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熱衷官場 好酒不是合格的丈夫與父親
一篇《歸去來兮辭》,令人們對陶淵明不滿官場黑暗的毅然辭去而拍案叫絕,之后寫出的名篇《桃花源記》,更成為千百年來人們所向往的精神家園。
網(wǎng)絡(luò)配圖
陶淵明留存后世的作品很多,唯這兩篇的影響最大。誠然,要不是那天聽說上級有人來檢查工作這件事,斷然出不了這傳世之作。
綜觀陶淵明的一生,其實他還是個喜歡官場的主兒,先后換了五個崗位,職務(wù)也不算低,何以在接到上級來檢查工作的通知時突然棄職呢?
一直以來,陶淵明很看中自己的出身,標榜陶家是唐堯的后代。事實上,他的祖父陶侃是個少數(shù)民族,祖上潯陽陶家跟唐堯尤其陶叔、陶舍、陶青等不可能有血緣關(guān)系,不是一個氏族派生下來的。這次下來檢查工作的督郵王凝之是正宗的貴族之后,其家族助晉室南渡建立東晉于江南建康(今南京),與陳郡謝家同為東晉著名家族,父親王羲之是副省級干部,督郵相當于現(xiàn)在的市長助理。生性張揚的王凝之固然也不是好伺候的主兒,他舉止粗魯,經(jīng)??诔隹裱裕斎豢床黄鹋頋尚】h令。陶淵明不會想不到,惹不起,躲得起。但躲得了今天,躲不了明天,下級是永遠躲不過上級的。但腿長在我身上,掛印走人,讓你這輩子沒法在我陶某人面前顯擺。
陶淵明后來雖然紙上說,我堂堂縣令還要侍候鄉(xiāng)里小人??蓛?nèi)心深處那根筋,表明的不僅僅是清高,而是要表明自己的世族身份感,看不起督郵。這說明,他的門閥心態(tài)很重。
網(wǎng)絡(luò)配圖
拿陶淵明自己的話說,當官是為了養(yǎng)家餬口,辭官是自己不滿官場黑暗。事實并非他說的,從有史可查的履歷看,他一直想當官,只是不諳做官之道,官越做越小,從江州祭酒到桓玄、劉裕、劉敬宣手下的參軍,再到主政一方的縣太爺,每次都是主動出仕又主動辭職,一次次炒老板的魷魚,還認為老板不好。其實,他哪里想歸隱,好不容易走后門弄來的縣官,屁股沒坐熱,就有小人來煩,他才不甘心為小人服務(wù)呢。既然認為督郵是小人,那么他出身高貴的大人為何要與小人一般計較呢?說白了,還是陶淵明底氣不足,談官沒人家大,談家族沒人家顯貴。正是這種自卑的心理,使得他想象中不能在王督郵面前挺直腰桿,逃而避之是最佳選擇。前四次是辭職,辭職是要履行交接手續(xù)的。這次不是,大印往桌上一放,腳底像抹了油,棄而溜之。
還有一個原因。文人有些學問,讀的書多,對歷史了解得太多。不像那些表面斯文、舉止儒雅的政客,打擊對手、排除異己殺起人來眼都不眨,而且六親不認。
網(wǎng)絡(luò)配圖
文人呢,要么一走了之,要么任人宰割。還常常死要臉,即便生活陷入絕境,也不太愿意向別人乞討,腦子里總是一根經(jīng),喜歡的事情往往會一意孤行。陶淵明也一樣,義熙四年(公元四○八年)一場意外火災(zāi),把房屋燒成一坯焦土,使他的生活陷入赤貧、窘迫的境地。于是,他企圖借“天命”和喝酒來詮釋自己的悲劇人生。景平元年(四二三年),老友顏延之經(jīng)過潯陽,臨走留下兩萬錢,他沒有將這些錢補貼家計,全部存在酒家,供自己飲酒。作為男人、丈夫和父親,他做得極不負責任。正所謂,借酒澆愁愁更愁。《桃花源記》等名篇的創(chuàng)作,正是在這種借酒稀釋內(nèi)心痛苦、渲瀉懷才不遇的心境下寫成的。
如此看來,陶淵明棄官歸隱的舉動,就不是正常行為了。當然,這些事跟他留下的文學遺產(chǎn)比,絲毫不影響他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摘自香港《大公報》文/風雨)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