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如何統(tǒng)治蒙古人的呢?看完這個就明白了
大家知道,北方的游牧政權長期以來都是中原文明的勁敵,從先秦時期直至明朝的二千多年,從匈奴到再到鮮卑、遼人等等,都對中原構成過重大的威脅。甚至曾經(jīng)入主中原。
而歷朝歷代,都把靖邊當做一個主要工作來抓。但是,到了清朝,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一直存在的北邊的威脅消失了。曾經(jīng)在明朝時期,給大明造成了巨大威脅的蒙古部落也變得格外寧靜。這是為啥呢?
這就要說到清朝的對蒙政策了。
清朝實行世締國姻,就是清朝的貴族跟蒙古的貴族普遍聯(lián)姻,這個聯(lián)姻跟以前中原的公主和親不太同。中原的和親是嫁公主過去,以后也好,匈奴也好,都是中原皇帝的外孫。但是生下來的小孩,還是認爹啊,不認外親,照樣欺負舅舅。
滿清聯(lián)姻是清朝貴族娶蒙古的女子。這樣蒙古貴族成了清朝皇帝的舅舅國了。外甥一般不管舅舅、外公,但外公、舅舅還是照顧外孫的嘛。這是從人情上講。
此外,兩者不是一個兩個的聯(lián)姻,而是集體聯(lián)姻,大量的滿蒙貴族之間的聯(lián)姻。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滿蒙一家
當然,這也是后來長期形成的,在早期明末的時候,其實滿蒙還是有競爭的,畢竟都在爭北方霸主的位置,只是清朝勝出后,采取了懷柔的政策。
這是和親,此外還有封官 ,大量的封官,蒙古的各種汗、親王每年都可以從清朝領到相當高的五金一險,各種工資加上賞金,清朝砸在蒙古上面的錢達百萬兩。有這么多錢拿,有高官做,誰還來造反呢?所以,這就形成了清朝世代為天子,蒙古世代為王公的共贏局面。
當然,這都是拉攏的手段,此外,還有的。
前面我們說了,爭北方霸主時,清朝對不肯降伏的蒙古落部進行了大力的,手段也是相當雷霆萬鈞的。
那么,統(tǒng)一之后,怎么呢?
一是劃片區(qū)管理,以前蒙古人是來回游動的,相互串聯(lián)很多。清朝就把蒙古地區(qū)按歸附順序或者地域劃分為很多旗,派官員過去監(jiān)督。各旗之間不能相互串聯(lián),連放牧、打獵也不可以。就是進京見皇帝,也給他們劃了專門的路線,不要混到一起走,免得你們相互串聯(lián),有什么不良想法。
比如內(nèi)外蒙古就是因為歸附的時間不同而區(qū)別劃分了。這個事情腦洞老師已經(jīng)聊過了
此外,最重要的一點是推行黃教。
清朝在蒙古草原造了大量的廟,鼓勵蒙古部落信教,跟中國獨尊儒術是一樣的,中國獨尊儒術,那種以文犯法,以武犯禁的事情就少很多了,因為思想上就已經(jīng)固化了。蒙古人信了黃教,他尚武以及反叛的天性也弱化了不少。而且廟是固定的,你信了這個教,就不能遷得太遠了,這也是限制了蒙古部落的流動性,等于改變了蒙古部落的生產(chǎn)方式和社會結構。此外,清朝還曾經(jīng)規(guī)定,如果一家有兄弟八人,則七個人要去當,五個兄弟,四個要當。只留一個人結婚生子。這個政策一出來,當然,蒙古部落再造清朝反的可能性就更低了,大部分年青人都念經(jīng)去了,剩下一個要放羊,還有精力去造反?
當然,最后一個原因,是技術的進步。大炮出來之后,曾經(jīng)橫行世界一千多年的騎兵不再具備技術優(yōu)勢。其實明朝的朱棣就用這個打敗了北元,只是后面沒有繼續(xù)再發(fā)展下去。但到了明末已經(jīng)顯出大炮對騎兵的壓制。
而且北邊的俄羅斯也在東進,使得原本可以滿世界戰(zhàn)略轉(zhuǎn)移的游牧民族沒有了這種空間優(yōu)勢。
北方部落一敗就難以復起,這也是北方的游牧部落終清一朝都沒有鬧出什么亂子的原因。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