛江山更愛佛門
梁武帝執(zhí)政之初,勤政愛民,孜孜不倦。他常常通宵達旦地批閱奏章,到了冬天,夜晚秉燭辦公,手都被凍裂了。他還大力提拔清正廉明的官員,善于納諫,時常關心百姓的疾苦……
梁武帝的生活節(jié)儉也是出了名的:每天只吃一頓飯,飯菜沒有大魚大肉,只是一些粗糧和蔬菜而已;政事繁忙的時候,他只是順口喝些稀飯充饑。他常年穿粗布做的衣服,一頂帽子戴三年,一床被子蓋兩年。梁武帝50歲以后便斷絕了房事,他的妃子們也都衣飾簡樸,不尚奢華。他不喝酒,不好樂舞,不到慶典絕不放松娛樂。他注重威儀,衣冠不整絕不見人,甚至盛夏也不袒胸露背。他待人接物謙恭得體,哪怕是見卑微的人,也會如同接待貴賓一般鄭重。
在如此出色的皇帝的統(tǒng)治下,南梁的社會風貌有了很大的好轉,經(jīng)濟得到了恢復,社會秩序逐漸安定下來,人民的生活日漸富足。也是在這樣一位多才多藝的皇帝的帶動下,社會上開始崇尚文化,開創(chuàng)了自魏晉以來最好的社會文化局面。
長此發(fā)展下去,梁武帝一定會成為后世人眼中的“圣主”。但是后來,他卻成為了歷史上一位“和尚皇帝”。
網(wǎng)絡配圖
也許是因為梁武帝太富有才情,也許是因為他的內心感情世界太過豐富,他對很多事情格外敏感,也格外需要精神上的寄托。自漢代以來,佛教開始在中國傳播,到了南北朝時期已經(jīng)廣為發(fā)展,百姓借信教以求苦中作樂,皇室中也有不少人信奉佛教。而梁武帝不知何時迷戀上了佛教,并一發(fā)不可收拾。
梁武帝并不像很多尊佛的皇帝一樣是表面造勢,他是真心地信奉,虔誠地皈依。他大量閱讀和研究佛經(jīng),親自注解佛經(jīng),闡述經(jīng)義?!赌鲜贰ち何涞奂o》中記載,他“制《涅》、《大品》、《凈名》、《三慧》諸經(jīng)義計數(shù)百卷”。梁武帝以其聰明才智,很快掌握和參透了很多佛學的精義,于是還開壇設場講解佛法,吸引了眾多的高僧和信徒。
在佛學里越陷越深的梁武帝不惜斥巨資在全國范圍內大建寺廟,甚至在自己的宮殿中也設立佛堂,日夜供奉。他還令自己的子女以及文武百官信奉佛教。一時間,全國上下香火鼎盛。
梁大通元年(527),梁武帝來到同泰寺禮佛。一心皈依的他竟然臨時決定“舍身”出家。這可急壞了滿朝的大臣,于是大家一起來到同泰寺,死說活說才把皇帝勸了回來。誰想回宮的梁武帝覺得這樣還俗不合佛法,又再次“舍身”出了家。無可奈何之下,大臣們只得給佛寺捐巨款,為皇帝“奉贖”。據(jù)記載,梁武帝幾次出家還俗,花費高達四萬萬錢。這筆巨資掏空了國家的財政,也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整日沉浸在佛學世界的梁武帝再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處理政務了。在他統(tǒng)治后期,朝政荒廢,綱紀松弛,奸臣并起,國力衰落。終于,在叛臣引發(fā)的“侯景之亂”中,荒唐的梁武帝也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被餓死的“和尚皇帝”
梁武帝一心禮佛,自然對國家的隱患疏于防范。梁武帝太清元年(547),東魏的大將侯景率部投降。侯景其人,陰險狡詐,為人兇悍,毫無信義可言,早在東魏之時就作亂一方。面對這等人的投靠,朝中很多大臣力諫拒絕。但以“慈悲為懷”的梁武帝并不介意,還給侯景加官晉爵。
侯景降梁后沒多久就暴露了本性,率部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反叛。由于沒有做防范,南梁的軍隊屢戰(zhàn)屢敗,城池接連被攻破。太清三年(549),梁的首都建康(今南京)被叛軍攻克。侯景帶著兵士闖入宮中,見到了此時已“看破紅塵,心靜如水”的梁武帝。
網(wǎng)絡配圖
梁武帝從容地問侯景:“你從軍這么久,不累嗎?”侯景沒想到皇帝竟然如此神色自若,氣定神閑,著實被梁武帝的“出世”氣質震撼了,嚇得汗流浹背。梁武帝又問:“你是哪里人,敢跑到這里來?”兇殘成性的侯景竟然嚇得說不出話。等退出宮后,侯景對旁邊的人說:“我身經(jīng)百戰(zhàn),出生入死,從來都是意氣安穩(wěn),沒有一絲懼怕。今天見到蕭公,令人震畏,這難道是天威不可侵犯嗎?我不敢再見他了?!?/p>
梁武帝的“天威”震懾住了叛亂的侯景,卻改變不了被敵人俘獲的命運。侯景并沒有打算親手殺了梁武帝,而是將他在宮中,斷絕了正常的衣食供給。然而就在這種危難的環(huán)境下,梁武帝仍然“癡心不改”,每日不廢。哪怕病重得不能進食,也要像往常一樣洗漱膜拜。
就這樣,沒過多久,在饑餓、憂憤和病魔的多重折磨下,86歲的“和尚皇帝”閉眼西去,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
看完以上介紹,我們不能抹殺一個事實:就是因為信佛、佞佛,讓一個明君,變成一個無所事事的昏君。梁武帝是中國第一個信佛的皇帝,也是因為佞佛而成為亡國之君的第一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